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官網釋出了省衛健委《關於延長2021年陝西省縣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報名時間的公告》。
公告內容,指前段時間為縣及以下的醫療機構招聘醫生,但是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崗位無人報考。經研究,將網上報名時間延長,網上資格審查時間不變。
基層醫療機構招聘醫生難的窘境,已有多年,也非陝西一地之隅。
曾經,甘肅省2015年至2019年農村訂單定向委培的醫學生中,違約人數就高達251人,並且逐年遞增。
又曾經,2017年,安徽在為農村鄉鎮衛生院招錄的定向委培醫生檔案中,專門備註一個條件:必須是本人及父母為農村戶口。
為什麼檔案強調必須本人及父母戶籍地在農村?
其實是別有深意的。
如今的醫生,是一個苦行僧的行業,吃的是草,擠的是奶。而鄉鎮衛生院的醫生更是需要有吃苦耐勞甘於奉獻落地生根的頑強精神。沒有堅強的毅力和不怕苦的品質特性,是難以長久待下去的。
因此,農村的醫療事業還是寄希望於農村,特別是寄託於父母均為農民的寒門子弟。因為,農民子弟更懂農民,容易適應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的艱辛不易。也更會對農村父老鄉親們的生活不易和艱辛感同身受,才會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自發意願,去改變,去發展,去提高。由此可見,當地政府的用心不可謂不良苦。
實際上,每年各地動用人事編制招錄醫生的時候,一些基層醫療機構的報考比例達不上法定報考比例人數,幾乎成了一個常見現象。即便延長報名時間,降低報考條件,最終也少人問津,不得不作廢空缺。
為了吸引醫學人才進入基層衛生院,許多地方出臺許多優惠政策,比如,給予租房補助、購房補貼、優惠落戶、一次性補助等等,但是一如春晚,千方百計的手段使盡,也依然沒有了吸引力。
為什麼會這樣?
一位鄉鎮衛生院院長說出了實話。
他說,他們醫院幾位本科畢業的年輕醫生,每個月的工資只有二三千元,還要繳每月兩三千的按揭,這種境遇,別說什麼理想,就是生存的壓力,也可想而知。
曾經有幾個本科畢業生,到他們衛生院工作了幾年,可一戀愛結婚生子之後,考慮到住房、教育等現實壓力,夫妻雙雙還是選擇到了長三角地區一所大醫院去了。
毫無疑問,在他們諸多離職的理由中,待遇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因素。雖然“將一些優惠政策向一線傾斜”這樣的許諾聽了無數遍,可惜的是,都是空中月亮,看上去很好,但就是難以觸控到。
另外一點就是職業前景和上升空間有限。醫學院校畢業生不願意到基層醫療機構去工作,除了待遇以外,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因為職業發展缺乏吸引力和成長空間。
基層醫療機構,目前病人幾乎被上級醫院虹吸得所剩無幾,醫療業務完全荒廢,僅做一些填填表格,測測血壓等一些簡單卻極其繁瑣的公衛工作。
而隨著基層醫療機構的網底逐漸擴大鋪開和兜牢,隨著雙向轉診的逐漸完善,家庭醫生簽約的逐步遞進,公共衛生進一步細化推開,社群和衛生院的醫護人員工作量無形中增加了不少,有些難以承受之重。
一些鄉鎮衛生院醫生更是身兼數職,白天看病,晚上填表,下休下鄉,一刻也不得閒,卻只有一點象徵性的補貼。
我們如果只是要求基層的這些醫生談醫德和奉獻,而不能談合理的報酬,長此以往,基層醫生職業的吸引力,還能剩下多少?
鄉鎮衛生院的醫生,二十幾歲就能清楚的看到六十歲的自己。治病救人的信念成了填寫表格應付檢查的人生,這是讓那些曾經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莘莘學子無法接受,也想想都可怕的事。
如果說醫生是健康的守護神,那麼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就是網底。健康中國夢,離不開他們,也更需要織牢基礎醫療這張網。
如果基層醫療機構吸引不了優秀的醫生,那麼,他們就會總是想著逃離基層醫療這張網。所以,面對這一現象或者說這一問題,我們是否應該有所反思?
當吸引力越來越小的時候,用腳投票的結果就是大家不去報考某一個崗位。這個趨勢一旦形成,就會透過不斷自我強化的慣性,讓這種趨勢情形越來越強化。這是制度自身的一個慣性使然,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我們看到陝西這次基層醫療部分崗位無人報考,我們也應該看到,疫情之下,那麼多白衣逆行,可見,這個世界仍然有很多人為理想而活著。
那麼,我們是否該拿出更多的誠意,讓歲月待他們以溫柔?
我們常說要追求最大的公平正義。正義是什麼?
正義,其實就是給每個人恰如其分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