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彌渡境內,若要探訪文脈古蹟,就不得不提及白崖古城,也就是現今的紅巖鎮;若要蹭點鄉村旅遊的熱度,感受鄉村振興的鄉愁味,就更不得不提及紅巖古城村。
紅巖鎮大營村委會古城村坐落於紅巖坡腳,依山傍水,村落規模不大,但卻滿載歷史滄桑。隨著時代變遷,滄海桑田,如今的古城村已不再是蕭瑟落後的模樣,但古城牆、古城門、古旗墩等古遺址的大體樣貌還可依稀尋見,是謂“白崖城遺址”,屬於省級文保單位。
紅巖古城所濃縮的是一段滿載豐功偉績的白子國曆史,白子國乃南詔國之源頭,建於公元前,是以農耕文化為主、以彌渡壩子為中心,覆蓋今彌渡、祥雲等洱海東岸廣大地區的方國,與西漢時期同處一個時代。遊歷紅巖古城,探尋遺址遺風,回望白子國900年輝煌以及彌渡先民在彌川大地上生生不息的足跡,身為彌渡人自會生出一份自豪感,也能讓四處漂泊的靈魂暫作安放!
又或是,你無心探尋古蹟,只想沉醉於山山水水,那古城村的自然風光也不會讓人失望。古城村算得上是“有山、有水、有故事”的一等風景,村後的縣級文保單位“谷女寺”久負盛名,絕壁題字瞰彌川、獨石如蓮託古寺、天開玄竅湧清泉等妙境和法華故事引人入勝。
站在谷女寺前的觀景臺上,遠可俯瞰田園風光,觀賞氤氳彌川化境,近可一覽古城村上下海與錯落村莊相映成趣,品味兒時鄉愁。最為絕妙的還是300米溪谷,在谷女寺舀一票甘甜的泉水飲下,順著石階步行下山,腳下是溪流潺潺,頭頂是灌木成蔭,三五朋友結伴邊走邊侃,滿是探春驚喜!
又或是,你預留了足夠的時間,想在古城村發呆一天,古城村內就有一些小景、小院期待你的光臨!
近年來,古城村依託厚重的歷史文化,藉著推進鄉村振興政策和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東風”,不僅邀請考古專家對古城遺址進行了發掘考察和專項保護規劃編制,還引進外地民宿文化傳媒企業,對古城村片區進行了整體規劃包裝,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完成了古城村、化城村周邊遊步道的連通和綠化美化,對片區旅遊設施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建設了遊客接待服務中心、農耕文化陳列室、特色民宿等專案,有接待標間,有別致小院,成為縣內外知名的新晉旅遊打卡地。
海塘邊上一家由古城村民開的農家樂位置極佳,業主叫張小萍,藉助自家閒置的民房進行改造,建成了可供遊人休閒小憩的餐館和咖啡廳,可以吃到不事雕琢的農傢俬房菜。
另外,還有幾處農家樂,可以涮火鍋,可以吃燒烤,營業時間從早到晚,足以讓你消遣一整天。在紅巖鎮,飲食文化十分發達,如果不想在古城村就餐,還可以到紅巖街或是赤水村委會“清真美食一條街”嚐嚐別具風味的臘鵝、海稍魚、豆豉辣子雞等“舌尖回味”。
在此,小彌要提醒有縣內踏春計劃的廣大朋友,春節假期既要玩得開心,也要做好個人防護,在相對密閉的場空間自覺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員做好健康碼掃碼,必要時配合提交核酸檢測報告。
文圖/向曉英 柴啟棟
編輯/許亞青
責編/向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