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中國軍網報道,《軍隊功勳榮譽表彰條例》正式印發施行,新的條例也對我軍的勳章、獎章、紀念章的樣式給出了統一的規定。
新條例針對戰時、平時以及不同人員與不同領域對整個表彰體系進行了整體重塑。相較於以往的表彰體系,新表彰的授予物件、要求更為明確,能夠對我軍官兵奮進強軍新目標產生更強的激勵意義。
在整個新的表彰體系之中,首先確定了軍隊最高榮譽八一勳章的樣式,另外還展示了唯有戰時才能夠授予的紅旗與紅星勳章的設計。
要知道紅旗勳章可是我黨我軍歷史上頒發的第一枚勳章,在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授予了朱德、彭德懷等人,以表彰其在革命戰爭中的突出貢獻,因而這一枚勳章的迴歸可謂是意義非凡。
而在獎章這一大類中,則是區分了榮譽稱號獎章以及獎勵獎章兩大類別。相較於此前單一的“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嘉獎”的獎勵體系,新的獎勵體系更為完善。
尤其是獎勵獎章中的戰時獎勵獎章的分類更是細緻入微。這一獎章首先從指揮作戰、參加戰鬥以及支援保障三個不同的任務類別進行了區分,而在每個分類之下,都列出了從一等戰功到四等戰功四個等級,為身處不同崗位上的我軍官兵指明瞭奮鬥方向。
而更為引人注意的是,在榮譽稱號獎章中,特級、一級、二級戰鬥英雄獎章也以全新的面貌迴歸到了我軍的獎勵體系之中,同時還增添了平時榮譽稱號以及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榮譽稱號獎章。這一套獎勵體系也是為我軍全體官兵樹起了“建功戰場”的鮮明導向。
如今,就連戰時勳章體系都已經準備好了,其背後的意義自然也是不言而明。
堅持兩岸和平統一確實是我們對臺方針的主基調,但我們也從未表態放棄使用武力。在“臺獨”分子“獨派”發言甚囂塵上的當下,對臺保持威懾力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事實上我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在2021年年末我軍提出“聯合戰備警巡”這一概念之後,解放軍艦艇與戰機對臺施壓活動也是愈發頻繁,各型戰機“巡”臺也已經成為常態。
而就是在這樣的高壓之下,臺當局仍是肆意妄為,公然與美國“眉來眼去”,妄圖與美國簽訂軍事合作協議,進口美製武器,甚至是直接借用美軍的力量“以武拒統”。在臺當局這樣一番做派之下,兩岸和平統一的願景似乎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
事實上臺軍展現出來的軍事實力恐怕只是“空有其表”。近些年來,臺軍內部可謂是醜聞頻出,訓練事故時有發生,貪腐的觸手甚至已經徹底滲透進了臺軍的武器裝備製造領域。
就在前日,臺軍的防空主力“天弓-3”系列防空導彈甚至還被曝出,在生產過程中採用了民用零件,從而可能導致戰時無法正常發射的事件。可見當今的臺軍完全是“外強中乾”。想要憑著這樣的一支軍隊“以武拒統”完全是痴人說夢。
而此次我軍針對意味十足的功勳榮譽表彰條例的出臺,則能夠對“臺獨”分子起到不小的震懾作用。相信我們距離祖國統一的大業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