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3年,抗日戰爭正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刻,日本鬼子像往常一樣進入村子燒殺搶掠,然而他們在進入一個村莊的時候,發現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餃子,可是就當這些日本鬼子吃了幾口後,卻趕忙將餃子吐在了地上,之後更是直接落荒而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1943年正是抗日戰爭打的焦灼的時候,全國各地戰事都是相當緊張,而就在這時,膠東軍區的16團在中秋節前夕打了一場大勝仗。
全團上下正是士氣正旺的時候,正好恰逢中秋節,經過全團指戰員的商議,便打算在中秋節的時候給戰士們吃頓好的,慶祝慶祝,保持一下戰士們高昂計程車氣。
於是,戰士們便在中秋節那幾天將鬼子們的動向摸了個一清二楚,確保鬼子沒有進攻的跡象後,便準備在中秋的這天放鬆下來,好好的過一次中秋節,吃一頓好吃的。
當然,那個年代的物資非常不充足,糧食也是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像現在一樣能夠吃得多好,在那個時候,只要能夠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那麼對於戰士們來說就已經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了。
當團裡下達了包餃子的指示後,戰士們一個個的都行動了起來,有的班負責生火,有的班負責燒水,還有的班負責包餃子。
而負責調餡的戰士知道團長離不開辣椒,便在得到其他戰士的同意後,從老鄉那裡買來了兩串辣椒,一起剁碎了包在了餃子餡裡。
在忙活了大半天后,終於是包夠了能讓全團吃飽的餃子了,隨著一個個餃子的下鍋,戰士們都流出了口水,一個個都像餓狼一樣盯著鍋。
等待了許久,這些餃子總算是出了鍋,有的戰士想偷吃,但是炊事班的老班長怎麼會給他機會呢?一下子就將小戰士抓住,好哇,你小子也敢來偷吃?說著便把小戰士趕出了廚房。
很快,餃子就上了桌,雖然我們的戰士都非常想吃餃子,但是卻也有著鐵一般的紀律,大家都在等著團長下令。
現在看來,這一頓餃子似乎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當年的戰士們一年半載也難得吃上一次大米白麵,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這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是戰士們做夢也不敢想的事情。
然而就在此時,上天好像跟戰士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就在這些餃子進肚的前一刻,“砰——”,遠處傳來了幾聲槍響。
身經百戰的戰士們立刻意識到不妙,這槍聲表明是日本鬼子進村掃蕩了,戰士們全都下意識地想要起身撤離尋找掩護地點。
然而在今天,經歷過無數次戰鬥的戰士們此刻彷彿像是被定格了一樣,沒有一個人願意離開,因為桌子上還擺著他們忙活了一天的成果。
看著還冒著熱氣的餃子,聽著越來越近的槍聲,戰士們也知道危險正在一步步地向他們逼近,在糾結一番後,團長終於下定了決心,下令放下餃子準備戰鬥。
有了團長的帶頭,其他的戰士們也是咬咬牙,放下了餃子開始有序地撤離,屋子裡面就只剩下了還冒著熱氣的餃子。
在戰士們撤離的同時,鬼子們也在一步步地靠近村子,看著這寧靜的村莊,鬼子們也怕遭到戰士們的埋伏,所以進入村莊是顯得是小心翼翼的。
在村子裡,鬼子們開始一間屋子一間屋子的搜查戰士們的蹤跡,很快就搜到了戰士們先前吃餃子的屋子。
在另一邊,戰士們已經埋伏好了,正當他們正在猶豫是否要直接殺出去和鬼子們正面交鋒時,卻看見進了屋子的鬼子放下了槍支,直接將手伸向了戰士們辛辛苦苦包的餃子。
戰士們看著餃子進入了鬼子的嘴巴,個個都是懊惱不已,然而令戰士們沒有想到的是,餃子到了鬼子們的嘴裡彷彿變成了炸藥,剛吃了兩個就驚恐的瞪大了雙眼,直接將餃子吐了出來。
隨後在一陣嘰裡咕嚕的日本話中落荒而逃,村莊裡其他的鬼子們和這些進屋的鬼子匯合後,竟然也都直接跟著一起跑出了村子。
鬼子們的這一番操作讓身在暗處觀察的戰士們滿頭霧水,為什麼鬼子吃了餃子後直接跑掉了?
戰士們見到鬼子們都走了之後,便回到了屋子進行檢查,他們驚奇地發現鬼子居然沒有破壞任何東西,屋子與戰士離開時唯一不同的就是盤子裡少了幾個餃子,地上多了鬼子吐出來的餡料。
後來戰士們琢磨了半天,終於想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這一切都和當天包餃子的餡料有關,當時餃子的餡料本來是蘿蔔白菜餡,但是團長江燮元感覺餃子餡太淡,便從當地鄉親們家中買來兩把辣椒,剁碎了放進了餃子餡中。
戰士們跟著江燮元作戰許久,自然也是知道團長的這個喜好,所以這頓餃子都加了非常多的辣椒,煮出來的餃子自然也是辛辣無比,而小鬼子們口味清淡哪裡吃過這樣的餃子,這種辛辣無比的餃子在他們心中可不就是毒藥嗎?
鬼子們還以為這一切都是我軍的埋伏,在餃子裡下毒後讓他們吃掉,然後戰士們等他們毒發後出來坐收漁翁之利,所以鬼子在吃到辣味後才直接落荒而逃了。
而得知了真相的戰士們也是哭笑不得,他們也沒想到這一盤辛辣味的餃子竟然有這麼大的威力,能讓他們不費一兵一卒就擊退鬼子。
在這之後,戰士們終於滿足地享用了餃子,度過了一個安穩的中秋,而鬼子因為餃子逃跑這件事也迅速在軍中傳開了。
不過,以江燮元將軍驍勇善戰的性格,估計在剛剛聽到鬼子進村的槍響時,就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
如果鬼子沒有選擇撤離,以江燮元將軍的智慧,獲勝的機率也是相當的大,但是和不費一兵一卒擊退敵人相比,自然還是後者更令人振奮。
雖然這件事情被戰士們稱為笑談,但如果戰士們缺少江燮元將軍這樣一位英明果斷的將領,或許就不能達成餃子退敵這一番美談了。
江燮元將軍由於小時候的長期勞作,被太陽曬得特別黑,所以人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黑臉將軍,雖然餃子退敵這件事並不為很多人知曉,但是提起塔山阻擊戰,那麼大家便能立刻想起這位黑臉將軍了。
在塔山戰役中,江燮元作為擔負主要防禦任務的12師師長,用著1個師的兵力阻擋了敵人11個師六天六夜,硬是用血肉之軀頂住了敵人飛機大炮的狂空濫炸,在沒有重武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擊退了敵人無數次的進攻。
使得主力部隊在正面戰場將錦州攻克,徹底粉碎了敵人救援錦州的計劃,讓我軍完成了對東北戰場局勢的徹底扭轉,為遼瀋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到了七八十年代,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這位黑臉將軍再一次做出了一個令世人敬佩的舉動,毅然決然的將自己的兩個兒子送到了戰場的第一線,並且還對兩個兒子做出了不立下戰功就別回來的命令。
而江燮元將軍的兩個兒子也是非常的爭氣,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都立下了功勞。
而江燮元也是不甘示弱,拖著生病的身體,在一線指揮所硬生生地堅持了5天5夜,拿下了戰鬥的勝利。
1990年5月6日,江燮元將軍在廣州去世,家人們還在他的骨灰中發現了一顆彈頭,而這顆彈頭,家人們既不知道是將軍在次戰鬥中留下的,也不知道是留在身體哪個部位的。
最後,遵照將軍的遺願,他的骨灰被撒在了他浴血奮戰過的塔山,在那裡陪伴著長眠在那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