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大阿哥胤褆,為惠妃納蘭氏所生。惠妃不算出名,可是他哥哥納蘭明珠可是個名人,當年就是他力主撤藩滅掉吳三桂的。惠妃的侄子便是納蘭容若,更是家喻戶曉,基本都能隨口說出他兩句詩。不過這個大阿哥,可沒有他舅舅以及表哥/表弟那麼機靈。胤褆早年比較得寵,在康熙平定葛爾丹的時候立下過赫赫戰功,但他迷信喇嘛,竟然想到了用魘鎮的方法來謀害當時的皇太子,他的親兄弟胤礽。康熙一廢太子的時候,命他守衛,他上竄下跳,甚至說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話,讓康熙極為寒心,嚴加訓斥,同時對胤禩嚴加提防。最後被他的三弟胤祉揭發了魘鎮的事情,終其一生被囚禁。
二阿哥也就是廢太子胤礽(réng)。康熙的第一任皇后,索尼孫女赫舍裡所生。皇后因難產而死。而康熙與皇后自幼青梅竹馬,感情很是深厚。所以在胤礽兩歲的時候,立嫡長子為太子。但他的行為越漸乖張,常做出僭越皇權的事。在清聖祖實錄中就有記載: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加上其他阿哥如八阿哥,十四阿哥等常常打他的小報告,說他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包庇內務府總管凌普貪汙敲詐,又截留蒙古敬獻給康熙的貢品多種行為,令康熙對他的不滿越漸加深。結果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康熙帝在布林哈蘇臺行宮,當著所有親貴大臣面前痛斥太子的一切罪狀,又廢去他的太子之位。雖然第二年又復立他為太子,但太子沒有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變本加厲,結果三年後再次被廢。
三兒子胤祉(zhǐ),是個書生學究。我們知道的《康熙字典》,應該就是他主持編撰的。 他在舉報了大阿哥、太子二立二廢后,主動退出奪嫡亂局。
皇四子胤禛(zhēn),就是後來的雍正帝。生母德妃烏雅氏。整個奪嫡運動的勝利者。四阿哥胤禛一直默默耕耘,從不參與任何阿哥的黨派鬥爭,只是潛心佛道。康熙喜歡哪個密宗,他就去巴結奉承;自號破塵居士及圓明居士,自認天下第一閒人。他亦找來年羹堯,隆科多及十三阿哥胤祥作為後盾。而父皇派他去江南治水患,他真的做得有聲有色,亦拿問了很多貪官汙吏。所以在他回京以後,康熙就派了很多肅貪的工作給他。康熙病重時,四阿哥亦親自照料,令康熙十分感動。暗地裡結交人才,培養門人,最終奪得大位。在位十三年,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勤政的皇帝。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強極則辱,情深不壽。
八阿哥胤禩(sì),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之一。因生母良妃衛氏原系辛者庫罪籍,因此並非子憑母貴,出生便被送到惠妃納蘭氏處撫養。低微的出身、溫和的性格讓他在小時候受盡兄弟嘲笑、看低。然而其天資聰穎,德才兼備,17歲便被封為貝勒,更有“八賢王”之稱。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皇九子胤禟(táng) ,宜妃所生,忠實的八阿哥黨,最終結局也不好,被派往西北接管軍務,無任何名義,如同充軍,雍正三年(1725)被捕,次年被改名塞思黑,在押解回京的途中突然死去愛新覺羅·胤䄉是康熙帝的第十子,生母地位也不一般。他的生母是鈕祜祿氏溫僖貴妃,還有康熙第二任孝昭仁皇后,也是溫僖貴妃的親姐,算是十阿哥的姨母。溫僖貴妃和孝昭仁皇后,是遏必隆之女,與索尼、鰲拜、蘇克薩哈同為康熙朝初期的四大輔臣。所以十阿哥的出身,是康熙成人皇子中除太子外,出身最高貴者。
十阿哥和八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等人交好,屬於九龍奪嫡裡的八爺黨派系。然而,相比於受朝臣讚譽的八阿哥,智謀出眾的九阿哥,戰功赫赫的十四阿哥,十阿哥就顯得暗淡許多,沒有什麼能夠拿得出手的政績,甚至除了是八阿哥的跟班外就沒什麼事蹟可記載的了。
十三子胤祥。胤祥與雍親王胤禛關係最親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繼位,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自此即全力輔佐胤禛治理國家,胤禛亦對其十分信任。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陽曆6月18日)去世,時年44歲,配享太廟,上諡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諡前。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在參與奪位的九位康熙皇子中,四阿哥胤禛與十四阿哥胤禵無疑是其中最為特殊的存在。兩人同為康熙的德妃烏雅氏所生,是名副其實的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但是兩人卻分屬於不同的政治陣營,相互對峙,甚至在康熙去世前關乎皇位繼承的最後爭奪,實際上就是他們親兄弟二人之間的競爭角逐。
最終,四阿哥胤禛成功登上了皇位,成為了後來的雍正皇帝,而十四阿哥胤禵在整個雍正朝期間遭到了雍正幽禁,直至乾隆朝時期才被放出。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民間野史中,雍正篡改康熙遺詔,搶奪原本屬於自己弟弟十四阿哥胤禵皇位的說法,也讓雍正的繼位之說,變得破朔迷離。 感謝大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