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必計較太多(隨筆雜談)
(七星橋上作品)
人生漫漫,亦不過百年。歷史之年輪,宛如長江之水,一浪掩一浪,後浪推前浪。
偉人言“新陳代謝,推陳出新”即含此意。
人生歲月,屈指可數。即使滄桑百年,亦不過三萬六千餘日。但日月穿梭,白駒過隙,所以人生易老,忽而百年。
又有老人言“世上事不如意十之八九。”若事事如意,心想事成,便沒有蘇東坡大學士之“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之嘆息。
所謂“萬事如意”乃新春及至所有佳節之祝福之語,是人心向善而衍生之美好心願。
即然不能事事如意,那如何辦?
當面對現實,直面現實,以彌陀佛之“大肚能容天人事”,以“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之胸懷而容納而消化之。如果,斤斤計較於心,怨怨恨及於懷,即損本身健康,又使“一怨遮目”而“不見泰山。”泰山,大局,長遠也。亦會使自己生活於計較甚至仇怨之中,至少,影響人生不快樂。
而人生快樂,乃人生追求之完美目標。快樂,意義重大,何止身心愉快?何止延年益壽?何止生活質量很好?乃是由此而產生動力而產生順水順風而產生的人生積極向上的效應,那是非常樂觀的。
世上所纏綿悱惻於心的,無非人和事。說起復雜,實際簡單。
賢者言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了,乃智慧者,否則,為愚蠢者,至少,不為智者。
老人言“當放人的就放下。”是勸慰世人,放下計較,放下包袱,放下仇怨,輕裝上陣,和諧生活,快樂生活。
如果,有些仇怨事,自己本身或許是“受害”較大一方,積怨於心,久不能散。而事有多年,仍經久難以釋懷,甚至成為影響快樂和諧生活之隱。而此時,如果,有願意助你“消化”此事之善者,當持歡迎態度,不可冷漠待之。
老人言有事不怕人管。有人想管一下,是好事。
世上需化解調解之事,有兩大原則:首先看什麼事。如,是勸和團結?還是挑撥離間?再是看誰人來管。如是親朋好友,或是有一定地位、實力,亦或是有一定威信或長者等,更當高度重視,當給“三分薄面”以禮讓禮待之。
一般情況,似乎是“人微言輕”者多不會去“攬件攬收”一些“閒事”去費心費力。調解處理事者,肯定出於善良之心,再是對本身之力有一定認識度之基礎。
老人言“冤家宜解不宜結。”如果,舊怨因固執未解,又添“新怨”即讓鄉村言乃是“管事者”有“傷”自尊及顏面。此,不為明事理者,亦不為智慧者。
真正智慧者,見好就收,包括舊怨老恨,當隨風就隨風飄去。何樂而不為?
人生百年,總不能總是生活在仇怨中。如此,芸芸眾生,當以初時對你同情,轉化為不以為然,又轉化為不願意接近了一一誰想總是聽你訴說所謂怨苦?誰又想與總是一腔悲憤者相親相近?
老人言“訟者孤”乃是十分有道理。
人生不必計較許多,人生又何必計較許多?
快樂人生,何止益壽延年這樣簡單?
積極意義大矣!
(七星橋上2022.2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