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每年臘月到來時,農村家家戶戶都殺豬過年,村子裡從早到晚響徹著被宰豬的哀叫聲。殺豬匠俗稱“刀兒匠”在臘月的這段日子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上刀、斧、鐵鉤等殺豬工具,手裡拿著一根長長的挺棍,走村串戶,挨家挨戶地殺豬,一直幹到日落西山、夜幕降臨才停歇。
劉煌虎四川省儀隴縣日興鎮洪山村人,是這十里八村遠近聞名的殺豬匠,從事殺豬工作30多年刀法嫻熟,村民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劉師傅”。
進入臘月以來,劉師傅天天都在忙碌中度過,天不亮就來到一戶農家,穿上圍裙、筒靴,檢查必備工具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為村民們殺年豬。
,劉師傅將自己要用的砍刀、刮刀都磨到鋒利。相比其他手藝日漸冷寂、日漸消逝的狀況,殺豬匠算是在當今川北地區廣大農村儲存較為完整的手藝之一。但現在養豬的農家在逐漸減少,“刀兒匠”的生意早已今非昔比了。
,經過一陣子的精心準備,一頭又肥又壯的豬被牽了出來。
,殺豬是個力氣活, 年滿50的劉師傅身材不高但身手利索, 殺豬效率極高。據劉師傅講,年豬一般都比較大,一頭200公斤左右的豬要4、5個人幫忙才宰殺得了,他說他殺過最肥的一頭豬有300多公斤重,殺豬最多的一天殺過17頭豬。
,就這樣,有的按腿、有的撐頭、有的扯尾••••••五花大綁地把肥豬放平架在一個平臺上,劉師傅右手拿著一把刀對準要害準備對這頭肥豬“動刑”,地上的盆子是用來裝豬血的。
,把豬殺死這不需要技術,殺豬的最高技術要領是在於精確把握燙豬的水溫。水溫掌握得好刮豬毛時就不費勁,而且會很輕鬆地颳得乾乾淨淨。劉師傅殺豬30多年了,兌燙豬的水很有經驗,溫度的把握全憑手感。
,在燙豬前劉師傅將豬後踢的皮用刀劃開一個小口子,再用挺棍從這裡插進去,在豬皮和豬肉之間開出一條氣道,準備給豬皮充氣,便於刮毛和下一步的開膛破肚。
,挺棍一般都是用14號圓鋼做成,長約2米,是專門用於在豬皮下開戳氣道用的工具。
,劉師傅用挺棍在豬皮下開氣道,長長的挺棍在豬皮下清晰可見,充氣的氣道一般都是開在豬的肚子部位。
,燙豬的水兌好後4、5個人齊動手把殺了的豬抬到大黃桶裡燙,準備刮毛。
,先把豬燙一下,颳去一些毛後再給豬皮下充氣。第一次刮豬毛由於受水溫的影響,所以劉師傅在刮第一道豬毛時速度很快。
,第一次刮毛結束後要把豬從燙水裡抬起來,這時才開始給豬皮下充氣,充脹氣的豬皮緊繃繃的第二次刮毛輕鬆多了。現在的充氣方式都是用氣槍打氣相對比較輕鬆。聽劉師傅說以前沒有氣槍,給豬皮下充氣都是用嘴吹。
,今天殺豬的這戶農家要殺兩頭豬,劉師傅做了一回用嘴吹漲一頭豬的過程。他說好多年都沒有吹過了,以前殺豬都是自己用嘴吹,現在年齡大了肺活量小了有點吹不了了。吹脹一頭豬需要有較大的肺活量,平均要吹15分鐘。從劉師傅通紅的臉看來殺豬匠要吹脹一頭豬這活兒可不輕鬆。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忙乎兩頭肥豬終於擺到了架子上,劉師傅坐下來吸一支菸休息一下,準備對這兩頭肥豬開膛破肚。
,破豬的刀不大,但非常的鋒利,再加之豬皮充足了氣,劉師傅輕輕一刀下去豬立馬皮開肉破,破豬程式是先破豬背,再破豬肚,從尾破到頭。破豬背要求手要穩,從豬尾到豬頭一條直線將豬分割成兩半。
,在破肚之前先要將豬頭卸下來,用鐵鉤掛住豬腳將豬固定在一個架子上,然後把架子立起來就可以破肚了。
,充滿氣的豬肚子尤為好破,一刀下去豬的內臟就滑了出來,主人家將準備好的簸箕端上接住以免掉在地上弄髒了。這個過程需仔細操作,如一不小心刀子就會劃破豬的腸子,腸子裡的汙物就會汙染豬板油,所以劉師傅小心翼翼地將豬的各個內臟一一取出。
,殺一頭豬簡單,但後續工作卻很多,清理豬肚、大、小腸、取腸油都是殺豬匠的工作範圍。翻豬腸講技術,“一頭豬的腸子,最短也有12米,而一般的則在16米到18米之間。要把豬腸完好無損地翻過來,對於不是幹這行的人來說自然不容易。”劉師傅說殺一頭豬有15道工序,前後做完要1個半小時,最快也要1個小時。可想他最多一天殺過17頭豬這是多大的工作量。
,清理了豬的內臟後,劉師傅這才用砍刀將豬徹底劈成兩塊,準備卸肉。
,卸肉之前第一件事就是先取豬的板油,豬板油分佈在豬左右兩邊的肋骨部位,農家豬喂得好板油就多。劉師傅說每次殺豬給主人取豬板油時他最開心,因為可以和主人一起分享豐收與喜悅。
,劉師傅快刀卸肉的動作很利索,按主人要求很快就將整條豬肉分類分割卸下。在儀隴及川北地區廣大農村,殺年豬很有講究,凡遇農曆逢6、8都不得殺豬。因為6代表農家六畜興旺,8代表傳說中的豬八戒。
,臘月,是一個屬於殺豬匠的季節,因為這段時間是殺年豬的高峰時期。在這段時間裡,象劉師傅這些“刀手”每天奔波於農戶之間,幫助農戶殺豬。劉師傅經歷過從1元、5元、15元等殺豬報酬。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殺年豬的報酬也升值到每頭60元。由於劉煌虎為人豁達技術又好,鄉里人殺豬都請他,這一干就是30多年,同時他也見證了農家人一年又一年的辛勞與收穫的喜悅。剛把豬肉分割成小塊,他來不及休息,又到另一戶農家去殺年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