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經不再期待每晚電視機裡會播放什麼精彩節目了。更多的時候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在網上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於是我們漸漸地不再依賴電視機,而是選擇投入手機、平板、電腦的懷抱。而且隨著大家對大屏需求的增長,為了能獲得更好的觀看體驗,投影儀也慢慢地出現在家家戶戶之中。
雖然對於投影儀大家都有所聽聞,但是如何購買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投影儀,
你還需要了解以下這些引數,並提前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一、投影儀的關鍵引數
光輸出
投影儀所展現出的畫面是否清晰,與其輸出的光線亮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在投影儀的引數中,總會看到“流明”這個詞,它是投影儀輸出的光能量的單位。要想獲得又大又清晰的畫面,較高的光輸出是關鍵的一環。
水平掃描頻率
電子在螢幕上從左至右的運動稱為水平掃描或行掃描。每秒鐘的掃描次數叫做水平掃描頻率或行頻,影片投影儀的該數值一般都是固定的,為15.625KHz或15.725KHz。
垂直掃描頻率
電子束在由左至右水平掃描的同時,還會忙著從上向下運動,這一過程被稱為是垂直掃描。每掃描一次就會形成一副影象,每秒掃描的次數叫做垂直掃描頻率,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重新整理率。為了保證畫面的流暢顯示不閃爍,重新整理率一般不會低於50Hz。
解析度
我們常常會聽到畫面解析力這個詞,其實它指的就是畫面解析度,用來指代畫面是否清晰。解析度由水平畫素和垂直畫素組成,兩者的畫素越高,解析度自然也就越高。
但是用過投影儀的人就會發現,為什麼同樣都是支援1080P的,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呢?
這就得回到投影儀的工作原理上來看了,投影儀在工作時投影的是顯示晶片裡的小圖片,圖片的畫素越多,投影的畫面就會越清晰。因此提高畫素的方法有兩種:
- 讓顯示晶片的面積更大,同時讓畫素的面積變得更小,從而讓晶片能夠擁有更多的畫素。
- 利用電腦程式設計,透過抖動演算法來解決在地解析度下看高分辨影象變形的問題,從而實現高解析度顯示。
透過這兩種方式得到的高解析度,在觀感上自然會有所不同。因此以後在判斷真假1080P的時候,可以先看看晶片的尺寸大小。例如DLP晶片中0.47的晶片尺寸才能做出1080P的物理解析度,而0.33尺寸的真實解析度只有720P。如果你購買的投影儀宣稱支援1080P的解析度,而晶片的大小卻與之不匹配,則是透過程式設計來實現的高解析度,在畫質上會略遜一籌。
二、購買前需要注意的問題
1.自己是在白天用的多還是晚上用的多?
如果平時在白天有使用需求,那麼對光輸出的要求就會比較高。建議亮度選擇2000-2800ANSI流明,配合相應的遮光措施,可以在白天實現不錯的觀影效果。
如果只是下班回來,晚上娛樂一下的話,1000ANSI流明也足夠使用,價格的話也會相應便宜許多。
2.解析度需要選擇多少的,需要上4K嗎?
一般家用的話1080P就可以滿足大多需求了,1080P和4K的畫質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也感受不出太大的區別,除非對畫質有極致追求,否則價效比不高。
3.根據觀影空間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投射比
普通家用投影儀的投射比為1.2:1,理論上可以在2.8米處投射100寸的畫面。如果空間較小,可以選擇投射比更小的短焦投影儀,它可以在1米處投影出80-120寸的畫面,完美解決小空間的不好投影的尷尬。
4.是否需要投影幕布?
如果家裡有一面大白牆的話,那麼完全可以省去買幕布的錢。如果沒有白牆的話,那麼可以選擇一款價格便宜的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