住房公積金,你真的會用嗎?不會用,不懂用,買房沒用上,鍋不要甩給公積金。
對於打工人來說,公積金是一個寶藏福利,是和社保齊名的。我可算了很多遍了,買房用好了公積,分分鐘省下一輛寶馬~~~~
如果真有個別朋友,符合了公積金貸款使用條件,售樓處不給用,打個公積金部門12329電話查查諮詢一下官方。當然,現實是很多打工人房租都很困難啊,買房有點“遙遙無期”,沒辦法,國家為咱操碎心,買不起房的朋友也要享受公積金的福利,增加一個租房提取,給打工人發“存款”,福利怎麼就成了“就這點用了呢”?接下來我就來跟大家好好嘮嘮公積金這項國民福利,讓大家充分了解自己的公積金。
一、公積金是什麼?怎麼交?
公積金就是常說“五險一金”中的那一金,也叫作企業和個人1:1對等繳納的長期住房儲蓄
這類似於強制儲蓄,主要為我們貸款買房作準備。
(國家煞費苦心,知道國人喜歡買但又買不起房,強制幫你存錢......)
每個月,我們個人和公司,要各交一半進入我們的公積金賬戶。
目前,按“繳費基數”的 5 %- 12 % 比例來繳納;
比例當然越高越好,但就要看你公司是否大方了。
比如在深圳修得996福報的啊龍,公積金的繳費基數是 8000 元,自己和公司各按 12% 比例繳納(現實中,很多人繳費基數會遠低於實際工資)
那麼啊龍每月共繳納公積金:8000 * 12 % * 2 = 1920 元,存到公積金賬戶裡。
繳費基數越大,繳費比例越高,你存下的公積金就會越多。
有了這筆公積金,除了最常見的貸款買房,在生活中的很多場景中都用得上。具體怎麼用?
二、公積金六大妙用
1、貸款買房:首要作用當然是讓我們去申請貸款買房!都說公積金貸款實惠,那到底能省多少錢呢?
貸款買房,一般就兩個可以用的貸款,商業貸款和公積金貸款,具體看看利息差距有多大。
以深圳為例,5年(不包括5年)以上的貸款:
公積金利率:3.25%
商業貸款基準利率:4.9% (不同銀行會有利率上浮或折扣)
如果你想和心愛的姑娘一起在深圳安家,買套小房子分別用公積金和商業貸款利息差有多大?
(這裡計算僅供參考,事實上很多人在深圳買房,90萬房貸是遠遠不夠的,一般都得用組合貸)
公積金貸款的利率是商業貸的 7 折左右,貸同樣的錢,30 年下來,你可以省下近50萬,一輛寶馬5系
可能會有觀眾邪魅一笑:我可以全款買房,算什麼利息?但即使你手頭上有足夠的現金買房,也可以做公積金貸款。
把自己的存款拿去理財,只要收益率比貸款利率 3.25% 高,那都是淨賺的,白撿的福利不拿,有點憨了…
這是深圳的情況,如果在別的城市,比如說北京最高額度能到120萬,那省出來的錢更多。
所以說你要確定在哪買房,得跟當地的公積金中心確認政策,也可以在一些平臺上諮詢一下房產代理。
說完了公積金貸款利率的妙,再說說其他妙用。
2、支付房租:對於一線城市剛出來奮鬥打拼的年輕人,買房難,連租房也不容易;
每個月剛發的工資,還沒捂熱就交給了房東,成了一個沒有感情的打工人。
其實只要滿足條件,公積金是可以用來支付房租的。
怎麼提呢?有兩種情況:
①委託公司提取,把身份證交給公司負責社保業務的同事(具體需要什麼證件,公司會有通知,按他們的來)。
②就是自己在網上申請提取,比如說支付寶的公積金提取服務。
以深圳為例,直接在支付寶搜尋公積金提取,就可以進入提取頁面。
直接點租房提取,授權即可,我讓朋友試了一下,就兩個頁面,全程不超過1分鐘,都沒來得及把過程截圖就結束了。
3、父母給子女購房:公積金不僅可以自己用,還可以給子女使用,
提取餘額:當子女交完首付後,可以拿著購房合同等證明;
到公積金中心提取父母的公積金賬戶餘額。
申請貸款:以父母的名義申請貸款,而購房合同可以寫孩子的名字。
4、裝修房屋:如果你家房子要裝修,這種情況也有機會提取公積金使用。
不過,目前很多省市逐漸取消了這種用途。
我致電北、上、廣、深四大城市的公積金中心,都回復說不能用來裝修了。
在農村地區翻建或大修房屋時,仍然可以提取;
但必須提供鎮政府以上層面的同意材料,比如用地批文、安全許可等。
5、支付醫療費用:看病住院報銷,我們最先想到的是醫保;但有些地方的公積金,可以提取餘額支付大病醫療費用。
舉個栗子: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可以用公積金賬戶餘額,支付本人或家屬的醫療費用。
大病提取公積金會麻煩一點,深圳需要政務服務網上提交申請,稽核通過後再現在辦理相關手續。但也是可以操作的,不難,多跑一趟的事兒。
6、全額提取:公積金相當於我們的強制儲蓄,一般在買房租房時才能使用。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我們可以拿完就走人:
①離開工作地/退休登出公積金賬戶
②去國外、港、澳、臺地區定居
③享受低保生活保障
④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繼承人申請提取
⑤賬戶封存滿 2 年,且失業滿 2 年
如果滿足以上條件,可以帶著相關證明材料,到當地公積金中心辦理提取。也有一些地區支援線上辦理,如深圳、福建、浙江、江蘇、海南、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