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解決問題最高明的方法:開啟自己

開啟思維

曾有這樣一個猶太人,想租用銀行的保險櫃,儲存自己價值50萬美元的股票。

但大部分銀行的保險櫃租金都昂貴的離譜。

這天他又來到一家銀行,詢問自己是否可以貸一筆錢。

銀行回覆他可以,只要有足夠的擔保,貸多少都可以考慮。

最後猶太人選擇貸款了1美元,然後用自己的50萬美元股票作為擔保。

一年之後,只要拿出6%的利息,也就是6美分,就可以把全部的資金拿回去。

就這樣,猶太人只花了微不足道的一筆小錢,就解決了自己大麻煩。

猶太人的高明之處就是,置換了自己的思維。

“平庸的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最高階的人改變思維。”

讓思維轉個彎,在不可能中看到機會;

換個角度看問題,把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條件;

學會逆向思考,站在對立面從結果倒推,另闢蹊徑解決困難。

一分鐘的思考,勝過一小時的埋怨。身處絕境之處,換個思維換條路,或許就是絕處逢生之時。

解決問題最高明的方法:開啟自己

開啟格局

一枚石榴種子,如果種在花盆裡,它只能長到半米多高,甚至還會因養分供給不足而枯萎。

把它種在缸裡,它能長到一米多,但由於空間所限,結出來的果實又澀又苦。

若將它種在庭院的空地上,它就能夠長到四五米高,結出又紅又甜的大石榴。

我們的格局,就好似那顆種子的生存環境。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固然有運氣成分,但眼界和格局不一樣,最後的結果便會大相徑庭。

見識的高度,決定做事的高度。

當你站的足夠高會發現,格局就是為別人搭橋,給他人留出路。互相對峙,只會兩敗俱傷。化敵為友,才能讓彼此受益和得利。

當你看得足夠遠會發現,格局就是不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較勁,不貪小利。學會吃得眼前的虧,才能走好前方的路。

解決問題最高明的方法:開啟自己

開啟心態

這世界上有一類人,他們即便被周圍人的流言蜚語包圍,也不為繁瑣的世事所動搖,能在任何環境中迅速適應,並且如魚得水。

這樣的人往往能夠開啟心態,過濾雜質,享受美好,活得從容自由,肆意灑脫。

一是鈍感心態。

渡邊淳一在《鈍感力》說:世界與我無關,大方勇往直前。

在人生路上走的穩,走得遠的人,一定是那些會自動遮蔽那些無所謂的評價和雜音,迅速忘卻不快之事並調整自己,且始終精於業務,而鈍於瑣事的人。

二是專注心態。

即使面對一次次的挫敗感,仍然能夠堅定目標,用樂觀的心態、穩定的情緒,去迎接下一次的挑戰。

開啟心態,做一個聰明通透,練達豁達的人,才是最好的人生態度。

解決問題最高明的方法:開啟自己

開啟邊界

時代飛速發展,舒適區從來不是安全港。一個人只有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才能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當我們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並深入鑽研後,我們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歷經千辛萬苦,我們或許會來到這個世界的邊界,並試圖去推動它,在屢敗屢戰後,終於推動了那麼一小部分。

就是這看似不起眼的一小點,擴充套件了整個人類的認知邊界,突破了整個人類的極限。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個被我們忽略的按鈕。要麼關閉,停下鬆懈;要麼開啟,激流勇進。

就像在最後一跳堅持要挑戰1620抓板的谷愛凌,她的目的不再是比賽,而是希望讓世界看到她不害怕不畏懼,一直在挑戰自己,突破極限。

靠著一股勁兒,不斷重塑自己、挑戰自己、打破自己。越往下走就會越清晰你的未來,洞見更廣闊的天地。



來源:洞見、有書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2-02-08

相關文章

磁懸浮音響!就像漂浮在太空中,聆聽宇宙的曼妙之音

磁懸浮音響!就像漂浮在太空中,聆聽宇宙的曼妙之音
創新社 " 科幻般的飛船既視感,這款高科技磁懸浮音響,讓你隨時享受視聽雙重盛宴-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天空的探索就從未停止過... 也正是這些開路者的前赴後繼,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當我們望向 ...

中國空間站機械臂有多強?美國真對它產生恐懼,還是製造陰謀論?

中國空間站機械臂有多強?美國真對它產生恐懼,還是製造陰謀論?
2020年5月29日美國網飛公司播出了名為<太空部隊>的科幻美劇,劇中就有中國衛星用機械臂剪掉美國衛星太陽能電池板的橋段.那現實中會發生這樣的事嗎? 機械臂剪衛星太陽能電池板 答案是有可能 ...

讓計算機像人類大腦一樣認知思考?看類腦計算有多強大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4日23時,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和精密儀器系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Nature)雜誌發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 ...

138㎡都市簡約風,現代、時尚,細膩詮釋高雅品位,無可挑剔

138㎡都市簡約風,現代、時尚,細膩詮釋高雅品位,無可挑剔
意式都市簡約風,拋開浮華.喧鬧的外表,還原生活本真. 注重設計,更加註重生活方式.本案138㎡住宅空間,業主是幸福的一家四口,一對夫妻帶著一雙兒女.男業主溫文爾雅,女業主優雅風趣,愛好廣泛,她希望擁有 ...

很快將成為生活一部分的10項全新技術
一.智慧眼鏡 我們已經在谷歌眼鏡上看到了這一點,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儘管得到了很多媒體關注和爭議,但谷歌眼鏡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產品.事實上,現在推出的所有眼鏡都是測試裝置.在未來幾年的某個時候,谷歌將釋 ...

藍色起源將攜威廉姆斯.夏洛特遨遊太空
Star Trek's Captain Kirk is about to boldly go where hundreds of others have gone before, continuing ...

冒險家狂喜!人類再次住進太空

冒險家狂喜!人類再次住進太空
重回上世紀Space Age, 那時萬物正交響. 相比地心與海底,人們總是對於天空有著更深沉而持久的嚮往.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開始了漫長的"冷戰".此後的十年中,「 ...

美國宇航員在月球上看到了什麼?人類為啥不再登月?

美國宇航員在月球上看到了什麼?人類為啥不再登月?
人類對於未知的宇宙有著自古以來的好奇心.在我國元末明初時期有一位叫陶成道的人,單單隻說陶成道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誰,但是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萬戶". 在我們的童年時期的課本上 ...

50億年後,太陽開始熄滅,地球不再適合生命居住,人類怎麼辦?

50億年後,太陽開始熄滅,地球不再適合生命居住,人類怎麼辦?
地球 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行星,從太空中觀察會發現,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蓋,陸地只佔整體的很小一部分,從資料來看海洋佔據了地球表面的71%,我們生活的陸地只是地球的很小一部分. 在地球的類地行星中,地 ...

土星、木星為什麼能有幾十顆衛星?丨Calling太空

土星、木星為什麼能有幾十顆衛星?丨Calling太空
編者按:"浩瀚的空天還有許多未知的奧秘有待探索",為此,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聯合開設"Calling太空"科普專欄,為大家講述有趣的故事,介紹 ...

在太空,空間站都能做什麼
來源:北京日報 在太空,空間站都能做什麼 龐之浩 我國空間站建造已於今年拉開帷幕,定於2022年在軌建造完畢,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三步的任務目標. 開展長期有人照料的大規模空間應用是建 ...

NASA宇航員在太空的340天

NASA宇航員在太空的340天
斯科特·凱利 [編者按]: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是一名NASA宇航員,同時也是NASA火星計劃中頗具野心的任務之一--雙胞胎實驗計劃的參與者.按照計劃,他要在國際空間站連續生活340天 ...

神舟三人組返回地球 京東超市透過直播間打造八道科幻大餐

神舟三人組返回地球 京東超市透過直播間打造八道科幻大餐
9月17日,神舟十二號"太空出差"三人組終於返回地球.為致敬航天事業,京東超市"真香17號"聯合各大品牌.美食達人打造了一場"真香登月,創科幻美食&q ...

不見棺材不落淚?英國航母要穿越臺灣海峽 解放軍不再口頭警告

不見棺材不落淚?英國航母要穿越臺灣海峽 解放軍不再口頭警告
1997年6月,香港迴歸前夕,英國派出了一支海軍特混編隊前往南海執行遠航任務.這支特混編隊以無敵級輕型航母"卓越"號為核心,由兩棲船塢登陸艦.導彈驅逐艦.護衛艦.拉爾法特加級攻擊性 ...

談談埃隆馬斯克把4個平民送上了太空的科技思考

談談埃隆馬斯克把4個平民送上了太空的科技思考
埃隆馬斯克再次創造了歷史,4名平民三天太空遨遊之後安全的返回了地面.100多年前萊克兄弟發明了飛機,那個時候飛機還是少部分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實驗工具,群眾只能圍觀這個新奇的玩意.100多年前當汽車來 ...

中國建造千噸級太空發電站,號稱解決人類10萬年用電,如何輸電?

中國建造千噸級太空發電站,號稱解決人類10萬年用電,如何輸電?
圖為太空太陽能電站想象圖 如何解決地球上的電力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國,即使是美國這樣的電力技術強國,也無法依靠地球上的資源徹底解決電力難題,美國國內依舊會出現停電的情況,然而如今中國一項大膽的計劃曝光,要 ...

Spacex純平民太空旅遊團返回地球,飛船還沒觸碰水,搜救船已到達

Spacex純平民太空旅遊團返回地球,飛船還沒觸碰水,搜救船已到達
有驚無險,純平民太空旅行團成功返回地球,濺落大西洋海上. 不得不說,龍飛船濺落搜救的精度確實挺高的,返回艙還沒觸碰海面,搜救船就已經到達. 2021年9月16日,Spacex使用2手飛船.3手火箭將4 ...

解決太空威脅!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成立太空垃圾清理公司

解決太空威脅!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成立太空垃圾清理公司
近日,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 Steve Wozniak )宣佈他將成立一家名為" Privateer "的太空公司,希望解決日益嚴重的太空垃圾問題. 圖 | 史蒂 ...

穀神星能否成為人類探索外太空的中間站?

穀神星能否成為人類探索外太空的中間站?
穀神星是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一顆矮行星,曾是已知太陽系中在冊的8000顆小行星中體積最大的一顆,直徑為952公里,約為月球直徑的四分之一,義大利天文學家在1801年首先發現了它.但是近年來,人們對穀神 ...

宇航員上太空為什麼要帶手槍?帶手槍防誰?手槍在太空中管用嗎?

宇航員上太空為什麼要帶手槍?帶手槍防誰?手槍在太空中管用嗎?
宇航員上太空為什麼會攜帶手槍?中國在發射神舟五號時,航天員楊利偉的行李中出人意料地躺著一把六四式手槍.太空中帶槍啥意思?難道說,宇宙中真的有某種神秘的未知力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感謝您的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