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偉
謝覺哉是老一輩革命家,“延安五老”之一,也是著名的法學家和教育家。以往,透過公開的文章、講話,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一位性格耿直、條理清晰、思維敏銳的領導者形象。隨著謝覺哉日記,特別是近年來謝覺哉家書的公開整理出版,我們漸漸看到了謝覺哉的另一面。這些日記和家書滲透著他的人性溫暖和人格魅力,謝老親切認真的風格、廉潔自律的品格,從字裡行間散發出來,一股清正高潔的氣息油然而生。這裡有對妻子兒女的殷殷期待,更有對朋友親戚的諄諄教誨,塑造著謝老的家風,影響著謝家幾代人的成長,也值得我們永遠敬仰和學習。
新中國成立後,謝覺哉先後在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最高人民法院擔任重要職務。仍然留在老家湖南寧鄉的子女,以及一些親戚聽聞後,便以各種方式請求謝老幫忙解決工作等問題。謝老則多次回信表明態度,即便是自己的子女,只要是不合理要求,就不給予絲毫通融,並再三要求他們自強自立。1949年,在回覆兒子謝子谷的信中,謝老明確地回答:革命了,世界變了,叫做工作,不叫“找事”。比如我在這當部長,不是官,公家只管穿、吃、住;小孩給津貼,上學不要錢;孩子的母親,也得自己做工作。吃伴進飯,是被人看不起的,除非是老了或殘廢。1953年給大兒子謝廉伯、二兒子謝子谷的信中,謝老寫道:“你們以為我這裡總可以找到飯吃,我這裡不是勞動生產機關。前年子谷向我找事,我說這裡沒有你做的工作,你還是去教書罷!姜國全(謝覺哉的大女婿)來碰了釘子,何漢明(謝覺哉的妹夫)來又碰了釘子,這裡現在裁人,有好些人還得回鄉去。”1954年,給自己疼愛的小女兒謝冰茹的信中,謝老寫道:“你以前做手藝工人,後來學電機,都是好的。”並且勉勵她,“總之,不論做甚麼,自己總要出力、用心,是人家信任你,組織上需要你;絕不可依靠人家照顧你”。1958年,二兒子謝子谷準備到北京看望父親,希望託謝老幫忙買些機器。謝老回信,嚴厲地提出了批評:“你說要買機器,我不知道哪裡有買。只知道機器分配不來,有也要經過一定機關,私人關係是買不到的。”他再三囑咐謝子谷:“你來,不要帶甚麼買機器的使命,會使你回去時不能交賬。”
對自己子女極盡嚴厲,對自己的堂兄弟侄也不失原則。1956年給堂兄弟謝凡宣等的回信中,謝老先是對侄孫謝谷球的上學問題給予耐心的解釋,要其先看看長沙有什麼技工學校招生,如有,可由區鄉政府介紹去。“谷球是烈士之子,只要考得上,不會不收。我不管遠方面的事,不知道哪裡要人,也不能隨便介紹。”謝老最後語重心長地勸慰他們:無論什麼機關、廠礦招收員工,都要經過考取或一定機關呼叫。沒有可由私人推薦的,薦了也沒有效果。謝老既堅持原則,又講明道理,教育鼓勵了年輕人自立上進。
客觀而言,謝老的家人在當時並不富裕,特別是留在湖南老家的家人及子女生活甚至非常艱難,小女兒謝冰茹的三個小孩都不幸夭折,“鄉村窮苦,醫藥、營養恐都不夠,遂至如此。”對於老家親人的生活艱辛,謝老是十分理解的,他在信中寫道:知道你們的生活很苦:過年渡水,稱幾斤肉,好久喝不到酒,四婆婆連油鹽都欠缺,還要一天忙到晚,都是六十開外的人了。就此來看,謝老信中拒絕家人請求的那些話語,似乎頗有些不近人情,特別是對仍處在生活困境中的子女、親人,有時甚至是過於苛嚴了。但是,家書中的字字句句,卻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革命者對公平、正義等最初革命理想與信念的堅守,以及對子女、親人更深沉的愛。謝老以自己的堅守,塑造著謝家自立、淳樸、正直的家風。
其實,生活中的謝老,對待家人無不是充滿著溫情,甚至是事無鉅細地關心和教導著成長中的兒女們。在信中,他親切地稱自己的兒女“定定、飄飄、飛飛”,關心他們安好;對待父母,他絕不只是給他們吃穿,“還要有親愛的誠意和敬意,使老人們感到愉快”;他逐一問詢老家熟悉的老人,叮囑他們應該吃得好一點,不要太省;他給侄女謝謙芳等回信,“為著革命,為著社會,我祝福你們和社會上的進步青年看齊,並且身體強健。”言語間充滿了殷殷關切。
屢屢拒絕家人的不合理要求,謝老看起來缺少“小愛”,但他從來不缺少對家人誠摯的情感,更不缺少對國家民族的“大愛”。謝老以自己對信仰的真摯追求與堅守,塑造了廉潔淳樸的家風,展示了其作為黨員、作為父親的黨性魅力與人性光輝,值得後輩們永遠學習。(韓偉)
來源: 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