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房產中介買新房,在正常的房價折扣之外,還可以要求房產中介給予返傭,這已經是部分購房者的普遍共識了。
至於銷售返傭的行為是否合理,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內;今天我們只聊一個話題,就是房產中介答應返給你的錢,你真的拿到了嗎?
日前,在海南省陵水縣某高階海景樓盤內,就有一個購房者,因為相信了中介返傭的話語,透過其購買了新房,但最後卻出現了,怎麼也拿不到“返傭費用”的情況,令其是氣憤不已。
作為普通的購房者,要想規避遇到房產中介返傭的套路,只要記住以下這3點,就可以輕鬆應對:
1.樓盤自身的客觀條件,決定了房產中介佣金的點位比例。簡單來說,越靠近市區、綜合口碑越好的樓盤,開發商支付給房產代理公司的推廣佣金就越少;反之,地理位置越偏,市場表現越差的樓盤,開發商支付給房產代理公司的推廣佣金則越多。所以在買房時,碰到很多的房產中介,都在搖旗吶喊並瘋狂推薦的新盤,一定要謹慎,因為他們答應返給購房者的越多,就證明該樓盤的自身,存在有程度不低的短板;
2.折扣的虛假套路,有可能是“障眼法”。在購房者確定購買房屋後,房產中介答應返還給你的“所謂佣金”,有可能其實就是你自己的錢。簡單來說:房產中介與售樓員相互串聯,將折扣卡住不放,而購房者則肯定還要爭取更低的價格; 然後呢,房產中介在經歷一番表演後,在萬般為難的情況下,將答應給“購房者的返傭費用”,體現在購買房子的折扣裡面,然而這本身就是該套房屋的正常折扣而已。要想破解這個伎倆其實很簡單,登入該樓盤所在地的房產交易中心官網,查詢該套房屋的網籤備案價格後,所有的一切都會一目瞭然;
3.漏洞百出的協議,讓違約者沒有負擔。購房者要求房產中介給予書面形式的承諾,一般會得到兩種結果。一種是:房產中介的業務員,上演苦情戲,以個人信譽做擔保,說公司明確表示,不會出具任何形式的承諾書,但“我”可以和你簽署一份,個人的返傭承諾。另一種則是:購房者與該名房產中介,到其工作所在的門店,以該公司門店的形式出具一份返傭協議。但以上這兩種形式,約束房產中介“返傭”的力度都不夠大,因為其個人或門店都有可能,單方面斷絕與購房者的聯絡,或者該房產中介公司直接甩鍋,說該行為未經公司許可,其本人也已經被開除。作為購房者,如果確實需要返傭協議,應明確協議內容,必須體現該房產中介公司的:工商註冊全名、納稅識別號、法人名稱、銀行公賬及賬號、及經手業務員的全名、身份證號碼、並簽字蓋章;協議內必須明確最遲的返傭時間,若超過該時間,違約方必須承擔全部違約責任,並承擔協議內規定的違約金。
其實對於購房者來說,房子的自身品質,遠比所謂“返傭”要重要的多。選中的房子,除了是自己喜歡的,也更應該是當地樓市上綜合口碑很棒的,而絕不是房產中介熱推,或承諾返還佣金的樓盤。購房的路上從來都沒有小事,只有客觀理性才是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