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圖卡
2月4日晚,全世界關注的目光都在北京的鳥巢體育場;自從2008年夏季奧運會後,中國再一次用實力證明了,什麼叫“天花板”級的存在。
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無需過多的語言,就一個“美”字。中國的美、中華文明的美、科技的美、人類的美,都體現在這場開幕式上,任何文字都無法形容,唯有透過鏡頭親身去感受,而我們要說的是這場精彩絕倫的開幕式,是對西方國家此前一系列政治操作的最有力還擊!
舉辦一場成功的奧運會,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正在走上坡路的標誌。日本東京舉行過兩屆奧運會,第一屆東京奧運會給外界留下了深刻影響,被認為是日本“戰後復興”的標誌;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拉胯表現備受外界詬病,尤其是“陰間開幕式”連北野武這樣的名導都看不下去,這也被解讀為日本“失落三十年”的標籤之一。
美國等西方國家顯然不願意中國又一次透過成功的奧運會,彰顯自己的軟實力,因此採取了各種手段試圖搗亂。但是2月4日晚上,那激動人心的時刻,不僅顯示出中國的強大實力,也向世界證明:美國沒有能力阻止中國辦好一件事。
從西方媒體的表現來看,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破防”了。比如開幕式期間,中國維吾爾族運動員迪妮格爾與漢族運動員趙嘉文一起安放主火炬時,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主播薩凡納·格思裡(Savannah Guthrie)表示“是對西方的回應,這是一條真實的資訊”,她還表示“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絕妙選擇”;而這一幕似乎捏到了美國媒體的命根子,並且紛紛將矛頭對準了格思裡。福克斯網站直接發表文章,宣稱格思裡“不專業”;一些右翼媒體人指責格思裡“為中國政府工作”、“成為中國的宣傳喉舌”、“美國新聞界的至暗時刻”;《紐約時報》最搞笑,多次修改標題後變成“一個有維吾爾名字的運動員”——就是不肯承認迪妮格爾是一名中國維吾爾族運動員,而且還在奧運會開幕式上點燃了聖火。
看到這群美媒像一群鴨子被拎著脖子吊起來時,我們只想誇自己一句“幹得漂亮”!美國網友也看不下去自己國家媒體的醜態,有人嘲諷說,“在奧運會開幕式上成為火炬手是每一個運動員的畢生夢想,‘強迫運動員實現畢生夢想’的邏輯實在荒謬”,也有網友說,“開幕式怎麼安排是東道主自己的決定,為什麼西方那些宣傳人士覺得自己被挑釁了?中國又為什麼要在乎它們呢?”
這位網友“真相”了,中國為什麼要在乎?從美國開始政治操作開始,中國的態度就一直很淡然:我做我的事、你罵你的娘,跟一群神經病對罵既浪費時間、又失了風度,最優雅的應對方式就是我把事情幹漂亮了,最後瘋的一定是對方。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偉大復興和崛起不可阻擋,因為我們在用心做事、西方只會用心造謠,然而任何謠言在事實面前都不堪一擊。
值得注意的是,出席冬奧會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帶來的不僅是對冬奧會的支援和祝福,還有15項合作協作協議和一份《關於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宣告》的聯合宣告,其中包括10年供應1億噸石油、每年增加100億立方的天然氣長期協議——其他國家領導人也是帶著合作協議而來,藉助這個盛會的機會,進一步拉近與中國的關係;至於美國,各種政治操作秀了道德下限、被中國戳肺管子後又秀出了智商下限,用華盛頓的邏輯就是“中國雙贏——贏了兩次;美國雙輸——輸了兩次”。
最後我們要說的話,其實開幕式上已經明明白白了:奧林匹克聖火雖小卻很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