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國產新式步槍

春節期間再度亮相

這次是在新兵授槍儀式

近日

第75集團軍某旅各分隊

組織新同志授槍儀式

被軍迷稱為“191”的新式步槍

新兵就用上了,真是令人羨慕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哨位君注意到

在“降魔英雄連”的授槍儀式現場

新兵們不僅用上了新槍械

還穿戴新型戰術頭盔攜行具

最幸運的一代中國軍人

要繼續努力哦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國產新式步槍

此前先是在珠海航展集體亮相

後來又多次見諸部隊演訓報道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191槍族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陸軍某空突旅在訓練中

展示了新式步槍的射擊效能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5.8毫米自動步槍QBZ191

軍迷稱之為“191”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

也都用上了新槍械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近期

多支部隊都組織新兵授槍儀式

而在儀式中

我們已經很難看到

一代名槍“八一槓”的身影了

武警海南總隊機動支隊

舉行新兵授槍儀式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武警黔西南支隊

舉行新兵授槍儀式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武警河北總隊秦皇島支隊

舉行新兵授槍儀式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第74集團軍某旅近戰殲敵建功勳連

組織列兵授槍儀式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第74集團軍某紅軍旅大渡河連

舉行新兵授槍儀式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以上這麼多授槍儀式中

我們看到了95、95-1以及03式步槍

唯獨沒有看到“八一槓”

2021年4月

北部戰區海軍新兵授槍儀式

用的還是“八一槓”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11月20日官媒釋出的訓練照中

該部新兵已經用上了95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大家慣稱的“八一槓”

是我軍第一個班用槍族

於1981年設計定型

曾經歷邊境戰事的考驗

是一代軍迷心中的白月光

《士兵突擊》中的普通步兵

使用的就是“八一槓”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1997年香港迴歸之時

95槍族正式亮相

並開始逐步列裝全軍部隊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2003年,03式步槍定型

主要列裝於邊防或武警部隊

(哨位君當年也用過)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八一槓”

陪伴了中國軍人整整40年

隨著“191”新步槍的配發

一個新的時代也已經到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每一代軍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步槍

那些鋼鐵青春的溫度

永遠不朽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解放軍的新步槍,授槍儀式來了

作者:哨位君

素材來源:南部戰區、河南武警、上海武警、南陸清風

人民海軍、央視軍事、軍武次位面、西部戰區等

分類: 動物
時間: 2022-02-09

相關文章

青藏高原發現22.6萬年前的手印,堅硬石板上清晰可見,是誰留下的

青藏高原發現22.6萬年前的手印,堅硬石板上清晰可見,是誰留下的
綜述 人類一直在試圖尋找到世界的真相,比如生命的起源.地球的誕生.宇宙的發展等等,然而由於科技的發展速度有限,人類本身也被"禁錮"在地球之上,對於大多數事物的發現和研究同樣是經過了 ...

在河南發現3.2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究竟意味著什麼?一文讀懂

在河南發現3.2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究竟意味著什麼?一文讀懂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擁有深厚的人類文化積澱. 不久前,國家文物局宣佈,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的仙人洞遺址,發現了距今3.2萬年的人類頭骨化石.這個發現意味著3萬多年 ...

最新研究發現:乳腺癌患者慎用TA

最新研究發現:乳腺癌患者慎用TA
8月18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教授邵志敏.江一舟團隊釋出的一項前沿研究成果,線上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該研究發現了三陰性乳腺癌轉移的一 ...

最新研究發現,肌肉會與肝臟溝通,影響晝夜節律及脂肪代謝

最新研究發現,肌肉會與肝臟溝通,影響晝夜節律及脂肪代謝
在那些沒有電視和網際網路的日子裡,1個人如果不需要上夜班,也不是資深麻將戰士,通常不會熬夜.但是,如今的生活,多彩而紊亂,晝夜顛倒的人,也越來越多,而這樣的不良生活行為,也會因為生物鐘節律被破壞,帶來 ...

最強飲食殺手並非油和糖!柳葉刀最新研究顯示,致死率排前三的飲食因素是這些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作者:石晗旭 不好好吃飯到底對人類健康有多大影響?<柳葉刀>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研究結論是:能死. 在追蹤全球195個國家自1990年至2017年25歲及以上成年人的飲食 ...

運動抗癌是真的!最新研究發現:可以在身體內創造“抑癌環境”

運動抗癌是真的!最新研究發現:可以在身體內創造“抑癌環境”
在許多成功抗癌的患者經歷中,很多人都提到了"運動"!運動真的能抗癌嗎?很多人並不清楚,甚至很難說出原因. 近日,一篇最新的研究證實:長期鍛鍊可以在身體內創造"抑癌環境&q ...

國際最新研究:西班牙發現一萬多年前大象育幼化石足跡

國際最新研究:西班牙發現一萬多年前大象育幼化石足跡
腳趾完整的幼象足跡,這些足跡屬於古菱齒象(圖片來自論文作者).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中新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 ...

研究顯示:東亞地區“準現代人”30萬年前已經出現
東亞地區"準現代人"三十萬年前已經出現 本報北京10月9日電(記者齊芳)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東亞地區人類的長相是從何時擺脫"猿"的形象,開始變得像"人 ...

科學家在德國114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一種新水獺物種

科學家在德國114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一種新水獺物種
據外媒報道,來自蒂賓根大學和薩拉戈薩大學的研究人員在Hammerschmiede化石遺址的114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一種此前未知的水獺物種.2019年,德國Allgäu地區的挖掘現場因發現了兩足類人 ...

研究復原30萬年前華龍洞人容貌 有豐富現代人特徵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記者金地.張泉)記者8日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透過對安徽華龍洞遺址一件完整頭骨進行研究,研究者發現30萬年前的華龍洞古人類具有豐富的現代人面部特徵,並復原了它的 ...

聚焦中國生育率問題!上海大學最新研究成果,引發國際關注!

聚焦中國生育率問題!上海大學最新研究成果,引發國際關注!
近日,上海大學亞洲人口研究中心副教授Guillaume Marois以第一作者身份(上海大學為第一單位)在PNAS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題為"China's low fertilit ...

科學家在1600萬年前的多明尼加琥珀中發現水熊新物種
緩步動物也被稱為水熊,是一個多樣化的有魅力的微型無脊椎動物群體,它們因其在極端條件下的生存能力而最為出名.一個著名的例子是2007年的一次太空旅行,在那裡水熊被暴露在太空真空和有害的電離太陽輻射中,但 ...

5400萬年前靈長類也生蛀牙

5400萬年前靈長類也生蛀牙
這是一幅生活在4500萬年前至4000萬年前的靈長類動物藝術想象圖.圖片來源:CLAUS LUNAU/SCIENCE PHOTO LIBRARY 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很可能患上蛀牙,因為富含碳水化合物飲 ...

青藏高原考古新發現,22萬年前兒童史前塗鴉,顛覆了科學家的認知

青藏高原考古新發現,22萬年前兒童史前塗鴉,顛覆了科學家的認知
在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發現的新的人類手印和腳印,讓全球的科學家都為之震驚.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印記出現的時間很久,可以追溯到22.6萬年前. 其次,這些印記不是偶然觸碰上去的,而是人類有意識完成的一 ...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可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可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 可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本報訊 (記者馮金燦 通訊員常榕)近日,由河南省腫瘤醫院牽頭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體下丘腦分泌一種神經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以下簡稱GnR ...

13萬年前的稻城什麼樣?
稻城風景優美,有青藏高原乃至世界規模最大.最典型的古冰帽遺蹟,但由於海拔在3700米以上,環境相對惡劣.此處發現距今13萬年以上人類遺蹟的訊息釋出後,不少網友十分好奇:13萬年前,稻城是什麼樣?會不會 ...

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幫助癌細胞“躲避”免疫系統

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幫助癌細胞“躲避”免疫系統
據外媒報道,到目前為止,高脂肪飲食被認為與患結腸癌的風險增加有關,這一點已經得到確認,但這兩者是如何關聯仍然不清楚.麻省理工學院.哈佛醫學院和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改變了這一點.至少當涉及 ...

銥元素證明6500萬年前王為民星撞擊地球形成月球
銥元素證明6500萬年前王為民星撞擊地球形成月球 根據科學家研究,銥元素在外星球和地球內部含量比地殼表面多.但是,在地殼表面的6500萬年的地層中卻發現了覆蓋地球表面的一層銥元素,於是科學家推測,在6 ...

中年發福不是新陳代謝的鍋!研究發現60歲後新陳代謝才開始變慢
許多人都把中年發福歸咎於新陳代謝變慢,然而新研究發現,中年人的新陳代謝速度和年輕人無異,60歲後新陳代謝才開始減速.也許,中年發福只是吃得太多,動得太少. [Photo/Pexels] Middle- ...

紅星專訪|雄性激素分泌越多的人越自私?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其神經學機制

紅星專訪|雄性激素分泌越多的人越自私?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其神經學機制
由深圳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單位合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今年3月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睪酮增多會降低男性的慷慨程度.研究發現,對於不是很親近的人,睪酮誘發了更多的自私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