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黃河是中原的母親河,那麼渭河就是關中的母親河。渭河流域孕育滋養了中國最重要的兩個朝代,遺留下各類寶貴的文化遺產。歷史上的渭河也曾是重要航道,有兩寺渡、安陽渡、西同渡、嘉麥渡等大大小小几十個渡口,當斗轉星移,時代變遷,河流山川已經不再是阻礙人類活動的障礙,大橋橫跨,船渡廢棄,曾經繁忙的渡口今安在?那擺渡人是否還守護著一江東流水?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決定一探究竟。
我們駕車由興平市區往西南,尋找渭河現存唯一的渡口——龍興渡。這個渡口是渭河保留下的最後一個還在發揮作用的擺渡口。沿途詢問鄉黨,也只能得到一個大概方向,我們索性關了GPS,穿鎮過村,車子在沙土路上彈跳著直插渭河而去。
隆冬的渭河正值枯水期,涓涓細流已無江河氣勢,這是人類活動造成的自然變遷,不禁讓人感慨萬分。河岸的大堤上是座簡陋的工棚,一杆大旗迎風飄揚,倒是讓我們感覺找對了地方。果然,旗子上繡寫著“龍興渡”三個字,只是房內無人,一個寫著過河價碼的木板堵著門。冷清的大堤上除了幾隻牛羊,四下並無人煙。我們尋思該如何聯絡擺渡人的時候,放牛人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並幫我們打通了擺渡人的電話。
等人的間隙,我們踱至岸邊,只見一艘簡陋的鐵船孤零零停靠河岸,而河面之上橫跨一道鐵索,不知有何用處。正琢磨間,擺渡人騎著摩托到了,看到我們“長槍短炮”的打扮,也不稀奇,乾脆地說好了價格,上船就走。我們上了船,他告訴我們他叫尹參軍,正是整個渭河流域的最後一個擺渡人。
龍興村原名叫龍過村,因為12歲的劉秀被他的舅舅王莽追殺,一路逃命,下南陽的時候曾經在這裡的渡口成功逃脫,而後就有了“龍過村”這個地方。據尹參軍講,渡口最輝煌的日子應該是上世紀50年代左右,那時候共有12名船伕,七艘船,兩艘負責拉糧食,其它幾艘負責拉過往的行人。而現在的渡口已由尹家承包,雖是承包,但隨著渡河的人越來越少,實際上已賺不了多少錢,只是村上還押著承包人的押金,以保證渡口不會消失,村民的出行不受影響。
尹參軍撐船並不用篙,他徒手拉動架在河面上的鋼索以使船前行。我們也嘗試了一下,可是頗為費勁,大概還是沒有掌握技巧。尹參軍說:“三年前我們在河岸上加固了繩索,現在撐船沒有以前那麼辛苦了,只需要巧勁就可以,也要安全許多。”
當被問到他這個渡口還能存在多久時,尹參軍沉默了許久。渭河渡口的消失自然是因為渭河上越來越多新修的大橋,坐船的人漸漸少了。而龍興村渡口正好位於兩座跨渭大橋中間。很多村上的人在河對岸都有地,還有好多人到對面打零工,如果不坐船,最近的路也要從周至渭河大橋繞一圈,來回得40公里,這也是渡口能保留到現在的重要原因。可是隨著農業人口的減少,公路大橋的陸續擴建新建,渭河渡口最終會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