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立春了,但是溫度與冬季相比並無太大差距,即便打了窩聚魚速度依舊提不上來,之前釣得好的釣位也常出現空軍的現象。
經常冬釣的釣友都知道冬季要找魚窩釣魚,初春也不例外,找到魚的棲息之地才能事半功倍。
初春怎麼找鯽魚窩?遵循“4”個特徵,魚獲多到抬不動
特徵一:有暗草冒草尖的水域
找這樣的水域看似簡單實則很難,主要要求有兩點,第一是有暗草,其次是草茬冒尖處,暗草比較好找,難就難在第二點。
有草茬冒尖的地方就說明水草在進行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是雙向的,在水下的水草也能釋放出一定的氧氣,再加上暗草的加持,非常適合魚群聚集。
暗草多的地方水溫也會相對暖和一些,也能起到一定的遮擋作用方便魚群躲藏,水草根部還有較多腐殖能為魚群提供食物,魚群的最佳棲息地。
特徵二:有杆莖類水草的水域
杆莖類水草指的是像蘆葦或是水燭等,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一旦滋生能形成一叢一叢的水草。
等到冬季降溫乾枯之後,變得枯萎倒伏,如同在水上蓋了一層棉被,即便溫度降得再低,這下面的水溫都能基本保持不變。
就算溶氧量較低,水不是很深,依然會有成群的鯽魚在此棲息躲藏,找到這樣的位置,打個草洞或是做個草窩,隨便打點窩料下去都能很快聚魚。
特徵三:水底有坑窪、溝坎處
要是上面兩種水域不好找,我們也可以採用重鉛沉底,拋滿竿再將其慢慢拉回,來尋找水底有坑窪、溝坎的位置。
水底有坑窪、溝坎處的起伏會越大,有鯽魚窩的機率就越高,雖說不是百分百中魚,但是十有八九都有魚窩。
選擇這樣的地形釣魚,基本上半小時左右就能上魚,就算沒魚窩打窩後2-3小時左右也會有魚進窩。
特徵四:既向陽又北風的死角處
初春冬季的溫度差別基本不大,天氣還是要以穩定為主,釣位要選更為“溫暖”的地方,只要水溫高於周圍溫度時,才能有魚聚集。
但水溫會根據光照的時長、強度、風向等等因而改變,所以能向陽避風的死角才是最佳釣點選擇。
俗話說,大河釣中間,野河釣兩頭,所以我們釣野河的時候,可以首先去野河的首尾兩端四個角找釣位,基本上都是人人爭搶的爆護之位。
說完選位,再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平時的窩料搭配。
在初春我基本上沿用了冬季的配料方法,用酒米+5ml的垂心者利誘。
垂心者利誘一瓶有60ml,面對不同的魚種、魚情、水況都有不同的套餐搭配可以選擇。
垂心者利誘的味型種類很多,四季通用的同時還能與各種餌料進行搭配使用,瓶口還帶有刻度杯,方便使用時測量用量,打窩用量5ml、開餌3ml即可。
垂心者利誘選用的均是純天然原料,屬於環保型配方,不會汙染環境傷害水質,也不會刺激面板。
其中還添加了DMPT素、魚類荷爾蒙等多種誘魚因子,大大提升了魚群的開口率,增強窩料的穿透性,經實驗檢測可傳播100米左右的水域,增長留魚時間。
魚在感知到其味道後,可以快速聚集,迅速感覺到飢餓提升咬鉤率,並且價格適中,新手老手均適合使用。
寫到最後:雖然進春季,溫度會緩慢回升,但是初春時節想魚獲滿滿,還是要遵循以上4點選好釣位,打好魚窩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