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愛讀書的爺爺講,前幾十年的書店,非“店”也,應叫“攤”。“書攤”大小不一、種類混雜。太陽當空,那賣書人挑揀一竹椅,坐在攤後。左手秉一書,右臂懸一扇,頗有文雅書生的意味。那人身子側傾向前,臉色變化萬分,嘴裡似也絮叨著什麼。來客之時,賣書人書一放,站直起身,神色微和,嘴角一揚,和顏悅色地為客人介紹著什麼。
買書人也僅是眼皮稍稍一抬,閉嘴緘默,後又東瞧西瞥。那攤上書不盡其數,大都是一些《聊齋志異》《笑林廣記》《三俠五義》的中國古典文言小說。那天氣也是惹人厭,至少買書人是如此感覺。空氣悶得很,悠悠傳來聒噪的蟬叫,犀利而尖銳,好比一臺切割機在你耳旁作業。買書人汗流浹背,蓬頭垢面,一張落寞的臉消融在夕陽裡。
買書人手瑟縮地伸向中意的那書,吹盡其上灰塵,微微翻開,眯眼就著泛黃紙張細緻讀起。良久,那買書人似也站累,且為太陽照耀之故,竟兩目發直,雙頰憋紅,活似一條水煮魚。那賣書人見得,忙尋出一椅,招呼其坐下,買書人也淡笑以示感謝。見買書人無買此書之意,賣書人也不急,靜坐觀書,貪得其樂。
聽我愛讀書的爸爸說,世紀末的最後幾年,書攤漸漸被書店所取代。走進書店,遙遙張望側櫃裡的書,要命的是你在看著它,而它卻安然躺在其中。更不好意思驚動銷售人員,一旦驚動,礙於面子,不得不買,只好看著書名猜內容。
拿起一本書,偏偏這書看似瘦弱,拿至手裡竟不知怎麼增重不少,然後愈往下翻心愈不快,最後眼一閉,狠狠掃了一下價格,口水一咽,心竟發慌得很。
時光滑過,到了我能讀書時,已是本世紀初。大大小小的書店比比皆是,各地都興辦起了“書城”。這書城不愧曰“城”,一般都具有3、4層樓高,門口通常擺有四五臺警報器,其旁約五六米便是收銀臺。這“城”極為廣闊,好比一個足球場。周遭放十幾臺超大型書櫃,其上,花花綠綠的書琳琅滿目。天花板上掛有幾十盞金碧輝煌的吊燈,微微一亮,也把整個大廳照得鮮亮鮮亮。還有幾大桶鮮花立於其中,芬芳又沁鼻。這架勢,足以和西歐古典城堡有得一拼。
書城的書足以用成萬上億來形容。什麼科幻、武俠、偵探、言情、文學······樣樣俱全。每逢節假日,剛進這書城不禁倒吸口涼氣,一眼望去,除去人還是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中學生、小學生,尚有幾歲的嬰兒被父母牽著小手穿行其中。這群人也都是各具情態:這人翻翻這裡,那人瞅瞅那裡,這人撿起後又放下,那人開啟後又閉合,這人倚在書架上靜觀,那人乾脆坐到地上獨覽,這人急火火挑上幾本迅速離開,那人慢悠悠搜尋著,真好比一個商販滿屋、魚龍混雜的珠寶市場。
也曾親眼見一賊子偷書。這賊子先挑一本早已心儀的書,縮在一角落裡看,先將其僵硬如鋼的皮夾子張開,後左手借搔頭狀掩住,右手緩緩把書放在衣服裡,搔頭完畢,頭髮一甩,然後人一直,一書入肚。這賊子樂不思蜀,又偷一盒CD.最後這賊子抬頭但不挺胸地走出書城,誰料門旁警報器鳴叫不止,賊子好奇,回頭探個究竟,但最終痛失逃跑良機,被警衛當場抓獲……想來這賊子也十分愚笨,進“城”時竟沒“偵查”到警報器,想必應該是“新手”吧……
短短几十年時間,從小書攤到書店再至如今這書城,其規模與讀者的變化竟如此之大,著實令人欽佩。不想揭示什麼社會現象,也不想流露什麼感情,謹想以此文記述中國書店的變化與人們對讀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