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用鳥語花香來形容大自然的景色優美,在農村居住早上總能被各種各樣優美的鳥叫聲叫醒。世間萬物,有好的就有不好的,鳥叫聲也是一樣的,有悅耳動聽的,也有讓人聽著害怕的,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7種在農村常見的鳥,叫聲聽著就很瘮人,小孩子在夜晚聽到甚至能被嚇哭,這些鳥你認識幾種呢?
1、林鴟(chi)
林鴟屬於典型的夜行性鳥類,而且是高度夜行性,白天多半閉著眼睛棲息在樹枝上,一般不活動。而且林鴟還是偽裝大師,身上的羽毛顏色同樹幹的顏色非常接近,發現危險的時候一動不動就像是一根截斷了的樹枝,以此來躲避風險。
林鴟的食物主要是昆蟲,但是又比較懶,不會捕食地面上的昆蟲,偶爾會飛到植被上捕捉昆蟲,更多的時候是站在樹枝上等待昆蟲路過。
林鴟的鳴聲非常響亮,主要用於維護領地和炫耀自己的叫聲,但實際上林鴟的叫聲不僅不悅耳反而很刺耳,尤其是小林鴟叫聲非常尖銳,加上林鴟習慣晚上活動,聽到聲音就非常瘮人。
2、灰林鴞(xiao)
灰林鴞也屬於夜行性鳥類,白天會躲藏在茂密的森林中,多一動不動得站立在靠近樹幹且有濃密枝葉的粗壯樹枝上,晚上和黃昏才會出來活動。同林鴟的高度夜行性不同的是,灰林鴞在樹林深處或者陰暗的白天也會出來活動覓食。
灰林鴞的主要食物是齧齒類動物,偶爾也吃昆蟲、蛙類、小鳥等,甚至有時候還會捕捉水中的魚類。灰林鴞在我國分佈比較廣泛,最北能達到東北的西南部,最南能達到廣西、廣東。
之前還有一個朋友跟我說,當時他們學校旁邊的小樹林不知道怎麼出來一隻灰林鴞,一次他半夜醒了聽到叫聲,廁所都不敢去了,隨後實在受不了找了個同學作伴才上了個廁所。
3、雕鴞(xiao)
雕鴞多棲息於人跡罕至的密林之中,也屬於夜行性鳥類,白天躲藏在密林中棲息,夜晚出來活動。雕鴞的主要食物是各種鼠類,所以被譽為“捕鼠專家”,有時也吃兔子、野貓、 豪豬、刺蝟、蛙類、昆蟲等。
雕鴞在夜晚會發出“狠 、呼、狠、呼”的叫聲,遇到危險時則會發出“嗒、嗒”聲作為威嚇對方的聲音。
4、領角鴞(xiao)
領角鴞也是夜行鳥類,白天站立棲息在茂密的枝條上,一動不動,夜晚出來活動。主要食物是蚱蜢、甲蟲等昆蟲,有時也會捕捉老鼠、小鳥和蜥蜴。
領角鴞的叫聲是“buuo”,間隔12-20秒重複一次,雖然叫聲比較柔和,但是叫聲能持續15分鐘甚至更長,聽起來也很瘮人。
5、鬼鴞(xiao)
鬼鴞主要生活在草原、沼澤、苔原附近的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內,白天躲藏在茂密的森林中,夜晚才出來活動,雖然棲息在樹林中,但是會到人類附近活動。鬼鴞的主要食物也是老鼠,有時也捕捉蛙類、小鳥和昆蟲。會在飛行中捕食,也會等獵物出現時突然襲擊。
鬼鴞名字的由來就同它的叫聲有很大的關係,鬼鴞的叫聲如同吹笛,會不斷交替變化,而且每隔幾秒鐘就會重複一次,聽起來陰森可怕,在我的老家有時候小孩子不睡覺,老人就會拿鬼鴞的叫聲嚇唬小孩睡覺。
6、倉鴞(xiao)
倉鴞生活在低山、丘陵、村莊附近的森林中,也喜歡躲藏在廢墟、閣樓中,尤其是喜歡棲息在農民家中的穀倉裡,所以得名倉鴞。
倉鴞是著名的捕鼠能手,其主要食物也是老鼠和野兔,一隻倉鴞每天大約能捕捉3只老鼠,一年就能消滅上千只鼠類。有時也吃蛙類、小鳥等。倉鴞在捕捉獵物的時候就擅長髮出恐怖尖銳的聲音,藉以恐嚇獵物,以便於捕捉,可想而知倉鴞的叫聲有多難聽。
7、斑頭鵂鶹(xiu liu)
斑頭鵂鶹的活動時間多數在白天,有時也會在晚上活動,捕捉食物時像老鷹一樣在空中捕捉,主要食物是小鳥以及蟋蟀、螳螂、蝗蟲等大型昆蟲,也吃鼠類、蛙類、蜥蜴、蚯蚓等。其主要棲息在低山丘陵、平原的闊葉林、次生林。
斑頭鵂鶹的叫聲有兩種,一種是像狗叫的雙哨音,音量高速度快,另一種是快速的顫音,音調下降的時候音量會增加。叫聲嘹亮,能傳到數里之外。夜晚聽到了能把小孩子嚇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