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展有些人對“一流學科建設”和“學科評估為A類”存在一定的混淆和誤解,兩者有根本性的區別,但對於學生報考大學來說又有相同的可取之處,本文就與大家介紹一下兩者之間的異同點。
一流學科建設和A類學科的區別: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2017年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釋出《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目的是在一定時間內將國內若干所大學、若干學科建設進入世界一流前列。首批有一流學科建設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包括所有的原211工程大學和25所原雙非大學),其中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44個為自定)。
A類學科:從2002年到現在我國教育部共完成了4次大學高校學科評估,截止目前最新的一次學科評估是2017年公佈結果的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學科指的是在學科評估中進入排名前10%以上(前2%或前2名為A+、2%~5%為A、5%~10%為A-)。高校的學科想要參加評估,至少需要擁有一級學科碩士點。
學科評估是教育部針對大學學科水平進行的檔次評級,算是目前最權威的,分A+、A、A-、B+、B、B-、C+、C、C-共9個檔次,可以幫助高校瞭解學科優勢與不足。也方便社會了解各高校的學科實力,為學生考大學選報學科、專業提供參考。
進入A-類及以上的學科,在國內已經屬於實力很強的水平,純粹只代表該學科實力較強(雖然有些高校未參與評估,但進入A-類及以上水平的學科基本符合事實,教育部的評估結果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重點在“建設”,代表該學科在向著更強、更好發展。進入一流學科建設的多數是國內目前實力最拔尖的一批學科(以評估為A、A+類為主),但一流學科建設有時候也會帶著顏色,會對部分大學有照顧,有些學科建設初期並不一定就有非常拔尖的實力。
A類學科和“一流學科建設”哪個更有價值要看學校,根據具體學科實力來論,同檔次的大學、同為A類的學科,肯定是進入一流學科建設的報考價值更高,不同條件下就另當別論了。
一流學科建設和A類學科的相同可取之處:
一流學科建設和A-類及以上學科雖然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可取之處。
A-類及以上學科實力肯定是較強的。而進入一流學科建設的學科多數在國內實力更拔尖,以評估結果為A、A+學科為主(多數A-類學科都沒機會進入一流學科建設),有些少數政策照顧學科即使目前未進入A-類,但在該校屬於比較重視的學科,發展資源較好,有潛力。
一個大學的學科無論是進入了A類還是進入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在同檔次的大學中與其他性質的同類學科相比都是報考價值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