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是一場極不對稱的戰爭,志願軍與武裝到牙齒,擁有絕對制空權,制海權的美軍相比,志願軍一缺重炮,二沒裝甲兵,在戰爭的初期也沒有航空兵,整個戰爭期間更沒有海軍。在這場極不對稱的戰爭中,我軍只能用肉體去對抗敵人的鋼鐵烈焰,付出了極大的生命代價,據志願軍老兵講,我軍有60%以上的戰士是被美軍的炮彈和航空炸彈炸死的。
為了躲避敵人的炮火和防空,白天又不能行動,滿天空的敵機掃射轟炸不分目標大小,見人就炸,見物炸物,入朝部隊全部汽車只有1300輛,僅僅一個月就炸了1000輛,38軍入朝配了100輛汽車,入朝僅20天就只剩了6輛可以跑。志願軍毫無防空力量,唯一的36門七五高炮還留了12門保衛鴨綠江渡口,天可憐見,區區24門高炮能起什麼作用,而且這些老掉牙的高炮全是日本人留下來的,連膛線都磨得精光,那炮彈打得準嗎?只有躲著。
為了躲避轟炸,所有部隊行軍都是晝伏夜出,所有的戰士頭上都頂了一頂用樹技樹葉紮成的防空圈,手臂上都綁了一條白毛巾便於夜間辨識。所有的作戰絕大多數都是在夜間進行。
在長津湖戰鬥中,我九兵團集中優勢火力,準備一舉殘滅美王牌陸戰一師,針對我軍火力方面的弱點,美軍由坦克、裝甲車,重炮、輕重機槍組成了環型陣地,既使是美軍臨時組成的環形陣地,我軍也無法攻破,依靠手中主要的武器手榴彈去攻打,就是以卵擊石,被圍美軍躲在裡邊不出來,志願軍戰士只好望著甕中之鱉嘆氣,最終讓美陸戰一師死裡逃生。眼望著逃跑的美軍,戰土們急得直跺腳,唉,要是有大炮就好了,哪怕是隻有一門。志願軍戰士多麼期盼有自己的重炮啊。
到了朝鮮戰爭第四次戰役,在前線欲血奮戰的志願軍戰土終於等來了一個大殺器____”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是二戰時期蘇聯研製的威力無比的火箭炮,正式各稱為BM___13,“喀秋莎”原是蘇聯一位美麗姑娘的動人名字。“二戰”中,斯大林稱炮兵為戰爭之神,而火箭炮發明後立刻成為神中之神!二戰中,無數德國人在火箭炮鋪天蓋地的齊射中屍骨無存。它的威力之大,讓德國兵聞風喪膽。蘇聯大兵欣喜若狂,將最喜歡姑娘的名字“喀秋莎”送給了這種威力無比的火箭炮。斯大林為討蘇聯大兵們的歡心,還真將這種火箭炮命名為“喀秋莎”火箭炮。
一發“喀秋莎”火箭炮彈的威力能頂三個大威力的榴彈,一個團一次齊射就是一千多發火箭炮彈同時發射,其威力可想而知。而打一發炮彈也是比較昂貴的,在當時一發炮彈值6兩黃金,摺合幾千斤大米,為了節省彈藥,一般戰鬥是不會輕易使用的。
在第四次戰役前夕,120門火箭炮進入我軍序列,由於我軍戰士多為文盲和半文盲,很難學會這種技術兵器,因此蘇聯專家手把手地教給我們的戰土,以便他們能夠熟煉掌握使用這種武器,經過近四個月的培訓,中國的炮兵終於掌握學會了這門技術。
對於這支中國唯一的火箭炮部隊,彭德懷非常重視,他勉勵將士們:
“現在志願軍有了你們這樣最先進的最現代化的“喀秋莎”火箭炮,美軍目前還沒有,我們要很好地尋找戰機,發揮火箭炮的優勢,出奇不意地排山倒海般的進行閃電襲擊!大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不久,“喀秋莎”火箭炮便開始發威了。在第四次戰役的天德山戰鬥中,當美國步兵在坦克壓陣下羊群般的漫向天德山時,火箭炮幾陣排射過後,中國戰史記載:“敵集結位置打成一片火海,活像剛出爐的鐵水,灌滿了山溝、平地,頃可間,敵人化成了骨灰和烤肉……”
參戰的老兵說:“當我們衝上陣地時,被眼前的一幕完全驚呆了,大片美國士兵屍體被燒焦,被炸爛,還有完整的屍體有的跪著,有的坐著,經檢視無彈片傷痕,但每個屍體的耳朵、鼻子、嘴巴全都流血,戰士們感到非常驚奇和不解,後經蘇聯專家解釋這是被震死的,可見其爆炸威力如此之大。
1951年9月1日,21師203團奉命支援27軍79師235團,反擊進佔到我後洞裡的美笫7師的兩個營,直到這時,美軍還不知道我軍已經引進了蘇聯“喀秋莎”火箭炮,還以為我軍是一年前火力貧弱的輕步兵部隊。因此,他們放心大膽地向我軍陣地發動了猛攻。
就在這時,203團的24輛“喀秋莎”,突然對進攻我軍陣地的美軍發動了齊射,轉眼間,384枚火箭彈就象無數條火龍打向敵軍陣地,猛烈地爆炸一下子覆蓋了美軍的兩個營。打得敵人屍橫遍野,此戰中,美軍兩個營被徹底擊垮,死亡700多人,從截獲的無線電中,志願軍聽到了美軍通訊員歇斯底里的狂呼:
“敵人火力太猛烈,請求支援!”
在以往,我軍總是承受美軍優勢火力的荼毒。如今,美國人也嚐到了重磅炸彈的滋味。
當“喀秋莎”大顯威風后,中國士兵和朝鮮士兵狂熱地愛上了它,稱其為“炮兵之王”,行軍路上哪怕再擠,一見到有“84”車號的車都高興得主動讓路。”84”是“喀秋莎”部隊在朝鮮的車號。
1951年10月,202團的“喀秋莎”火箭炮再大顯神威,而對手是志願軍的老對手美國騎兵1師。針對火箭炮射速快、覆蓋範圍廣的特點,我軍祭出了“誘敵深入”的戰術。
反擊戰發起的當晚,202團於漣川之青木洞等地域佔領發射陣地。我軍步兵對美騎1師陣地發起了進攻。敵軍見我軍殺來,忙不迭地鑽出工事與我軍交鋒。
當美國人剛剛探出頭,就見數百枚火箭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在尖利的呼嘯聲中撲向自己。還沒等他們喊出聲來,就被炸的粉身碎骨,此戰中,美騎1師付出了800多人的傷亡,只好慌忙退出陣地。
在1952年10月的上甘嶺戰役中,也是中國軍隊仗打得必較“闊氣”的一次,中國軍隊調集了133門大口徑火炮,30門120迫擊炮,怒吼了4個小時,發射了40餘萬發炮彈,一個炮手拉斷了三根拉火繩,最後還接了根鋼絲。
“喀秋莎”火箭炮也再顯神威,我火箭炮209團以密集而猛烈的火力,重點打擊排成密集的美步兵,並有力支援了我軍步兵,鞏固了597.9高地和537.7高地,在喀秋莎火箭炮排山倒海、如同火山爆發一般的攻擊下,敵軍據守的山頭幾乎都被炸平。一位志願軍老戰士譚秉雲在戰後回憶時曾這樣評價“喀秋莎”火箭炮:“ 美國人的武器不知比我們好多少倍,朝鮮這場仗能打成這樣,還得感謝蘇聯老大哥,如果不是他們送來的“喀秋莎”火箭炮,結果還很難說,那東西厲害的不得了,連美國人都沒有,一陣齊射過去,美軍陣地基本沒活物了。”
11月4日是上甘嶺戰役最後的一天,在偵察兵的指示下,當日凌晨4時30分,火箭炮全團齊射,千發炮彈傾刻間轟平了敵軍每天進攻前集結的樹林,中國軍隊至今也搞不清、美軍永遠也不會透露這次炮擊中真實的傷亡數字,只知道敵人在轟炸中全都死光了。
在喀秋莎火箭炮的支援下,我軍成功的守住了上甘嶺,讓敵軍付出了2倍於我的損失,在朝鮮戰爭中,這種傷亡比是很不多見的。
這場戰役也是中國炮兵的勝利,沒有他們打出去的四十餘萬發炮彈,中國步兵無論如何也守不住那兩個小高地的。
“喀秋莎”在朝鮮戰場上最後一次逞威,還是在最後的金城戰役。此戰前,美國等聯合國軍已經決定簽署停戰條約,然而南朝鮮李承晚對此怒不可遏,他自不量力,決定撇開盟友,單獨和我軍打到㡳。
在彭德懷的佈署下,志願軍決定讓南朝鮮軍徹底明白明白,他們到底有幾斤幾兩。志願軍集中了1100門火炮,又用10個運輸團備足了炮彈,對敵軍實現了2:1的火力優勢,在金城戰役中對敵軍形成了強大的火力優勢,我軍決定用驚天動地的一次爆破,為朝鮮戰爭畫上一個句話。
7月13日晚21點正,20兵團對南朝鮮軍展開了勢如山崩的炮擊,於此同時,喀秋莎又再次也是最後一次發威,喀秋莎火箭炮一共發動了69次齊射,南朝鮮軍陣地被打成一片火海,我軍喀秋莎火箭炮陣地,簡直就像一坐噴發的火山。
拿破崙曾說:“大炮是戰爭之神”,眼看著一發發炮彈怒吼的射向敵群,志願軍將士終於深刻地理解了這一點,因此情不自盡地高呼“炮兵萬歲!”
面對此情此景,那些身經百戰的兵團首長、軍長、師長、團長,誰也沒有見過如此壯烈的火炮齊射場景,從來沒有打過這麼闊氣的仗,戰士們就像小孩子一樣激動地歡呼雀躍,很多人眼裡都淌著淚,他們或許在想,如果早一點擁有這些大殺器,烈士們就不會用血肉之軀與敵人的鋼鐵作戰,如果早點有喀秋莎,在戰場上被敵人大炮活活炸死的志願軍勇士們,是否能夠亨受新生話呢?
寫在最後的話:
筆者入伍曾在火箭炮團,對該炮略知一、二,
該炮是蘇聯製造,射程為10公里,該炮是在一輛十輪大卡車上安裝了上下兩排鋼軌,每排八條鋼軌,每個鋼軌裝一發炮彈,裝滿為16發炮彈,該炮在駕駛室內用電子發射,可單射和齊射。炮彈長而重,必須3人裝填,一人扛炮彈,兩人輔助,缺一不可。根據炮車的特點,扛炮彈必須是有力氣的小個子。
該炮射擊考核為彈著炸點離目標直徑50米為優秀,100米為良好。該炮有炸不死可震死的特點。我在一次看實彈射擊時,離炮車10米遠,按規定蹲下,捂住耳朵張開嘴,炮彈一發射,震得我耳朵嗡嗡響,有近十分鐘聽不到聲音,如果在炸點會又是怎樣的,可想而知。
據我團曾參戰的領導說,在戰場上離炸點近的會被炸的粉身碎骨,遠的雖然是完屍,但會被震的嘴、耳、鼻出血而死。
自1972年,我部隊全部換裝了國產炮筒式19管的130火箭炮。以後發展到24管48管等,後來發展到衛士1、衛士2精確制導火箭炮,射程也由原來的10公里到現在的近4O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