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 重慶銀行今日迎來解禁,根據此前的公告稱,本次解禁的限售股份規模約3.44億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9.9%。由於解禁壓力,重慶銀行今日一度觸及上市以來的最低點8.51元/股,不過隨後跟隨大盤上升,午盤最終上漲1.63%,報8.71元。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銀行前身為1996年成立的重慶城市合作銀行,後於2007年8月獲批更名為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重慶銀行資產規模與經營情況保持穩定。三季報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3季度末,重慶銀行總資產6127.4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11億元,增幅為9.1%;總負債5640.0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43.56億元,增幅為8.54%。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1.88 億元,同比增漲13.2%;實現淨利潤42.16億元,同比增加2.12億元,增幅 5.3%。
不過穩增長背後則是增速放緩,2018年至2020年,其營收分別為108.40億元、119.48億元、130.48億元,歸母淨利為37.70億元、42.07億元、44.24億元。營收增速從2019年的10.22%降至2020年的9.21%,歸母淨利的增速也從11.61%跌到了5.14%。
與此同時,資產質量出現下滑。2017年至2020年,重慶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24.00億元、28.81億元、31.31億元、35.64億元,不良貸款不斷擴大。
2021年三季度末,重慶銀行不良貸款餘額41.6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0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33%,較上年末增長0.0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重慶銀行的人事出現頻頻變動。2021年2月22日,因退休,鄧勇自願辭去重慶銀行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同年3月12日,因工作調整原因,湯曉東自願辭去重慶銀行非執行董事職務。11月23日,因個人工作調整,劉影自願辭去重慶銀行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委員、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員職務。
除了上述董事的離職,11月30日,重慶銀行還對部分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委員進行調整。
屋漏偏逢連夜雨,重慶銀行去年末還連續領到兩張百萬級別罰單。行政處罰資訊公開表顯示,去年12月21日,重慶銀保監局對重慶銀行罰款共計150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5225.63元。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1、貸前調查不盡職,形成“假按揭”貸款;2、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3、信貸資產轉讓不規範,風險未完全轉移,撥備提取不足。
同一日,重慶銀保監局對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罰款共計280萬元。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1、信貸資金被挪用;2、理財產品期限錯配、滾動發售、混合運作;理財產品到期後由新發行的產品募集資金承接,掩蓋風險;理財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未比照自營貸款管理;3、違規收取委託貸款手續費。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