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前,相關部門就發出通知,鼓勵農民利用春節時期返鄉置業,而且在之前很多地方還出臺了眾多農民購房優惠政策。於是乎,很多專家對於春節期間樓市的銷量走高抱有期待。
可是,據最新的資料顯示,春節期間的新房銷售數量下降約5成,“返鄉置業潮”不再。雖然一線城市的新房銷售面積,較去年有所上升,但二線及以下城市的新房銷售面積,則出現了大幅度下降的情況。
其實,面對返鄉置業預期的落空,很多網友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而其中很多網友表示,房價仍然過高以及疫情影響還貸等因素,都降低了自己的購房慾望。而對於農民而言,則是有更多的人不願意再去縣城買樓了,相反回村自己蓋房又重新火熱起來。
農民為何不願意去縣城買樓了?
在前幾年,很多縣城的樓價出現了大幅上漲,而當時之所以會出現返鄉“置業潮”,是因為當時正值婚育年齡的80、90後,成為了主要的購買力。可是,在城市高消費的影響下,很多在縣城購房的年輕人,都相繼將樓房出租,自己回到老家居住。曾經為提高自己“身價”,而充當門面的樓房,轉眼間就成為了負擔,還不如在村子裡蓋一套無需還貸的2層樓。
與此同時,很多在縣城購房的農村年輕人,本就在房貸壓力下,難有過多積蓄,每月的工資收入成為了其主要的還貸支撐,這也造就了新的“貧賤夫妻百事哀”。近期就有網友透露,自己小兩口因還貸,平常捨不得花,過年妻子花2000元“鉅款”購買化妝品,就成為了一場夫妻矛盾的導火索。而近幾年疫情的出現,更是增加了年輕人的還貸壓力,斷供房屋數量有所上漲。
總的來說,相較於農村而言,城市的高消費,讓很多農村年輕人吃不消,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這種壓力會更明顯。同時,較大的還貸壓力,讓很多去縣城買樓的小夫妻的生活質量大幅下降,疫情的出現,更是讓斷貸風險上漲。不得不提的是,彩禮的上漲也讓去縣城買房成為奢望,河北地區就從原來的6.6萬或8.8萬,漲到了現在的10萬,甚至是18.8萬。
從政策角度來看,也許更能說明網友“一時衝動有代價”的觀點。
國家在此前便提出了“租購同權”政策,並初步設立了12個試點地區。在去年的“兩會”上,人大代表姚勁波也表示,要讓城市租房客,也能得到政策保護,享受到均等的教育資源。這一措施,不只是能抑制房價大漲,更多的是減少了很多農村年輕人的子女教育成本。畢竟很多年輕人進城買房,就是希望子女能進城讀書,為此不用買房,當然是最好的。
除此以外,在《關於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中,國家明確表示,到2022年,多數縣(市、區、旗)建成示範農房,到2035年,農房建設普遍有管理,農民居住條件和鄉村風貌普遍改善,宜居型農房成為主流。這一措施表明,未來農村房屋將進行統一化管理,而其中的兩個“普遍”,則預示著農村會出現更多的聯排2層樓,這比進城買樓要好得多。
對於進城買樓和回村蓋房的事,農民應該注意什麼?
目前石家莊已經明確規定,戶口遷出的農村子女禁止回村翻蓋自建房,等房屋自然倒塌,宅基地可由村集體重新分配。因此建議農民不僅要注意重視自己的村集體戶口,而且如果子女都已經將戶口遷出,建議儘量趁宅基地使用權人健在,對農村房屋進行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