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不按常規出牌的人,好好的城裡生意不做,非要跑到深山裡去養豬,當地人都養白豬,他卻偏要養黑豬,這些黑豬在他手裡,竟然變得非常聽話,不僅豬肉非常暢銷,黑豬排骨一斤都買到了118元,那麼,他有什麼獨門秘方呢?
這裡是農人影紀,本期就和影叔一起去探求《河北小夥養黑豬》的秘密吧!
不走尋常路 輕鬆賺得第一桶金
他專門養別人都不養的黑豬,並且用自己的獨特的餵養方式,一批42頭豬獲得了大家的認可,豬肉搶購一空,他輕鬆獲得了第一桶金。
邢剛是河北張家口人,來北京做生意,專門做冷鮮肉的批發,給超市送貨,生意也做得紅紅火火,有一次,他在超市看見兩種豬肉,白豬肉賣九塊錢一斤,黑豬肉竟然賣到了二十九元一斤,差別為什麼這麼大呢?
超市的工作人員告訴他,這是黑豬肉,口感比白豬肉好,所以賣的貴一點,邢剛聽了眼前一亮,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商機嗎。
2017年,邢剛毅然決然地從城市回到老家,要養當地的黑豬,聽了他這個想法,大家都勸他,黑豬需要十個月才出欄,週期太長,根本不賺錢,還不如養白豬,四個月就能出欄,資金週轉也比較快,但是邢剛謝絕了大家的好意,他認為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潤,還要往長遠去看。
說幹就幹,聽說邢綱要養黑豬,大家都不理解,邢綱承包了5000多畝山林,第一批購買了42頭黑豬,邢剛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對於養豬並不陌生,他想把豬養成小時候的味道來,所以他想讓豬吃好,運動好,豬肉才新鮮好吃。
每天早上九點他給豬餵食,然後把豬趕到山上去,可是他發現大部分黑豬吃飽了就睡懶覺,不怎麼愛運動,他帶著員工趕也沒什麼用,後來邢剛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在早上不餵食,把這些豬趕到山上讓它們自己找食去,這些空著肚子的豬在山上吃些樹葉,野草還有一些中草藥,但是這些豬的瘦身效果還是不理想。
邢剛想了一個辦法,在半山腰種了一種灌木沙棘,豬特別喜歡吃這種沙棘的葉子,為了能品嚐到美食,每天就會主動往半山腰跑,沙棘距離山下的豬舍有1公里左右,這樣豬上山,在下山一天就要走2公里左右,靠著這兩招改變養豬運動的目的就達到了。
2018年2月,邢剛的40多豬出欄了 ,一頭豬的體重都在200多斤重,這些豬平時都是吃的純天然植物,因此豬肉比較緊實,肉的顏色也很鮮豔,空餘時間,邢剛還給豬拍了短影片,分享到朋友圈裡,吸引了很多朋友來下單購買,40多頭豬一搶而光,邢剛賺了20多萬。
第一桶金給了邢剛強大的力量,他決定擴大養殖規模,那麼,他後面的養殖之路還會一帆風順嗎,請繼續關注我們,給你講最精彩的創業故事。
養殖路上遇難題 廢棄窯洞幫大忙
邢剛剛解決了大豬欺負小豬的問題,又被擴充養殖的問題攪得寢食難安,擴充豬舍需要一筆,這麼大的一筆錢上哪裡去找呢,正在這時,一排廢棄的窯洞解決他的燃眉之急。
賣了第一批豬以後,邢剛又買進了200多頭種豬,準備自繁、自養,一頭種豬一年生育兩次,每次生十個豬仔,邢剛還是低估了擴大以後,大量養殖黑豬的困難,難題一個接一個地來。
邢剛按照之前的養殖經驗,當小豬長到40斤左右時,邢剛就把它們放到山上活動,可是,兩個月以後,不斷出現死豬的情況,有時候一天死了十幾頭,一個月的時間,死了200多頭,一頭小豬仔大約1500-2000元,一天就損失11萬,這讓邢剛非常心疼。
他花了幾天時間去調查事情的真相,結果發現了一個讓他之前忽視的問題,就是大豬欺負小豬,這些小豬都是體重達到了50斤就能山上鍛鍊,而母豬是不斷下豬仔,這就造成了豬大小不一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邢剛等小豬長到了150斤,才能上山。
為了讓母豬和小豬仔得到更好的照顧,邢剛決定貸款1000多萬元,在山下建了養殖場,這個養殖場對小豬的養殖做了精細的分類,六個月的小豬在保育區,再大一點放到育肥區,150斤到180斤的豬在散養區,年齡相仿,體重不差上下的豬放在一塊很少打架,即使打架也不會出現傷亡的情況,利用這招,邢剛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在養殖上,邢剛認為自己已經是個行家了,隨著他的豬快要出欄,他認為自己快要發大財了,事實真的如此嗎?請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哦!
解決了養殖難題,邢剛已經覺得勝利在望了,但是現實又給他上了一課,2019年的4月份,邢剛的300頭豬就要出攔了,他跑到之前送鮮肉的超市,談談合作的事情,對方看了他的肉很滿意,但是問了他的養殖規模,就沒有下文了,邢剛一打聽,才知道超市一個月需要1000多頭豬,自己目前根本沒有這麼大的供應量。
那麼,要賺錢就要擴大養殖規模,邢剛產生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他要把養殖場從目前的300頭擴充到1萬頭,但是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擴充了豬的數量,那麼緊接著就要建設30個豬舍,需要近3000萬元的資金,他從哪裡弄這麼多錢呢,邢剛非常頭疼。
就在邢綱一籌莫展時,有一次在山上溜達,他發現了一些廢棄窯洞,這些窯洞讓他一陣狂喜,這不是現成的豬舍嗎,冬暖夏涼,豬住在這裡多舒服啊,而且這50孔廢棄的窯洞,能養1500頭黑豬,這樣就節省了近200萬元修建豬舍的錢,邢剛對這些窯洞進行加固之後,就讓豬住在裡面了,這真是老天爺在幫他啊。
有了窯洞,但是距離養殖1萬多頭豬的目標依然還很遠,邢剛又想到了一招,就是借力,怎麼借呢?就是在村裡找養殖戶幫助養。
2019年,邢剛去村裡找農戶一起養豬,具體是這樣操作的,邢剛提供40斤的小豬仔給農戶,等他們養到150斤的時候,在來上門收,在這期間,飼料還有技術指導都是邢剛免費提供,這樣幫助養殖戶把風險降到了最低,養殖戶不管怎樣,都是穩賺不賠的,他們都很樂意幫助邢剛養豬。
就這樣,跟30多戶農戶達成了合作,靠著利用廢棄窯洞和跟農戶合作養殖這兩招,邢剛只用了1年多的時間,養殖規模就迅速增加到1萬多頭。2020年8月,邢剛再次來到北京,達成了長期的合作。
致富的“黃金法則” 讓別人賺錢才能富自己
自己要賺錢,先要讓別人賺錢,這是邢剛交給我們的“致富之道”他憑藉這條黃金法則,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在超市老闆的建議下,邢剛又在超市搞了豬肉試吃的活動,每週至少兩次,透過這種試吃和促銷活動,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了這種豬肉,大家口口相傳,讓這種豬肉在市場上有了一個很好的口碑,陸陸續續,邢剛又和北京70多家超市建立豬肉供應關係,他的黑豬肉供不應求,最貴的排骨竟然賣到了118元,2020年,邢剛的年收入達到了5000萬元,他的養殖廠還有村裡38名員工,解決了當地農民的就業問題,還帶動了周圍的農戶和他一起養豬致富。
邢剛創業四年,一路走來坎坎坷坷,但他始終堅持一個做生意的基本理念,只有讓別人賺錢了,自己才能賺錢。因此,不論是農戶,先提供豬仔,飼料和技術支援,最後按照市場價收回,還是對超市的老闆,自掏腰包在超市做促銷,打出知名度,他都是先保證了別人的利益,利人才能利己,那麼賺錢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