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這輩子也只買得起這一套房”,小星牽強地扯著嘴角笑了笑。
和許多在外地漂泊的有志青年一樣,三十多歲的小星終於攢夠了一部分新房首付,父母也盡最大的心意幫忙墊了一筆錢,舉全家之力購置了夢寐以求的房產。
一開始,小星以為終於能在放置理想的他鄉安身立命,但萬萬沒想到,自己竟被迫捲入了地產海嘯——房企暴雷,購置的樓盤停工,且復工時間未知。
對於小星及其家庭來講,這場錢、房“兩失”的無妄之災,打擊力度空前,甚至無奈擱淺生育計劃。要知道除了錢財流失,在未來祈禱交房的日子裡,他們還將面臨精力與時間的多重損耗。
令人心酸且焦慮的是,這並不是個例事件,自地產巨震房企接連崩塌以來,漫漫維權路上擠滿了千千萬萬個“小星”。
圖源:擷取自問政四川官網
“小星”們有的付了款沒有網籤,說好了退房卻遲遲收不到退款;還有的因工期問題跑去問置業顧問,置業顧問卻說他已離職;還有的是業主大會開了又開,推託安撫之詞早已聽膩,開工時間死活不提。
房貓後臺也收到了不少相關留言,在走訪了許多類似遭遇的購房者後發現,他們嘴裡出現最多的詞是“等待”:等待開發商回應,等待樓盤開工,等待有個家。但等來曙光,談何容易?
因此,琢磨一樁樁事實案例後,我們不得不警示意向購房者,在當前行業重整的局面下,必須打起12分的精神選擇一個靠譜的開發商,從源頭上規避延期交付、無限期停工、精裝變“陋室”等深淵巨坑。
現階段需注意,隨著房企“大而不倒”的信仰泡沫被戳破,開發商的名氣與規模都不應該再是購房者的安心藥,建議遵循“現金為王”和“首選國央”兩大章法作為抉擇定點。
|現金為王|
在商票逾期、債券違約事件頻繁爆發的背景下,房企“現金為王”的競爭格局成為業內共識。
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現金流就是企業的生命線。高週轉之下,一旦資金鍊斷裂出現債務問題,就會立刻帶來一系列負面危機。
拿成都樓市為例,陷入停工爭議的藍光長島城、藍光未來雲庭等樓盤,主體開發商就是出現階段性流動性緊張及債務風險的昔日四川房企一哥——藍光發展。
自2020年年度末至今,藍光發展公開市場再融資受阻,經營性現金流回速放緩,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加之部分金融機構提前宣佈到期,導致藍光發展出現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情況。
藍光發展債務逾期後,對公司經營和融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未來發展或將不甚理想。
而那些曾經買了藍光發展的房子,但遲遲未收房的業主們,此刻都欲哭無淚。
可見,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與現金流是否健康息息相關,而房企抗風險能力越強,發生延期交付和停工事件的風險就越低。
這裡分享一份中國指數研究院在去年11月釋出的《具有一定抗風險能力的企業名單》,此名單極具參考價值。
圖源:中指研究院(表中青島均一控股應為青島君一控股)
並且,判斷房企資產是否健康,是否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三道紅線”也是一項重要參考指標。
圖源:中國房地產資料研究院
不過要注意,三道紅線並不是唯一的指標,例如有的房企雖然一道紅線都沒踩,但由於流動性問題,還是導致了債務危機,所以“三道紅線”只能作為參考之一。
此外,還可關注、參考房企外部評級情況,評級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流動性風險,以及再融資能力。
據資料顯示,在房企信用評級集中下調的大背景下,2021年仍有多家房企的信用評級被評級機構上調,評級上調的理由包括:槓桿率的實質性改善、土地收購策略、較高的並表率、較快的回款率及優質充足的土儲等。(具體房企要多維度具體分析)
圖源:克而瑞研究中心
|首選國央|
“首選國央”是考察開發商是否靠譜的另一大章法。
眾所周知,具有國企、央企託底的背景是房企在此次地產海嘯中的保命浮板。
因為,在現金為王的時代下,國企、央企融資能力更強,融資成本也更低。可預見的是,國企、央企將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隨著部分民營企業流動性問題的集中爆發,“國進民退”的趨勢將愈發明顯。
上述《具有一定抗風險能力的企業名單》中,央企、國企佔據70%以上的比例,就是極具說服力的舉證。
經濟學家任澤平之前也曾指出,房企現金流主要來自內源性商品房銷售回款和外源性債務融資,這兩部分資金來源均在2021年大幅下滑,疊加現在處於房地產銷售淡季,預計再過3-6個月,如果政策不適當調整,可能會有6成以上的民營房企面臨現金流異常甚至債務違約。
據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民營房企平均融資成本為6.43%,較國、央企背景的房企高出1.59個百分點。房企償債高峰將至,償債壓力持續攀升,四季度即將到期的信用債中77.7%主體均是民企。
此外,還有組資料不得不說,房貓據公開資訊統計,2022年伊始,就已經有23家房企宣告破產,無一例外都是民企。
圖源:擷取自人民法院公告網
綜上所述,與多數民企相比,具有國、央背景的房企無疑是自帶安全鎖。在條件同等的情況下,國央房企理應是首選。
最後,提醒有意購置新房的讀者們,千萬不要被開發商放出的降價煙霧彈迷惑,不要只顧著圖便宜而忘了開發商的債務危機和信譽口碑,做好房企背調才是重中之重。
牢記買房第一鐵律:安全交房至上。
另外,環顧市場狀態,其實大部分危機房企都在努力積極的自救,力保交房重任,官方層面也在持續關注風險,政策一道又一道的下達,維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但也有部分房企開始躺平,擺出一副“你能拿我怎麼辦”的姿態。
躺平房企大家心中自有一杆稱,我們不予置評。而積極操作復工的房企,我們將會持續關注,力求在第一時間為讀者釋出真實的最新訊息。
買房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們不願做高高掛起的旁觀者,任何樓市問題都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