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衷於環保事業的法國,近年在保護環境減少汙染方面陸續出臺了多項嚴格法規。
一開始是針對商用車實施限制,2015年的時候,率先出臺了在低排放區(ZFE)限行2001年10月1日前生產的重型貨車、巴士及旅遊車。
到了2016年,該法規進一步擴大限制車型,1997年之前生產的家用汽車和2000年之前生產的摩托車均不可進入低排放區。
5年後,也就是2021年的6月,巴黎政府再次提高標準,稱2004年之前註冊的摩托車不再享有上午8點到晚上8點進入該市低排放區域的權利,而且不分工作日和節假日,全年禁限。
從地圖上也可以看到,所謂的低排放區(ZFE)限行,類似國內的內環,越往城市外圍,對車輛環保排放的要求越低。
現在,更嚴格的禁限令來了!
巴黎將在2022年7月1日起實施更為嚴格的限制,2007年1月1日前生產的所有Crit'Air3 車輛均不可進入低排放區,其中,兩輪摩托車可推遲起始執行期半年,這也意味著,針對2007年1月1日前生產的摩托車的限制要從2023年開始。
而為了這一禁限令得到有效的施行,巴黎街頭將安裝更多的監管攝像頭,以識別監控車輛上的Crit'Air標籤,違者將收到高達150歐的罰單,約合人民幣1200元。
Crit'Air 是依照歐盟尾氣排放標準來劃分車輛的汙染程度,任何車輛必須在擋風玻璃上張貼“Crit'Air”標誌的貼紙,類似國內的環保標,“Crit'Air”標籤上的編碼越大,說明車輛排放的汙染物排越多。
據悉,巴黎政府最初的計劃是要在2024年限行所有的Crit'Air2/Euro 3車輛進入低排放區。同時也有意批准多項旨在促使城市居民向電動化過渡的激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