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阿里影業牛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和虎年首個交易日走勢完全相反。期間是春節票房的同比下滑,但是阿里影業投的幾部電影票房均不差,原因何在?
個人覺得0.8港幣左右應該是低估了,但是股價就是不容易上去,總市值一直在200億左右徘徊。長期還是看好,但是似乎很難有爆發性的點。
縱觀過去的一個財報年,影片方面的營收應該不會差,售票方面也應該不會差,衍生品應該會有進步,業務的基本面同比過去,應該是進步的。但是增長點似乎不夠力度。
相比同行,阿里影業過得不好不壞。當年馬雲的兩個H戰略,我是高度認同,但是發展的結果看,很不盡人意。要想成為行業領袖,靠現在的發展顯得底氣不夠,終究需要尋找爆發點。目前的業務相對比較傳統,衍生品業務算是新的增長點,但是資料看,規模不夠,基數不夠。同比國外特別是美國市場,中國在此方面發展仍有較大空間,關鍵是該較大空間是否屬於阿里影業?
還有,大家都在談論的元宇宙,是否有阿里影業的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