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是當下很多人踐行的一種生活方式:把家裡無用,閒置,破損的物品丟掉,只留下生活中真正所需的必需品,讓家迴歸清爽,精簡生活。
新的一年,我要開啟我的斷舍離之路,第一步定在了滿滿當當的廚房。我家廚房不大,乍一眼看過去,全是鍋子,廚房的斷舍離重中之重,也就是各種閒置鍋具的斷舍離。
以前買的不粘鍋,特別“嬌氣”,只能用木鏟,鐵鏟、不鏽鋼鏟都不能用,清洗時講究也特別多,一不注意,鍋體就會有劃痕。用了一年多,不粘塗層就脫落,生鏽了,做什麼菜都粘,不能用了。
買了好用的鍋,有時間和精力使用才行,這個多功能鍋,可以煮火鍋、烙餅、紙包魚,用烤盤還可以做雞翅、牛排。
平時上班,連做飯都是著急忙慌的,即便功能再多,也沒時間做啊!忙裡偷閒做一次確實好吃,可清洗也麻煩,一年也用不了幾次,這個鍋適合有時間和耐心做美食的家庭,我是果斷斷舍離了。
從小到大,一直對那些小小的、可可愛愛的東西特別喜歡,有了家庭後,每次碰到小鍋都忍不住買來,家裡這樣的小鍋有十多個,太多了,根本用不過來。
不能用的,沒時間用的,太多用不了的,我都斷舍離了,只剩下四口鍋,完全可以滿足我們家平時做飯的需求。
熟鐵鍋
剛開始學做飯時喜歡用不粘鍋,主要是好掌握,不怕把菜燒糊,後來有了一定的燒菜基礎,用了熟鐵鍋才知道,真正適合中式烹飪的非它莫屬。
熟鐵鍋鍋體薄,加熱升溫很快,很適合爆炒,炒的肉外酥裡嫩,青菜脆生生,既好吃又保留了食物的營養不流失。
難怪飯店的大廚人手一個,大火、爆炒、顛鍋,一系列的流程都是為了把菜的香氣“逼”出來,這也是其它鍋所達不到的。
其實做好開鍋、養鍋,熟鐵鍋是可以不粘的。開完鍋的熟鐵鍋,鍋體會形成一層鮮亮的油膜,不會粘鍋;每次洗乾淨,用抹布擦乾或者在灶臺上用餘熱烘乾,塗點油,做好養鍋,燒鐵鍋會越用越好用。
沒有塗層,也不必擔心不粘鍋塗層特氟龍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用起來也更的放心。
雪平鍋
剛開始,雪平鍋是在日本流行,材質是鋁的,很多人會當心鋁溢位對人體會有危害。後來,國產雪平鍋問世,材質多數是不鏽鋼的,也有塗層的,更多人入手了雪平鍋。
我家的這口雪平鍋是20釐米的,雙導流口設計,上面還帶了一個小蒸格, 能用它做的東西還挺多的,我們一家三口幾乎每天都會用到。
平時,早上熱個牛奶,或者熬點粥,上面蒸點包子,一頓熱氣騰騰的早餐就解決了。
不想做飯的時候,煮個營養泡麵,別看鍋不大,裡面能放的料還真不少,尤其是天氣冷時,就著鍋吃,熱氣騰騰的面吃到肚子裡,特別滿足。
非要說缺點的話,那就是不鏽鋼的通病,容易被燒黑,只要把小蘇打撒在燒黑的地方用百潔布擦就行。如果擦不乾淨,就用小蘇打煮水把鍋子浸泡再擦,汙漬基本都可以擦乾淨。
電煮鍋
當初買這個電煮鍋,實屬是被它的高顏值迷惑住了,用了才知道,實力也不容小覷。
煮麵條,煮餃子,火候可調節,加熱水的速度也很快,三口之家用它來做湯鍋,也是足夠的。又愛又恨的螺絲粉,我已經用它煮了好幾次了。
除了煮,還可以燉、蒸,做火鍋,功能還挺豐富,天氣冷時,把鍋端上桌,邊加熱邊吃,沒暖氣的南方,也能吃到熱氣騰騰的飯菜。
電壓力鍋
家裡有一個可以燉骨頭的鍋,總歸是會方便很多,在爐子上燉肉一樣,少說也得四、五個小時。電壓力鍋定時開啟,就連豬蹄,30~40分鐘也能搞定,直接是脫骨的那種。
也可以根據家人的飲食習慣,來調節時間,像年輕人想吃有嚼勁的那種,也可以手動提前結束程式,我家就經常這樣做。
如今的電壓力鍋是高壓鍋的升級版,不僅可以煲湯、燉肉、大骨頭,還可以蒸米飯,一鍋兩內膽,自動識別,也就不需要更多的鍋具了,給廚房寶貴的空間節省地方。
透過斷舍離,廚房乾淨清爽了不少,留下的四口鍋也是一物多用,生活中真正需要的。
物有所用,物超所值,讓我們一起開啟新一年的精簡生活吧!
(TW,侵刪)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