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回溯過往,美國在對華態度上,始終帶有一種改造與征服的雙重衝動。

從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開始,美國就試圖高舉“市場、法治和民主”的大旗對中國施加影響。

1949年之後,中美關係在短短數十年間經歷了短暫的熱戰、長期的冷戰與接觸和解三段非同尋常的歷史。

而從奧巴馬政府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開始,中美關係從之前的不溫不火開始逐漸降至了冰點。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新自由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最早提出“軟實力”概念的著名國際政治學者約瑟夫·奈認為,中美關係還在下滑,且尚未見底。

而其他一些更為激進的美國學者甚至喊出了中美兩國正面臨著“修昔底德陷阱”與“ 新冷戰”等更為聳人聽聞的口號。

可以說,目前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是全體系、全方位的,是長期性與複雜性並存,有形和無形相交織的。

美國的霸權是軍事、制度、文化、經濟的混合體,是普適價值與恐怖暴力的雜糅。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美國肯定無法接受中國的制度模式,也不可能接受中國所倡議的“全球化體系”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老先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曾悲觀地認為,目前美國國內形勢十分嚴峻,中美兩國極有可能在南海地區與臺海問題上發生摩擦。

“進攻性現實主義”代表人物,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米爾斯海默也認為,在解決不了安全困境的前提條件下,崛起國和霸權國之間必定會發生戰爭、衝突。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他還堅定地認為,中國不可能和平崛起,美國一定會想方設法去遏制中國。

在米爾斯海默看來,處於“無政府狀態”下的國際社會就是一個殘忍的角鬥場,它促使各大國以進攻的思維和行動提防對方、爭奪權力、追求霸權。

在缺乏統一約束的情況下,各國之間的博弈就只能淪為一種“自由”的狀態,靠的就是國家的自身實力。

一個大國必須擁有充足的軍事資源和龐大的軍事力量,才能在這個“叢林法則”支配下的世界謀得一席之地。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那麼,作為中美博弈最重要的壓艙石,雙方的軍事實力目前究竟處於一個怎樣的態勢呢?

根據“全球火力”網站2021年排名,中國的總體軍力位列美國與俄羅斯之後,領先於印度。

總的來說,中國軍隊在人員規模上遠超美國,在區域性領域有一定優勢,而美國在大部分裝備與體系建設方面領先於中國,在整體實力上依然冠絕全球。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在海陸空三軍裝備上與美國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如果在一箇中立的戰場與美軍交手,取勝的難度會非常大。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在革命戰爭時期,人民軍隊就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傳統。

因此,中國要想在區域性區域對美方形成“不對稱優勢”,就必須要“劍走偏鋒”,且充分利用主場之利。

在己方海空力量暫時落後於對手的情況下,解放軍最終選擇了彈道導彈作為一擊必殺的“王牌武器”,並花費重金打造了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

其中包括了由天波超視距雷達、衛星、電子偵察機、無人機、艦艇、潛艇、水下監視系統組成的偵察體系,以及以“東風-26、”“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等為核心的航母打擊體系。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如今的解放軍火箭軍不僅形成了核常兼備,遠、中、近兼顧的作戰體系,還裝備有世界上第一款正式服役的高超音速武器——東風17。

該款武器可輕易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這也是中國首次在尖端軍事科技上領先於美國。將來萬一與強敵開戰。

以上各型彈道導彈將與“東風100”、“鷹擊12”等陸基或空基巡航導彈,以及反艦導彈一起,對敵方水面艦艇、後方軍事設施形成全面的火力覆蓋。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有人可能會問,中美兩國萬一發生摩擦,會考慮動用核武器嗎?

筆者的回答是不會。

眾所周知,中美兩個有核國家均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國際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兩國在核力量的使用上一直都是比較謹慎的。

首先,在對待核武器的態度上,中國一直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武器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

而美國方面雖然沒有類似的承諾,但在二戰之後的歷次區域性衝突中除了有過幾次核訛詐外,也的確沒有真正動用過核武器。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按照國外媒體的說法,中國此前採取的是防禦性核政策,即維持最低反擊數量的核彈頭。

不過由於中國的核反擊能力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導致歷史上多次遭到超級大國的核訛詐。

好在這一被動局面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發生改變。據外媒報道,到2030年左右,中國的核彈頭將有可能增加至1000枚以上。

一旦這一傳聞變為現實,中美之間的核力量差距將大為縮小,爆發核戰爭的機率也將隨之降低。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從現實情況來看,中美兩國潛在爆發衝突的原因無非是臺灣問題與南海問題。

作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國家,中美兩國肯定會盡一切可能避免熱戰,即便發生摩擦,也會盡量控制在一定範圍與烈度之內。

畢竟,將常規戰爭升級到核戰爭並不符合兩國的戰略利益,其結果也是兩個大國所無法承受的。

過去,美國政界的一些激進分子曾表示,如果中國使用反艦彈道導彈襲擊美國航母,美方將有可能對中國實施核打擊。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對此,我們並不需要過度擔心。因為在核武器問題上,中美兩國都有著安全係數極高的多層管理機制,而且美國官方也從未將“航母被擊沉”視為核反擊的訊號。

從技術層面來看,美國的預警體系完全能夠透過觀察導彈的彈道軌跡,判斷出其性質(是否攜帶核彈頭)與最終目標,從而避免發生誤判。

2022年1月3日,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五個核武器國家領導人共同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宣告》,認為避免核武器國家間爆發戰爭和減少戰略風險是他們的首要責任。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也就是說,作為核大國的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都一致認為要盡最大可能避免發生核戰爭。

事實上,自從人類擁有核武器以來,核大國之間就從未爆發過大規模軍事衝突。

說白了,核武器主要是用於心理戰的,它只有在未被使用時才最具威懾力。即便某些國家擁有了反導系統,我相信也不會輕易去“玩火”。

畢竟百密終有一疏的道理,一旦有了“漏網之魚”,整個國家就有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克氏在《戰爭論》中曾說過:“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更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延續,是透過另一種手段實現的政治交往。”

由此可見,戰爭的本質是為政治服務的,它不應成為野心家或赳赳武夫滿足私慾而做出的衝動之舉。

要知道,大國之間如果互丟核彈,遭殃的可不僅僅是這兩個國家,恐怕整個世界都難逃覆滅的厄運。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雖然中美兩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肯定還會發生分歧,甚至出現“打打鬧鬧”的局面,但作為兩國成熟的,負責任的大國,中美兩國也都應該懂得“ 動口不動手”的遊戲規則。

我相信在核武器這種關乎全人類命運的重大問題上,中美兩國應該都不會做出輕率的舉動。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中美博弈是一場具有長期性、複雜性與不確定性的“持久戰”。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美國固然不會容忍一個文化背景、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種族血脈與之不同的國家異軍突起。

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就急躁冒進,四面樹敵,隨意盲動,而是要樹立長期鬥爭的思想觀念,穩紮穩打,做好應對各種複雜情況的準備。

今天的中國不僅擁有了指哪兒打哪兒的“東風快遞”,也有了效能上並不遜色於對手的隱形戰機、驅逐艦與主戰坦克。

半個多世紀前,在裝備遠遠落後於對手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尚可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奮力一搏,如今在雙方主戰裝備沒有多少代差的情況下,擅長“以弱勝強,以小博大”的人民軍隊更不會給對手什麼機會了。

任何衝突都會變成核戰?中美博弈,軍事力量依然是壓艙石

歷史告誡我們,打鐵還需自身硬。能戰敢戰方能止戰。中國今日的和平局面,正是來自於強大的綜合國力與軍事實力。

只要中國經濟能夠保持穩定高速的發展,那麼中國就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國防建設中,與美國的差距也將進一步縮小。隨著美方的戰爭成本越來越高,中美之間爆發衝突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

分類: 數碼
時間: 2022-02-10

相關文章

曲面屏+麒麟晶片,華為5G旗艦少量現貨供應,不等iPhone 13了?

曲面屏+麒麟晶片,華為5G旗艦少量現貨供應,不等iPhone 13了?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如今的iPhone 13系列已經是屬於大賣的情況,而此番所提及到的"13香"也是名不虛傳,針對於iPhone 13系列能夠在國內市場火爆也並不會感到意外,畢竟現如 ...

華為低價5G旗艦終於有貨了,曲面屏+鴻蒙OS,還買什麼iPhone13?

華為低價5G旗艦終於有貨了,曲面屏+鴻蒙OS,還買什麼iPhone13?
蘋果iPhone13系列新機還未釋出之前,就有不少人預感今年的iPhone13系列會賣得特別好,估計能在國內高階市場佔據50%以上的份額,因為今年在國內市場中iPhone13系列處於沒有對手的情況,往 ...

華為Mate 50 Pro概念機曝光:曲面屏顏值很漂亮

華為Mate 50 Pro概念機曝光:曲面屏顏值很漂亮
最近曝光的一款華為Mate 50 Pro概念機,其外觀設計更為突出. 據曝光的概念圖顯示,華為Mate 50 Pro的正面螢幕,或將還是遵循曲面屏原則,且曲率比較高,左右兩側看不到邊框,流暢一體化顏值 ...

為什麼把曲面屏帶火的三星手機自己卻不玩了?真的是方向錯了嗎?

為什麼把曲面屏帶火的三星手機自己卻不玩了?真的是方向錯了嗎?
一提到曲面屏手機,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價格較高的安卓旗艦機,曲面屏的出現,讓這些手機變成了"山溝溝裡飛出的金鳳凰",對其顏值起到了顯著的加成作用. 業內第一款使用曲面屏的安卓旗艦機,當 ...

跌價900元,2K曲面屏+5nm晶片,12GB+256GB旗艦“迎戰”iPhone13

跌價900元,2K曲面屏+5nm晶片,12GB+256GB旗艦“迎戰”iPhone13
蘋果今年釋出的iPhone13系列,相對於去年iPhone12系列,可以說是加量減價了,iPhone13同樣的128GB版本,比iPhone12便宜800元,這讓友商高階機壓力山大,今年庫克不知道在想 ...

從4299跌至2598,曲面屏+65W閃充,12GB+256GB旗艦清倉退市

從4299跌至2598,曲面屏+65W閃充,12GB+256GB旗艦清倉退市
OPPO的品質和設計獲得了很好的口碑,特別是外觀設計,總能跟隨時代的潮流,品質也是不差,不然也不會常年居於中國手機市場前三.不過OPPO因為價效比不高的緣故,也經常被網友吐槽"高價低配&qu ...

從6799跌至2738,2K曲面屏+7nm麒麟晶片+IP68,還有鴻蒙系統加持

從6799跌至2738,2K曲面屏+7nm麒麟晶片+IP68,還有鴻蒙系統加持
華為近日宣佈了鴻蒙系統使用者量升級進展,從6月份釋出至今短短三個月時間,升級使用者量就突破了1億,這樣的進展速度可謂是突飛猛進,華為從推出鴻蒙系統開始,就備受網友的關注,現在升級使用者量如此之多,出現 ...

曲面屏是個坑?三星帶偏了國產機,卻自己不用了?

曲面屏是個坑?三星帶偏了國產機,卻自己不用了?
如果大家有關注手機的螢幕,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蘋果從來不推曲面屏的手機,而三星早幾年經常推曲面屏手機,但現在基本歸回直板屏. 而國產機,特別是高階國產機,一直在使用曲面屏,似乎曲面屏才是旗艦 ...

曲面屏+1億畫素+4780mAh大電池,跌至2579元

曲面屏+1億畫素+4780mAh大電池,跌至2579元
小米手機跟以前的華為手機一樣,也走雙品牌戰略,紅米不再是小米低端機,兩個品牌有自己的方向,紅米升級Redmi後,主打的是極致價效比和高品質:小米主打的方向則是新零售和極致體驗,開始進入高階市場,事實證 ...

三星發明了曲面屏,為何自己卻棄用了?還是蘋果“聰明”一些

三星發明了曲面屏,為何自己卻棄用了?還是蘋果“聰明”一些
對於國產手機使用者而言,"曲面屏"想必是再正常不過的一項設計,無論是今年的小米11系列.vivo的X70系列.OPPO的FindX3系列還是華為的P50系列,幾乎清一色都採用了曲面 ...

12GB+65W+256GB,從3799元跌至2999元,曲面屏旗艦如今重回低價

12GB+65W+256GB,從3799元跌至2999元,曲面屏旗艦如今重回低價
打算入手iPhone13系列新機的消費者非常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iPhone13全系都支援了感測器位移式光學影象防抖技術,所以iPhone13系列手機的防抖能力還不錯,千萬別小看手機的防抖能力 ...

小米堅持價效比,曲面屏+無線充電+一億畫素,驍龍870降至新低價

小米堅持價效比,曲面屏+無線充電+一億畫素,驍龍870降至新低價
小米手機很有價效比,這應該是很多人的共識,儘管現在雷軍打算衝上高階,旗下機型的價格開始提升,但同價位來說,它的產品依然具有價效比,來到九月底之後,又有一款旗艦開始降價了,它就是小米10S,目前12+2 ...

僅售799元“白菜價”的4G全網通平板:酷比魔方KPad評測

僅售799元“白菜價”的4G全網通平板:酷比魔方KPad評測
現在的錢越來越不經花了--那麼其原因通貨膨脹,我們都瞭解麼?筆者還依稀記得N年前,約上幾個好友在外頭吃個飯,喝幾杯也才三五百塊就能搞定了,現在呢?各位看官有沒有發現,隨隨便便搓一餐就得花個千兒八百,這 ...

榮耀60Pro概念圖曝光:屏下鏡頭+曲面屏

榮耀60Pro概念圖曝光:屏下鏡頭+曲面屏
近段時間,一組榮耀60Pro的概念圖在網上曝光. 外觀設計方面,根據曝光的概念圖,這款榮耀60Pro的正面由於加入了屏下鏡頭技術,再加上曲面屏技術,實現了大家期待的真全面屏設計. 榮耀60 Pro還將 ...

求2000-3000元的曲面屏手機
求2000-3000元的曲面屏手機 謝謝各位老闆

榮耀60 Pro攜89°曲面屏報到,5100mAh+100W,4nm旗艦芯坐鎮

榮耀60 Pro攜89°曲面屏報到,5100mAh+100W,4nm旗艦芯坐鎮
今年國產手機都在卯足勁地衝擊高階市場,比如小米前段時間釋出的小米MIX4.vivo子品牌推出的iQOO8系列和X70系列產品以及榮耀釋出的Magic3系列都是衝著高階市場去的,但最終誰會更勝一籌就得看 ...

微軟釋出Surface Duo2手機,搭載雙5.8英寸曲面屏,售價約9700

微軟釋出Surface Duo2手機,搭載雙5.8英寸曲面屏,售價約9700
昨晚,微軟舉行了秋季新品釋出會,正式推出了Surface Duo2手機.這款產品雖然看上去像一款摺疊屏手機,但是卻是採用了雙5.8英寸曲面屏設計.螢幕支援90Hz重新整理率,機身展開後螢幕尺寸可達8. ...

索尼、LG為何雙雙放棄曲面顯示技術,曲面屏是電視是智商稅嗎?

索尼、LG為何雙雙放棄曲面顯示技術,曲面屏是電視是智商稅嗎?
可以說電視行業每經歷一個時期就會出現不同形態的產品,從最初的CRT電視進化到液晶電視,然後是等離子.OLED,其實這中間還出現過"曲面屏電視",並且在2013年8月索尼還發布了全球 ...

為什麼iPhone13不用曲面屏?曲面屏有何優缺點?A15晶片到如何?

為什麼iPhone13不用曲面屏?曲面屏有何優缺點?A15晶片到如何?
[曲面屏的優缺點] 優點: 1.首先視覺上,曲面顯示器要比普通顯示器有更好的體驗,曲面螢幕的弧度可以保證眼睛的距離均等 ,從而曲面螢幕可以帶來更好的感官體驗.除了視覺上的不同體驗,曲面屏是微弧度握持手 ...

華為5G旗艦機現貨,鴻蒙系統+超曲面屏,看了價格只好說再見了

華為5G旗艦機現貨,鴻蒙系統+超曲面屏,看了價格只好說再見了
以前華為自研晶片,海思麒麟晶片發展很快,在手機體驗這一塊,到麒麟9000後,體驗已經超過了驍龍888,然而因為遭到供應鏈的斷貨,華為麒麟晶片目前更新換代有些困難了,麒麟9000之後如果依然不放開供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