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 白酒與化學01:什麼是酒?為什麼要喝酒?中,談及了我酒的理解:
- 喝酒的本質是攝入酒精
- 喝酒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酒精帶來的“愉悅感”
從這個意義上,酒可以定義為:以飲用方式攝入酒精的載體。
談到酒,即使同為好酒之徒,每個人的喜好也是千差萬別,甚至完全無法相容。
比如:我每次純飲伏特加的感覺就像在喝中藥一樣,飲用過程毫無“愉悅感”可言。
據我所知,多數歐美人喝白酒的感覺,與我們喝伏特加的感覺差不多,得“捏著鼻子”才能喝下去。
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種類的"酒"?
為什麼同一個地方的人對酒的偏好有共性?
以化學的視角來解讀“酒”,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01 酒與“精細化工工藝學”
根據化學成分來定義酒,是最簡單的方式:
酒 = 水 + 酒精 + 【X】
這個【X】是酒中的關鍵組分。
一般情況下,【X】 ≤ 2%,具體可能包含幾種至幾千種不同化學成分。
【X】中包含的具體化學成分,以及“引入”這些化學成分的“方式”或“工藝過程”,決定了酒的品質和風格,也定義了酒的“型別”。
從化學的視角來看,酒的研究和生產過程屬於精細化工工藝學的範疇。
任何一個工藝環節的思路創新,都可以用來“研發”新的“特色酒”:
- 原料:龍舌蘭→塔奇拉;甘蔗→朗姆酒
- 發酵:二次發酵→香檳酒
- 蒸餾:杜松子串蒸→金酒
- 貯存:橡木桶→白蘭地/威士忌
- 勾調:雞尾酒
- …… ……
02 白酒:中國風格的蒸餾酒
酒是一種特殊的食物。
既然食物有中餐/西餐,或者川菜/魯菜/粵菜等分類方式;
酒,當然也就有洋酒/白酒,或者清香/濃香/醬香之別。
今日之世界,各種食材都不難獲得。
可以說,食物的原料差別是極小的。
同時,各地的特色食物,也千差萬別。
特殊性常常大於“相容性”。
所謂,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不同地域的人群,甚至是不同家庭的人,
對於同類食物有天差地別的“體驗”,是很常見的現象。
用發酵麵粉製作的食物:
- 用烘箱烤製成麵包,抹上黃油或果醬,就是典型的西餐
- 用籠屜蒸出饅頭,夾上紅油辣子,就是陝西美食
- 表面撒上“斯亞旦”(黑草籽),在火坑中烤製成饢, 就成了新疆的特產
- …… ……
對於“酒”,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同地域的人民,通常都有自己“獨特”的、“引入”【X】的“方式”。
這種獨特性就是風格,包含兩個方面:
- 加入什麼化學成分——特殊的呈香呈味物質組合
- 怎麼加入這些化學組分——特定的工藝過程
中國風格 = 中國方式 + 中國味道
體現中國風格的食物就是中餐。
同理,體現中國風格的蒸餾酒就是白酒。
具體來說,白酒中特殊呈香呈味物質【X】又可以分為:
- 骨架成分(≥1mg/ml)
- 微量成分(<1mg/ml)
呈香呈味化學成分【X】的獨特組合方式,進一步定義了白酒的香型,比如:
- 清香型: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 濃香型:已酸乙酯,輔以適量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
- 米香型:乳酸乙酯,乙酸乙酸及適量的β—苯乙醇
- 鳳香型:乙酸乙酯為主,已酸乙酯為輔
- …… ……
白酒中國風格的體現就是:
- 透過釀造、蒸餾、貯存、勾調、浸提等工藝過程 ,“引入”以酯類為主體的複合香味成分組合【X】
- 典型特徵是採用各種酒麴進行糖化、發酵釀造工藝
白酒的傳播和發展的歷史,同樣遵循“精細化工工藝學”的基本原理:
- 釀酒原料:
- 單糧(高粱)→多糧(小麥/大麥/大米/糯米/玉米)
- 主糧→雜糧:糜子/稗子/蕎麥/青稞
- 酒麴:
- 大麴/小曲/麩曲
- 低溫曲/中溫曲/高溫曲
- 小麥曲/大麥曲/大米曲/豌豆曲
- 發酵:
- 地缸→窖池
- 原窖→跑窖
- 蒸餾:清蒸清燒→混蒸混燒
- 貯存:
- 陶壇/不鏽鋼罐/玻璃
- 窖藏/洞藏
- 紅外/超聲/高壓
- 浸提和勾調:玉冰燒/五加皮/竹葉青/勁酒
- …… ……
一言以蔽之,從原料到工藝,越來越複雜化。
任何一個工藝環節的創新,都會產生新的“特色酒”。
如果這種“特色”被多數中國人所接受和認同,就可以“定義”一種新的“白酒”。
03 白酒:追求“小眾感受”的“奢侈品”
酒,從來都是奢侈品,而不是生活必需品。
在人類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內,酒是屬於少數人的,也是屬於特殊日子的。
白酒,更是天然帶有奢侈品的屬性。
喝酒是為了獲得酒後的“愉悅感”。
但是直接攝入酒精的過程,常常是一種“痛苦”的體驗。
白酒的複雜工藝過程是為了引入【X】組分。
【X】組分對酒精進行“包裝”,可以提升飲酒感受,化“痛苦”為快樂:
- 降低酒精對口腔、食道的刺激性→柔和/舒適
- 滿足嗅覺和味覺的“個性化”體驗→香氣諧調/回味悠長
簡而言之,引入【X】組分的目標,就是為了實現對感官的全方位“欺騙”。
既然,白酒是滿足“個性化”體驗的奢侈品;
那麼,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甚至不同的年齡段,都會有特定的“偏好”。
有人喜歡醬香酒,也有人喜歡濃香或者清香酒。
事實上,每一種香型都有自己的忠實“擁躉”。
即使是同一種香型的白酒,其受眾仍然會不斷細分下去:
- 川派濃香 Vs 江淮濃香
- 單糧濃香 Vs 多糧濃香
- …… ……
這就是所謂:“百人百酒”。
從來就沒有什麼“大眾”白酒,只有不斷分化的“小眾”白酒。
理論上講,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酒。
如果找不到,還可以親自“做”一款屬於自己的酒。
這種時候,化學專業的人就具備了先天的“優勢”。
《精細化工工藝學》的各種基礎知識,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後記:一次留給自己的作業
《白酒與化學》系列文章的緣起是2021年春季講授《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的一次作業。
要求學生調研一類自己感興趣的精細化工產品,並進行一次10分鐘以內的簡短彙報。
我自己也承諾,同樣完成一個自己研究領域以外的精細化工產品的調研和彙報。
然後和學生們一起分享“專題調研”的技巧、經驗和體會。
本系列的第一篇:白酒與化學01:什麼是酒?為什麼要喝酒?和第二篇:白酒與化學02:什麼是白酒?都是來自這次作業所做的調研和思考。
當然,我對自己的作業要求不止於“坐而論道”,而是“知行合一”。
2021下半年的業餘時間,沒有用來更新自媒體文章;
而是多數用在了兌現在白酒創新創業專案系列所立下的Flag。
那是另外一個有趣的故事。
像姜文說的:就是為了這點醋,我才包的這頓餃子!
有機會,另外寫一個系列吧。
《白酒與化學》系列還有幾篇後續文章。
同樣是這次“作業”所引發的、關於白酒中化學問題的一些分析和思考。
且待下回分解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