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黨中央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曆程和感人事蹟,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
革命文物是歷史最好的見證,更是傳承紅色基因的“活教材”。紅船編輯部推出《革命文物展現百年黨史》專欄,透過革命文物,挖掘文物背後的革命歷史,讓讀者在具體的物件和個體故事中,感受歷史溫度,感悟先烈精神。
在河南信陽市的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裡,陳展著一張沾滿血跡的黨證,它是1934年,川陝蘇區頒發給優秀共產黨員的,當時共頒發了兩千張,但新中國成立後僅發現這一張。黨證為布制,呈長方形,中上方印有兩顆五角星、列寧和斯大林頭像及黨證字樣,下方印有一個寬11.5釐米、高10釐米的長方形表格,欄內寫有持證人的姓名、參軍入黨時間、頒發單位及頒發時間等。
這張黨證的主人就是開國將帥中13位獨臂將軍之一,開國少將陳波。自頒發給他這張黨證後,陳波便一直將其帶在身上,這張小小的黨證,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見證了陳波的戎馬一生,也見證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中國共產黨的一片赤誠之心。2010年,陳波之子陳鐵生將黨證捐獻給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陳波血染的黨證
身負重傷,黨證被鮮血染紅
陳波,原名陳漢青,出生於1908年,麻城乘馬九鄉(現屬河南新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曾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曾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9年12月3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1929年初春,20歲的陳波在黃安(今湖北紅安)七里坪參加紅軍。因為他當過裁縫,組織上分配他到被服廠工作。同年7月的一個夜晚,被服廠黨支部在一棵大樹下召開支部會,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秘密階段舉行的特定方式:藉助夜幕,不準點燈,也不必舉手表決,只需說一聲“我同意”或者“不同意”就行了。在這個“黑燈”會上,陳波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10月,在川陝蘇區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紅四方面軍黨組織為激勵廣大黨員奮勇前進,決定給優秀黨員簽發黨證。每一位黨員都要在支部會上交代自己的家庭出身、社會關係、個人簡歷、作戰表現等,再經群眾評議、支委會透過,呈報上級黨組織批准,才能簽發黨證。
在評議發黨證的支部會上,宣傳委員徐向前說:“我們的支部書記陳漢青同志出身貧苦,工作積極,作戰勇敢,同意發給黨證。”陳波領到黨證後,十分珍惜,特地縫了一個小皮囊別在腰帶上,專門放置黨證和交黨費的銅錢。
1941年3月的一天,時任八路軍前總特務團副團長的陳波向戰士們介紹完滾雷的使用方法,並開始做示範。他命令大家後退300米,然後抱起西瓜大的滾雷向山丘走去,團長歐治富攔住他說:“這是新制的,有危險,我來吧!”陳波說:“你是一團之長,還是我來吧!”待大家進入安全地段後,陳波開始按雷、擦火,“嘣”的一聲,不合格的滾雷一觸即發,陳波倒在了血泊中。
經過奮力搶救,他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但僅剩一條胳臂和兩條無法彎曲的殘腿。醒來後,他用僅有的那隻右手摸到褲帶上,發現少了什麼,便焦急地問護士:“小皮囊呢?”護士不明其意,陳波解釋說:“火柴盒大小,褲帶上的。”護士將他的血衣翻遍,終於找到被鮮血浸透的小皮囊,黨證也已被鮮血盡染。
陳波少將
成為“東干團”一名特殊成員
受傷後的陳波,雖說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衝鋒陷陣,但他決心要為黨做更多的工作。由於從小家境貧寒, 從沒進過校門的陳波在參軍前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這次養傷的時間成為他學習文化的極好時機,一本《論持久戰》既是政治和軍事的教科書,又是文化讀本。失去左手,他便用木尺壓平書本;沒有老師,醫生護士就是教員。
半年後,陳波“畢業了”,併成為一所“榮譽軍人”學校的校長。從此,他帶領30多名殘疾軍人在河北的一個小山村養傷治病、練文習武。1944年,隨著日軍侵略日益加劇,黨中央命令陳波等人轉移到延安養傷。陳波等人在沒有部隊護送的情況下,一次次闖過敵人的封鎖線,最終順利到達延安。延安的老戰友見到陳波後,激動不已:“ 面對那麼多鬼子的圍追堵截,你們創造了奇蹟。”
抗戰勝利前夕,蔣介石為搶奪東北的抗戰果實,向東北大肆增兵,黨中央採取針鋒相對的方針,組建了“赴東北工作幹部團”,簡稱“東干團”,緊急向東北馳援,陳波看到東北的緊張形勢,便提出要參加“東干團”,領導似乎在故意考驗他,指著那匹烈馬說:“上馬兜一圈,不從馬上摔下來,就讓你去。”陳波接過韁繩,右手一按馬背,稍一縱身便越上馬背,十多分鐘後回到了原地。就這樣,他成了“東干團”的一名特殊成員。
日軍投降時,按照黨中央的指示,陳波一個人接收了日軍的一個軍用倉庫,他晝夜守衛,槍不離身。當後來為支援東北而傖促趕來的359旅官兵在為棉衣和槍支彈藥發愁時,陳波揮動著僅剩的右手說:“快來拿吧,這兒應有盡有。”
艱苦的長征、血戰甘南、寧夏、山西……、赴延安、戰東北,陳波一直將黨證隨身攜帶。在穿越日軍的封鎖線時,為防備落入敵手而暴露身份,許多人都把黨證銷燬了,陳波說:“就憑我這一隻胳膊兩條殘腿,不是紅軍就是八路,有無黨證一個樣,落到敵人手裡都是死。”所以他一直揣著黨證打天下,伴隨黨證渡難關。
這張小小的黨證,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見證了陳波的戎馬一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偉大歷史轉變,也見證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黨的一片的赤誠之心。
來源:紅船雜誌
編輯:渭南政法網 許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