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馬IX和賓士EQS在2021年相繼釋出,代號“BBA”的豪華品牌陣營終於也有了像模像樣的純電動車。
這裡之所以沒有提及奧迪e-tron,主要還是因為它與Q5L的造型有不少相似之處;雖然e-tron GT還算有些新鮮感,但其實也與保時捷Taycan出自同一平臺。
至於早在1997年就推出普銳斯的豐田,也僅僅是剛剛釋出了基於e-TNGA架構的BZ系列純電動車——沒錯,同樣也是衍生自大家所熟悉的那個燃油車平臺:TNGA。
歸根結底,以“BBA”為代表的豪華品牌和以豐田為代表的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純電動車細分領域的動作要麼總是“慢半拍”,要麼就是缺乏新意。
為什麼?……
從“匠人精神”和“內卷”說起
前段時間,無意中得知日本的“壽司之神”花了整整10年時間,去研究“怎麼煮雞蛋”;不僅如此,他更花了一輩子時間,只為鑽研“如何把一枚壽司捏得‘驚為天物’”。
說實話,看到這些我有點懵。
雖然,上述“事蹟”在一方面或許能反映出日本社會中極致、專注的文化傳統,也就是俗稱的所謂“匠人精神”;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花10年時間研究的“煮蛋黑科技”,真的就能讓一個雞蛋“好吃到天上”去嗎?……
對此,我並非有意批判——畢竟,“一生只做一件事”應該是一種被推崇的精神;只是,總感覺有哪裡不對?……
反正,如果不事先告訴我某兩個、或者多個雞蛋中,有一個是出自“壽司之神”,我大機率是無法透過品嚐而分辨出來的。
再想想,如果這件事讓“黃金20年代”的美國企業來做,他們大機率會先研究是什麼因素決定一個雞蛋、一枚壽司是否好吃,然後再製造一套機械,以確保得到同樣的溫度、溼度和口感。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壽司,沒了“壽司之神”的畢生情感加持。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回到前文的那個假設——如果不事先告訴你,你的感覺又會有多大分別?……
其實,在日本的所謂“匠人精神”中,或許也包括了今天對“內卷”的部分定義:專注,且深耕。但你有沒有發現——無論“匠人精神”、還是“內卷”,其中實際上都蘊含著思維內覺的惰性?……
在“內卷”時代,人們似乎變成了機器。他們不斷重複著簡單的複製過程,以此滿足著本能使然的腦部興奮——類似抖音之中,只要出現一條“大長腿”,就會有更多的“大長腿”來滿足人們的感官刺激。
至於日本汽車工業,似乎也同樣如此。豐田在汽車製造環節早已將精益生產做到了極致,更是傳統燃油車領域的“老大”——所以,即使在1997年就已經用普銳斯開創了“電動世紀”,豐田似乎也無意要藉此機會突破、創新,而是眼看“後來者”特斯拉“起高樓”。
時至今日,當完全不處於同一思維模式和競爭體系位面的特斯拉,市值卻已經遠超豐田之時,後者看上去就更沒有必要放著“大佬”不做,而去做“跟班”了?……
當然,豐田是否要“認真”去做電動車,以吾輩之粗淺愚見,也只能是言而泛泛。
回到創新和利潤的取捨中來
“創新”的成本,無疑總是異常高昂的。
無論“BBA”、還是豐田,事實上都早已形成了自己的“舒適圈”。改變和突破,看上去並非它們最為亟待關注之問題,而是中國汽車品牌正在做、也應該做的事情。
對於“傳統車企巨頭”而言,保持現有利潤率、穩固自身之市場地位,才是它們的首要任務。如果新能源趨勢的確已不可逆轉,那就先把燃油車的“芯”換掉,再略微調整細節——君不見,諸如賓士EQC、寶馬iX3和奧迪Q2L e-tron等車型,皆是如此操作。
隨著一款款“油改電”車型問世,合資品牌、豪華品牌在電動化產品領域的“內卷”格局,無形中也就此出現。
但無論如何“卷”,它們都難以撼動特斯拉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巨大影響力——這,也是來自“內卷”之原罪。
筆者本人並非“特粉”,甚至可以說——我對特斯拉的商業模式有多麼推崇,就對它的產品有多麼嗤之以鼻。我仍然認為:就車本身而言,Model 3和Model Y都更像是“半成品”,“X”和“S”則略好一些。
當然,這並不影響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頭羊”地位,畢竟馬斯克的思維方式實在太過超前。隨便舉個例子——我們能在各種節目、影視劇中看到傳統車企的廣告,但特斯拉的“硬”推廣卻從未出現過。
其實,這與手機領域的產品演化有一點類似。
一方面,基於安卓系統開發並最佳化的華為、小米和“OV”等,在實用功能、電池續航和價格優勢等綜合產品力方面,似乎已經可以“吊打”iPhone。
然而,早在“諾基亞時代”就率先將電腦“移植”到手機的蘋果,憑藉與上述產品不在同一緯度、且是唯一的iOS系統,就能始終穩坐江山。
【車動力說】當下,諸如“BBA”和豐田等全球化車企,其實也已經無奈地意識到:再不直面創新,很有可能掉隊;同時,簡單粗暴的“油改電”,也註定無法滿足更深層次的消費需求。
它們,逐漸“動”起來了。
當“遏制”失去力量後,競爭和發展,才是推動人類不斷進步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