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總有患者問:醫生,我得了心肌缺血,吃點啥好呢?能不能多吃點大棗、阿膠、紅豆、豬血、鴨血、黑芝麻、紅糖、豬肝等等補血的食物來補補血呢?
我們都知道,心肌缺血,如果沒有正規的控制,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發生心肌梗死,引發猝死。那麼,確診了心肌缺血的人,平時飲食中,有什麼好方法沒有,吃點什麼東西,能夠改善心肌缺血呢?
先得告訴大傢什麼是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簡單說就是心臟的動脈血管,裡面有血管垃圾,也就是我們說的斑塊。斑塊比較嚴重,這個心血管的斑塊引起的心血管狹窄,已經超過了70%以上;也就是說原本心血管的管腔是通暢的,有100%的血流可以透過,給心臟心肌供血。
可是現在因為血管斑塊,導致了70%的狹窄,那麼就只剩下30%的血流可以透過,給心臟的心肌供血。如果狹窄80%,那麼就只剩下20%給心臟心肌供血;如果狹窄90%,那麼就只剩下10%給心臟心肌供血。原本有100%的供血,現在只有30%或20%,甚至只有10%的供血。那麼就容易發生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血管狹窄,引起的血管不能把足夠的血液供給心臟心肌。心肌缺血的本質就是心血管狹窄。而不少人理解為心肌缺血就是體內缺血,得吃點什麼補血的食物,補補血來改善心肌缺血。
既然不是貧血,自然吃什麼也不能直接解決缺血的問題。再說了就算是貧血,也得先找到原因,一般來說對於缺鐵性貧血,可以透過補充一些食物,來改善缺鐵性貧血,比如:動物肝臟、動物全血、肉類、淡菜、蝦米、黑木耳、海帶、芝麻、芝麻、大豆、南瓜子、西瓜子、芹菜、莧菜、菠菜、韭菜、萵筍等含鐵豐富的食物。
心肌缺血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斑塊,那麼吃什麼能減少斑塊?吃什麼會增加斑塊呢?
對於已經形成的斑塊或狹窄,很難透過具體吃什麼食物,使得斑塊減輕或狹窄減輕,所以不管是吃什麼食物或保健品,都不能減輕斑塊或減輕狹窄。即便是吃正規的藥物,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很難減輕斑塊。
所以,唯有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那麼預防斑塊應該如何飲食呢?
沒有說具體是哪一種食物,吃上一點就會導致斑塊。導致斑塊的飲食或延緩斑塊的飲食,都是一個飲食習慣。
會加重斑塊的飲食習慣:
反式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物
反式脂肪酸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後,就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也就是形成血管斑塊。所以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一定要限制,不宜總吃,不宜多吃。
具體來說,比如第一類:西式快餐,漢堡、披薩;糕點類,起酥點心、奶油蛋糕、蛋撻、甜甜圈、威化餅乾;油炸食品,油條、炸薯條、炸薯片、炸雞;甜品,雪糕、冰激凌、奶茶、咖啡伴侶等。還有就是外包裝帶有人造脂肪、人工黃油、人造奶油、人造植物黃油、植物黃油、植物奶油、奶精、代可可脂、食用氫化油、起酥油、植物脂末等字眼,這些字就是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除了反式脂肪酸含量高以外,還有一種就是飽和脂肪酸,簡單說就是肥肉、內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等等。
再有就是精細糧,比如大白饅頭、米飯、麵條等;以及高鹽食物。
上述這些食物,如果長期過量,就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形成血管斑塊,導致心血管狹窄,最終引起心肌缺血,甚至誘發心肌梗死。
利於預防斑塊的飲食習慣:和上述食物相對的,那麼我們日常飲食中,應該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葉酸、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鈣、鉀、鎂等礦物質。這些含量較高的食物,是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
具體來說就是粗糧雜糧,各種豆類豆製品;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均利於我們攝取膳食纖維、葉酸、維生素、礦物質等。
適當的魚肉、植物油等利於我們攝取不飽和脂肪酸;適量的堅果、適量的奶製品、少量的瘦肉。
飲食把握低鹽低油低糖的原則,每天儘可能吃到12種以上的食物,每週儘可能吃到25種以上的食物。
這樣全面的飲食,是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大家說的利於心肌缺血的改善的。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萬宏整理
【來源:蘭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