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何家慶是個怪教授。

他身形乾癟,面色薰黑,枯草般的長髮頂在腦袋上,眼鏡用竹片綁著,鬍子拉碴,活像個“野人”。

一件洗到發白的中山裝穿了二十多年,衣服的邊邊角角被縫補過無數次 ,上世紀的解放鞋整日蹬在腳上。

學校裡的學生看到何家慶會繞道走,總覺得這個怪老頭身上會散發出奇怪的味道。

問到學校的研究生們願不願意在何家慶手下讀研,他們先是笑笑,再是搖頭。

他們都不想成為這個“野人”的學生。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圖 | 何家慶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稍微瞭解過何家慶的人都覺得他是個異類。

他的家是一室一廳的老式套房,簡陋的傢俱能看到上世紀60年代的影子,整個房子總共只有 25 平,臥室給妻子女兒住,客廳給自己住。

可去了他家才知道,與其說何家慶住在客廳裡,不如說他住在實驗室裡。

客廳除了擺的一張床外,其餘密密麻麻全是標本,這些是比他的命還重要的東西。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2萬多份標本擺滿了客廳,整個房間裡都是福爾馬林刺鼻的味道。

何家慶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度過了數年。

後來學校終於給他騰出一間實驗室,本該高興,何家慶卻在雨裡一直哭。

他知道,一旦放進學校裡面,這些標本就不只屬於他了,他捨不得。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校方把鑰匙遞給何家慶,強調說:“就一把,你用。”何家慶這才安心。

校方雖然無奈,但也習慣了。

學校裡的人都知道他脾氣古怪。

食堂裡,幾年來他都是一個人,就著饅頭喝稀飯。

課堂上,他毫不忌諱,儘管觸及到敏感的話題,他也有話直說,好多次戳到校領導們的肺管子。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何家慶才不在乎,大不了辭職再換個學校。

總之,他是出了名的“不招待見”,這還不僅僅是在大學裡。

何家慶早些年當過幾年的縣長,任職期間雖然成績不錯,但幾年下來仍沒融進當地的幹部圈。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通人情世故。

赴宴聚餐,全桌人只有他單獨付了自己那份15塊錢的飯錢。

做東請客的那人尷尬極了,其餘聚餐的客人也只覺得有些下不來臺,何家慶的“AA”讓本來活躍的氣氛徹底僵持。

後來有人告訴何家慶這一做法的不妥,不僅會落了其他人的面子,還有“貶指他人,自我標榜”之嫌。

何家慶隨即才反應過來,但也沒為自己解釋什麼,只覺得不是一個圈子的人,也就罷了。

後來,有人上門拜訪何家慶,帶了一點土特產表示禮節。

何家慶不僅不收,還一點都不客氣地說:“ 你不帶走,我就扔了。”

許多人都說何家慶脾氣臭人又軸,做起事來直愣愣的一根筋,何家慶卻從不在意。

無論是當縣長時遭到冷遇,還是當教授時被師生避之不及,數次教訓都沒讓他長記性。

長年穿著一身破爛,再加上頂臭的脾氣,足以讓人們去質疑他到底正不正常。

於是,他就成了許多人眼裡的“怪老頭”。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直到後來他去世了,身蓋國旗,越來越多人瞭解到他的一生,卻再也無法嗤笑出聲。

他的學生紛紛回憶起何家慶曾帶著他們走過校園每一個角落,教他們認識每一種植物時耐心溫和的模樣。

學生們想起,他們剛入大學時的第一節課上,何家慶幽默又坦然地說:“沒有一朵花是我不認識的,沒有一種鳥叫是我聽不出來什麼鳥的。”

他們也曾對著何家慶表示過“遇之甚幸。”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何家慶去世一年多後,學校的貼吧裡有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安大有沒有一聽就令人落淚的臺詞?”

下面有一條回覆是:“因為我是個教師,我當為人民服務。——何家慶教授”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何家慶的那股子軸勁兒是刻在骨子裡的,他一生三次流浪,次次狼狽而歸,仍“屢教不改”。

1976年,何家慶在安徽大學生物系任教,從事植物分類學和藥用植物學的研究與教學。

為了有更專業的研究,何家慶想去一趟大別山,因為那裡是生物資源的寶庫,曾有一個法國人去過大別山的白馬寨,就採集了500號標本,後來被研究所奉為珍寶。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圖 | 何家慶在山上採集標本

只是因為地勢危險,無人踏足大別山,至今也沒有人窺探過大別山的全貌。

在世人看來,何家慶的這個想法很瘋狂。

大別山可以說是出了名的死神之地,去了就很難再回來。

可何家慶不僅要去,還拿走了八十多歲還在拉煤車的老父親的“棺材本”當盤纏。

老父親一生攢下4000多塊,裡面全是些2元、1角之類的零錢,何家慶全部拿走。

再加上他和妻子在婚後七八年裡攢下的兩三千塊錢,何家慶仍舊沒給妻女留下分毫。

1984年,何家慶揣著7000多塊錢、相機和紙筆,開始了“大別山之行”。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圖 | 野生植物豐富的大別山

可想深入“無人區”般的大別山腹地,並不是容易的事。

何家慶的這趟行程有225天,也在生死之間磋磨了225天。

滾下過山坡,遇見過山洪,也經歷過群狼環伺;

山螞蝗的進攻使他雙腿血淋淋的發炎潰爛;

長時間居深山,氣寒潮溼,讓他全身關節腫痛;

宿山洞,臥牛棚,身上的丘疹奇癢難忍;

在荒無人煙的山頭上,何家慶全靠野果為生。

層巒疊嶂的山峰沒有道路,膝蓋早就磨爛了的何家慶腳下一滑跪在懸崖上,全身上下靠著兩隻手去摳住石縫,幸好附近的獵人不顧生死救下了他。

此數種種苦難病痛,何家慶仍沒有想過回頭。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經過桐山,他看到山中住戶明明有1萬棵桂花樹苗,卻因不知培育而苦悶;

他看到養牛的住戶為過冬要備下的飼料發愁,可漫山遍野的豆科植物都是上乘的草料;

他看到滿山都是寶,但因為科技的不足,山中的住戶只能貧苦了一代又一代。

何家慶滿身無奈,但也讓他更加確信“科技造福百姓”。

這趟“大別山之行”,何家慶步行12684公里,途經鄂豫皖三省 19個縣,攀登千米以上的山峰 357座,採集植物標本3117種號,近萬份,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全面考察大別山的人。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也正是這次路程,讓何家慶的形象開始“野人”化。

正常人都在追求體面,只有他在學野人生活。

黑黢黢的面板,亂糟糟的頭髮,破爛的衣衫,何家慶越來越蓬頭垢面。

為了養成野外生存的能力,他開始住山洞,喝山泉水,生吃冷飲,練習辨別野果有無毒,強迫自己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

他時時刻刻都在為下一次“旅行”做準備。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何家慶本是個不在乎錢財的人,但自從成了一名官員後,他似乎鑽進了錢眼兒裡。

他變得視錢如命。

因為大別山之行,何家慶對生物資源的開發意見得到了國家重視,政府派他到績溪縣做縣長。

第一年,他跑完了23個鄉,爬遍了所有的山頭,採集到植物標本1536件。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第二年,他寫了15萬字的《績溪縣野生植物資源開發》一書,舉辦了績溪縣歷史上第一次野生植物資源展覽。

當地百姓看到了那些“野草”其實是寶貝,對何家慶開拓出的致富之路感激涕零。

後來,他選擇一個鄉作為蠶桑改良試點,1991年,這個試點鄉遭遇洪災,但蠶繭產量仍增加 28%,增收 30萬元。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圖 | 源於《最人物紀》

可就在這次洪災裡,何家慶因整整一個月都在水裡救災,染上了血吸蟲病,至死都未痊癒。

災情過後,他把上面報銷給他的1000塊錢捐出,上面附贈了一句話:“對於貧困山區人民生活,我有一份責任,雖沒有力挽巨浪之臂,卻有一顆火熱的心。”

自己的錢毫不稀罕,農民的財產他誓要衝鋒陷陣。

績溪人都感激何家慶,何家慶也感激績溪縣,因為在這裡的山區,他發現了一個致富法寶——魔芋。

魔芋喜溼、喜蔭、耐瘠薄,適合山區生長,科技含量低,特別適合在落後的山區推廣。

他自費1000元從湖北引種,在 31個點進行試種,結果 500畝魔芋全面豐收,最低產量 2000公斤,最高達 7000公斤,收益超過400萬元。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圖 | 源於《最人物紀》

何家慶似乎看到了由黃金鋪成的大道通向山區,他把所有的精力全放在了魔芋上。

西南的土壤氣候最適合種魔芋,何家慶又聽說西南的山區更貧窮,他便確定了接下來的“西南之行”。

為了這次“流浪”,何家慶準備了十年,他要把魔芋的培育技術傳播給西南貧困地區的人們。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1998年,何家慶懷揣著《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貧困縣名單》和積攢16年的資金27720.8元低調上了路。

又一次,何家慶拿走了家裡所有的積蓄,沒留一點給家人。

只是在走之前,他給女兒留了“絕筆信”:

“當你讀到這封信時,我已經離開家了。

此次之行我準備了10餘年,

我一直在尋找幫助西部貧困山區的途徑......

位卑未敢忘憂國,

人類最易區別於其他生物的行為特徵

就在於相互幫助……

因為我是個教師,我當為人民服務……

倘若不幸,這封信就算是我對你的最後交待。

你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要勤勤勉勉,努力向上,

做個好公民。”

何家慶對於這次的出行從一開始就抱著“生死不顧”的決心,明知在前方迎接他的可能是死亡,他仍梗著脖子往前衝。

他或許對不住那個被拿走了“棺材本”的老父親,對不住那個從未陪伴過的妻子,對不住那個從未撫育過的女兒,但他對得住山裡那些貧苦的人們。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圖 | 何家慶一家三口

畢竟論起危險指數,之前的大別山之行與這次相比可謂是小巫見大巫,可何家慶仍未打過退堂鼓。

夜宿山洞,被毒蛇咬傷,腿腫得發亮,大半個月無法行走;

在廣西百色穿越樹林時,一群碩大的飛鼠向他撲來,瘋狂地啄咬他的身軀;

深山老林,飢餓難當,他像當地人家討吃過豬食,和黴變長了蟲子的餅子;

山洪暴發,他乘坐的中巴車被洪水困住,他從車窗裡爬出保命,10分鐘後,汽車被洪水沖走,全車27人全部遇難;

這次行程305天,他遭遇了17次車禍;

黑夜走山路時,腿被摔壞無數次;

從湖北恩施去重慶奉節縣的路上,為了搭便車,被騙至深山,被迫砸了一天礦石,兩手血肉模糊才被放行;

在雲南大理,因頭髮、鬍鬚長、衣衫襤褸被收容所抓走,遭拳打腳踢。

兩次遭劫,被搶4000多元錢。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此番種種,何家慶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挺過來之後他也就不去在意。

只是最令他難過的是這一路上人們對他的冷漠、挖苦、偏見和阻撓。

他帶著“授業”的目的而來,卻頻頻遭到冷嘲熱諷和不信任:“西南的事,關你什麼事?”

明知做的是不討好的事,何家慶還是熱臉去貼冷屁股。

他給村民授課,給山裡的孩子講大山之外的故事,日日都是如此。

時間久了,山裡的人也明白了這個“瘋子”的用心。

何家慶累倒後,村民殺了自家唯一的雞燉湯給何家慶補身體,出山的時候,由於身體虛弱,幾個年輕的漢子又背又抬地送了他40裡地。

何家慶滿心的感動與慰藉,他感受到了村民對自己價值的認可。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圖 | 源於央視新聞

回程的路上,何家慶身無分文,他丟掉一名教授的尊嚴,沿街乞討,整整兩個月才回到家中。

“從一名教授淪為叫花子”,何家慶後來跟記者講這段故事的時候滿臉崩潰。

去西南之前,他體重55公斤,回來時只剩40公斤。

他把血淚揮灑給了大西南山區裡的人們。

這一路,何家慶途經8個省、108個縣、207個鄉鎮、426個村寨,行程約31600公里。

他沿途傳授魔芋栽培、病蟲害防治技術,辦培訓班 262次,受訓人數逾 2萬人,指導了 57家魔芋加工企業。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圖 | 源於《最人物紀》

他給中國帶來了新的17種魔芋,發現了最原始的魔芋生存形態,證明世界魔芋的故鄉在中國。

他用腳丈量了幾萬公里,終成了植物王國的科技扶貧“ 殉道者”。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西南之行後,何家慶的家底一乾二淨。

他再也不去吃超過三塊錢以上的飯菜,就像學生們所看到的那樣:饅頭配稀飯。

他的眼鏡架因為斷裂,只能用竹片支撐。

國家獎勵給他的10萬元,他扭頭就捐給了貧困地區的女童。

何家慶並不在意這些身外之物,他只愛植物,愛標本,愛深山裡那些貧困卻質樸的人。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距上次的西南之行已經過了十多年。

65歲的何家慶的內心又開始躁動了,“我做了一輩子的植物學,還有一個心願未了,那就是栝樓產業。”

2016年,67歲的何家慶給學校遞了請假條,拿著這些年自己攢的錢又一次自費去了潛山和嶽西,調研當地的栝樓發展。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只是這一次,何家慶沒遇到什麼困難,卻無法令人開心——他生病了。

2019年7月份,調研的路上,何家慶暈倒了,醫院說癌症晚期。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何家慶在最後的日子裡已經無法進食了,只能拿營養湯吊著命,可他還在寫著調研報告,只為了能多留給學生們一些素材。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臨走之前,何家慶囑託妻女,他要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因為癌細胞擴散到全身,他全身上下唯一能用的就是這對眼角膜了。

10月份,何家慶去世。

第二天,他的眼角膜幫助兩位少年重見光明。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何家慶曾說:“誰給我一捧土,我還他一座山。”

他把這句話當作他一生的寫照。

父親曾給何家慶一份清單,這是何家慶的父親在香菸盒的紙上,用那顫顫巍巍的筆記記錄下來的。

裡面清楚地記錄著他自小學起,國家、老師、同學對他一點一滴的資助。

“1955年9月編入街小學許維實老師班,許老師送舊膠鞋一雙,練習薄四本,學費全免。”

“1956 年6月許老師班,學費全免,送舊膠鞋二雙,洋襪子一雙,練習薄三本。”

“7日,不知名同送來棉褲一條。”

“1966年元月,送助學金7元8角。”

“本月十日張愛坤同學的母親送來藍單褲一條,短褲兩條……”

一條一條,一樁一樁,連他參加工作後單位送來的救濟金、救濟物資都記錄上了。

何家慶一直把自己當成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所以他要回報愛他的父母,好心的老師同學,扶持他的國家。

父親在世時買了塊布料,請人給何家慶做了件中山裝。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圖 | 何家慶穿著父親給買的衣服

自那之後,無論是接受中央領導接見,還是在電視鏡頭前露面,何家慶都穿著那件穿了28年的中山裝,“如果扔了這件衣服, 等於扔掉了對父親的感情。”

吃著“百家飯”長大的他曾受到無數百姓的幫助,所以他數次涉險,半生顛簸流浪,只為了讓更多的人遠離貧苦。

國家一直支援他的學業和夢想,因此他助國家扶貧,讓全世界人都認可了中國是“魔芋之鄉”。

他活著時,總有人說他又窮又摳,邋邋遢遢,脾氣古怪,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卻少有人知,曾有外國人高價買他的標本,他毫不猶豫地拒絕。

因為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

多次探險,他全是湊錢自費,國家數次給他的獎勵,他轉眼就捐給了山區的人們。

他知道,比他需要這些錢的人還有太多,他能幫一個算一個;

他性格古板,不懂得變通,因此即使遇到豺狼虎豹蛇蟲鼠蟻,遭到欺凌毆打,他仍會堅持再赴深山,賭上生命去完成理想;

許多人眼中的他,常遭冷遇和歧視,卻不知,真正接觸過他的學生幾乎將他奉為神明,在他曾待過的山區,那些人們把他視為恩人。

“野人”教授何家慶:生前被嫌棄,死後蓋國旗

魯迅在《生活的意義與價值》說:

“世界上的事是傻子幹出來的。

那些聰明人為著名利而營,幹了不光彩的事情,

把世界推向黑暗深淵,結果他們也跟著沉淪了。

而世界仍然在傻子手裡推向前進,

世界是傻子的世界啊!”



文字為國館讀書原創,轉載請聯絡作者

/

本文作者:糖味的橙子

分類: 旅遊
時間: 2022-02-06

相關文章

要做世上的“光”更要做世上的“鹽”

要做世上的“光”更要做世上的“鹽”
能有一種充實而光輝的"完成感" ◎唐小兵(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021級的新同學們,大家好!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同學們交流談心,談談如何豐盛而又有意義地度過大學時代. 臺 ...

唐詩字謎專輯
節後一直到基層, 順後厄運終. 終篇後聽. 十米接無縫, 輕車簡從. 草堆倉上, 花前人下氾水清. 春滿山谷, 雲長走麥城. 倆人一山幾後攻. (五言唐詩二句)

古詩詞裡話中秋
作者: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勇剛 白露為霜,已涼天氣未寒時,正是一年秋好處.中秋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輪圓月寄託著中國人民亙古如斯的美好願望,就像流行歌曲所唱的那樣"月亮代表我的心 ...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Beijing No.161 High School)是一所由北京市西城區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學,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1] . 學校創建於民國2年(19 ...

國之磐石:明朝科舉考試軼聞

國之磐石:明朝科舉考試軼聞
科舉考試,歷史悠久.影響深遠,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執行得最好的制度. 即便如許堂堂之陣正正之旗,也頗發生了一些出乎意料之事,謹摘取明朝科舉考試諸事如次,興致之餘,或有所啟也. 印象中的科舉考試,都是文士 ...

特一級廚師是什麼級別,中國有幾位特一級廚師

特一級廚師是什麼級別,中國有幾位特一級廚師
特一級廚師是什麼級別從事烹飪職業的朋友就會知道廚師證共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初級廚師證.中級廚師證.高階廚師證.技師.高階技師,但聽到特一級廚師後就有點不太明白,不知道特一級廚師證是指的廚師證裡的什麼等 ...

二十首《將進酒》詩作,值得品讀

二十首《將進酒》詩作,值得品讀
<將進酒>,漢樂府<鐃歌>十八曲之一.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鼓吹曲辭·將進酒> 解題:"古詞曰:'將進酒,乘大白.'大略以飲酒放歌為言." 將進 ...

拾象 | 餘說:半個世紀的行吟詩人

拾象 | 餘說:半個世紀的行吟詩人
關於壽山石, 有說不完的故事. 玉不琢不美,石不雕不妙, 壽山石雕大師的世界 就像是一本豐饒厚重的典籍, 於我而言, 屬於林飛的那一頁, 最耐人誦讀. 林 飛 第十屆"中華技能大獎" ...

休賽期最瘋狂的球隊!李春江拿到滿級號!不拿冠軍就是失敗?

休賽期最瘋狂的球隊!李春江拿到滿級號!不拿冠軍就是失敗?
之前帝哥就說過,疫情期間,CBA很多俱樂部真是不好過.大夥都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包括前段時間,山東隊的球員集體"上書討薪"的事件,引發了廣大的關注.這一事件,其實可以折射出很多 ...

日本泡沫經濟,讓日本公司賺得缽滿盆滿,開始大肆購買美國資產

日本泡沫經濟,讓日本公司賺得缽滿盆滿,開始大肆購買美國資產
超強的美元使美國人富了起來,20世紀80年代早期,美國人大肆購買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商品.美國對國外商品的貪婪胃口很快導致了長期的貿易逆差,保護貿易論者開始提倡進口限制和其他措施,以保護美國生產商免遭國外 ...

繼春節後,小夫妻中秋節再遇難題:帶娃回奶奶家還是回姥姥家?

繼春節後,小夫妻中秋節再遇難題:帶娃回奶奶家還是回姥姥家?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和每年春節讓無數夫妻情侶頭疼的選擇一樣,中秋團圓佳節,不少人又在糾結相似的問題:究竟是回男方家還是回女方家?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更有著"全家團圓 ...

修剪這3種繡球花,記住3個詞,小白也能養出滿樹繁花

修剪這3種繡球花,記住3個詞,小白也能養出滿樹繁花
繡球的花期告一段落,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修剪.現在有些花友的繡球已經修剪過並且長出了新芽,而有些花友的繡球還沒有修剪.如果你的繡球還沒有修剪,那就要重視起來了,大花繡球8月前要完成修剪,否則可能會影 ...

從秋拍《春雲曉靄》圖到這組資料 搞不懂張大千作品為何屢創新高

從秋拍《春雲曉靄》圖到這組資料 搞不懂張大千作品為何屢創新高
"十一"將至,一年一度的國慶小長假來臨,同時也拉開了藝術黃金週的帷幕.香港地區作為頭部陣地,各大拍賣行早已競相佈局.不少拍賣公司已經提前劇透了秋拍"硬菜".其中 ...

每經18點|中秋國慶假期約八成A級景區正常開放;節前油價上調 加滿一箱油將多花3.5元;上半年國內旅遊總人次18.71億
每經編輯:袁東 1丨文旅部答每經問:中秋國慶假期約八成A級景區正常開放,須做到遊客資訊可追蹤 每經AI快訊,9月1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首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有關情況.文化和旅遊部黨 ...

永寧鎮開展“月滿古城 情繫中華”——2021年永寧鎮中秋主題文化活動
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熱烈喜慶.文明祥和的節日氛圍,9月16日,永寧鎮在南山健源組織開展"月滿古城 情繫中華"--2021年中秋主題文化活動,共計80 ...

中秋節怎少得了美酒助興,長安誰家無春酒,節日前還會有專屬福利

中秋節怎少得了美酒助興,長安誰家無春酒,節日前還會有專屬福利
在中華文化史甚至是世界文化史之中,就佔據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中秋佳節,親友團聚,置辦一桌酒席,備上幾壺美酒,賞月飲酒酬唱,良多趣味. 韓愈在<中秋夜贈張功曹>中吟道:一年月明今宵多--有 ...

侯高俊傑:9歲搭檔周杰倫上春晚,為成名父母賣房,他現狀如何?

侯高俊傑:9歲搭檔周杰倫上春晚,為成名父母賣房,他現狀如何?
文 | -9sky 編輯 | 嘈坊 在歲月這把殺豬刀的錘鍊下,最早一批的80後已步入中年,90後們一晃開始成家立業,就連00後也走進了大學的校門. 而在我們記憶當中,一些曾經以乖巧示人,為觀眾帶來無數 ...

76歲大爺有奇才,一生不娶老婆,牆上寫滿文字,內心世界無人能懂

76歲大爺有奇才,一生不娶老婆,牆上寫滿文字,內心世界無人能懂
"一粒種子土下埋,盼望下雨下不來:突然一聲雷雨降,種子出土笑顏開."這首名為<老天有恩>的打油詩,你能想到,它是出自一位只有小學一年級文化,居住在農村七旬老人之手嗎?認 ...

&quot;神刀望春&quot;

&quot;神刀望春&quot;
故事發生在香港.在一條大馬路上,人來車往,非常熱鬧.在行人中間有一個人,年近六十,頭髮花白,穿一套藏青西裝,手裡拿了一份<文匯報>,眼睛盯牢報上"中國玉石雕刻展覽會"的 ...

王維兩首桂花,都寫了桂花落,卻是一春一秋,春天有桂花嗎?

王維兩首桂花,都寫了桂花落,卻是一春一秋,春天有桂花嗎?
王維桂花美詩兩首:人閒桂花落,莫待花如霰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朝王維<鳥鳴澗> 這是王維的一首名詩,往往用在繪畫的構圖當中.比如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