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先生說上式的結尾是下式的開頭,下式的開頭是上式的結束,式子要走足,不能上式未完便開始練下式。
杜元化也講不撇、不停、不流水。不流水就是不能無界限,混沌、囫圇。
總之,既要銜接流暢自然,還要節奏分明,動與動、式與式分明。這是矛盾的,但必須把矛盾的雙方和諧統一起來。
我的經驗是:式子要做足,不只是表面動作做到位,關鍵在於勁走足,走到頭,那才是真正的一動一式的結束。否則丟勁。
很多人沒有練出內勁,更不可能體會到內勁活動的路線,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知道怎麼算勁走到頭。
我講的是功夫達到的情形,不是要領,也不是要求。是功夫到了的一種體驗。目的是讓後學者有個標準,有個追求。不要按圖索驥,不要盲目追求。太極拳很多拳論講的都是目標,都是高功夫的現象,不是練拳的要領和要求。比如含胸拔背,不要從姿勢上追求,功夫到了自然會感覺背實胸空,有的人把自己弄得駝背,那就是從文字表面追求了。
練拳開始感覺不到力圈,慢慢感覺到了,但力圈很小,比如上肢,一般是從胸口到手,有的人甚至從來未到達過手指。
再往下練,會感到力圈是從後背到前手手指了。這時就有含胸拔背的感覺了。
再往下練,會感到力圈是從後腳到前手手指了。
總之,力圈是越來越大。而身上的動作卻越來越緊湊。即圈越來越小,而力圈越來越大。
開時,從後腳到前手容易體會到,特別是走到前手的手指肚,這就是勁走足了。前人說到指甲,我還沒體會到。
合時,比較難體會到,容易忽略。前手的勁節節貫穿到胯到後腳,有的時候到胯為止,有的時候到後腳為止,多數是到後腳。期間當然要經過大腿、膝蓋、小腿。勁像是有形的東西,練得慢,慢慢過去,練得快,很快地過去。越到後來,勁越明顯,體會也越深。
開時把勁走足我幾年前就已經知道了,但合時勁走足是最近幾天的事。當然,去年一年因為學校換了校長,幹活多,練得太少。在家時人也懶了,拳進步慢。
能練出內勁了,動作就可以自己校正了,到哪裡合適,到哪裡不合適,明明白白。因為拐彎抹角順不順很清楚,動作的目的和意義也清楚。
因此,練太極拳動作是否飽滿不在外形,而在內勁足,內勁足而放開,不含身上,它才能達到四梢。達四梢容易,從四梢回來相對來說較難。太極拳不要盲目追求拳論的文字表面的意思,要根據拳理,按照規矩,循序漸進地練習,日久功到,自然會印證,否則就是躐等,就是越級,不但得不了好,急躁冒進反而會過猶不及,練出一身毛病,得到很多錯誤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