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因為近幾年張藝謀老師的片子有點一言難盡,本來是不打算看這個片子的,但被他的開幕式又震驚了一把,覺得還是得研究一下。
畢竟它豆瓣開分7.7,口碑這幾天一直都很好,質量上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不至於大過節的再餵我一海。
看了之後覺得確實不錯,比前幾年他拍的東西都要有節奏感,完成度也是一流,如果不是和《水門橋》撞了檔,成績應該還會再好一些。
至於拍片問題,確實是遺憾。
這個明天再談。
1
我最欣賞這部電影的地方在於這部電影極致的簡潔。
聚焦於一個戰場,一個目標,兩支小隊,一場戰鬥。
沒有任何多餘的枝蔓,沒有愛情,沒有回憶,沒有衝突和討論,就是單純的,戰鬥,戰鬥,戰鬥。
一切就像電影中的雪一樣乾淨純粹,又像灑在白雪上的血一樣鮮明突出。
最近幾年的戰爭片/槍戰片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儘管大家都在戰鬥,但很多時候不講明白【為什麼戰鬥】。
戰爭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打架鬥毆,不是江湖義氣。
戰爭是信仰與獻血。
做得好的《戰狼》、《紅海行動》很優秀的地方就在他們給了主角們清晰的行動動機。
我就是要保護同胞,我就是要完成任務,這就是我存在的理由,別跟我說那些什麼什麼什麼。
《狙擊手》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問。
為什麼要戰鬥?不問。
為什麼不撤退,不問。
為什麼這麼打,不問。
因為不問,所以答案其實更清楚。
相比起很多一開幹就內訌,每個隊員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好像這支隊伍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紀律什麼是團體的電影,這部電影用純粹的“不問”塑造了一支更剛強的隊伍。
不問,因為我們是一個隊伍,我們瞭解彼此,我們信任長官,我們令行禁止,我們從不懷疑自己的隊友。
真正的戰爭中,專業的戰鬥團隊就是這樣的。
大家都是殺人專家,都是多年的搭檔,問個屁。
而在用這種簡潔把隊伍擰成鐵板後,電影也沒有讓小隊成員工具人化臉譜化,而是用許多彩蛋一樣的小細節(注意,是小細節,而非大段劇情)去突出每個人的個性:
有的在為家裡的孩子想名字,有的抱著媳婦給織的手套,有的莽撞卻珍視隊友,有的總是愛哭。
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戰鬥理由,但是他們現在在這個戰場上是一個整體。
所以不問。
因為答案自在心底。
它讓我想起的是更早以前那些經典的戰爭電影裡的氣場。
你為什麼要參軍?
我要打鬼子。
至於為什麼要打鬼子,我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跟你陳述鬼子做了什麼惡,因為,你,應該知道。
這種理所當然,是現在很多導演欠缺的自信。
2
張藝謀最擅長的事,除了用色彩其實還有一條,那就是把人拍沒了。
不是死了,是沒了。
在他的成名作《黃土地》裡,他的工作是做攝影師,而他做了一件讓所有電影大師都歎為觀止的事:儘可能的不拍人臉。
因為在他的眼裡,這個故事不是電影裡這些主角的,而是屬於這片黃土地上承載的所有中國人的,他們祖祖輩輩就按照這樣的方式生活,主角不需要臉,因為這是每個人的故事。
在《狙擊手》裡,老謀子又撿起了自己拿手的本事,在人物的個性之外強調了主角團的共性,儘可能的把演員拍沒。
從選角階段,老謀子就特意降低了主角團的辨識度,全片最帥的角色在地上躺了整場,在鏡頭前露面主角們站在那裡就像一群年輕的農村小夥,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而就是這樣一群普通的面孔,要去保家衛國,要去上陣殺敵。
這種對比一拉開,不需要任何臺詞就能讓你感受到衝擊力,讓你想起那五個字:
人民子弟兵。
據張藝謀自己說:
“要拍一個寫實性的戰爭,要求戰士都是生面孔,產生記錄性的真實感”。
這種敢徹底拋開明星,拋開帥哥美女,完全為了服務主題而選角的操作,也只有張藝謀這種咖位的導演才有魄力,也只有他這樣經驗豐富的導演才能把一群新丁調教成現在螢幕上這樣有信服力的樣子。
當你在看故事的時候,不會想著“XXX真帥”,或者“XXX演的真好”,只會深刻的融入故事中,隨著這些年輕計程車兵回到1952年的戰場上。
3
將一切多餘的東西刪除後,《狙擊手》留下的是一種十分克制的信念。
電影裡沒有喊口號給自己打氣,沒有偉光正的臺詞,沒有對意志動搖者的思想修正拳,主角團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這場戰鬥中,將自己化為宏大戰役中的一個螺絲釘。
唯一一處正經的家國情懷,既不是為了提振士氣,也不是為了堅定信念,更不是為了告訴螢幕外的人自己為何而戰,而是一首歌,志願軍軍歌。
不整齊,不專業,但是充滿了力量。
不需要臺詞,不需要口號,不需要特寫,在一遍一遍的軍歌中,觀眾自然而然的就感受到了他們心底的信念。
這種剋制對現在生怕觀眾看不懂而瘋狂加戲的電影界已經變成了非常稀缺的能力。
而對於中美之間的實力差距電影裡也沒有濃墨重彩的描寫,而是使用了一些很細緻的東西來表現。
在美國人用對講機交流的時候,中國方只能靠喊叫,在美國人人手一個狙擊鏡的情況下,中國方一個班只有班長有一個望遠鏡。
主角說:
美國人什麼都有,而我們什麼都沒有。
班長說:
我們還在這。
那時的中國人什麼都沒有,只有信念,意志和智慧。
他們有民間傳承來的雜耍伎倆,有磨得錚亮能當反光鏡用的馬勺,有師徒相傳的戰鬥技術。
一個很微妙的地方在於:一無所有的五班最後戰勝了精銳的美國狙擊手,不是因為五班很強,而是因為影片中的美國人,心不齊,如果不是美國人到最後都在勾心鬥角,五班將毫無勝算。
如果你對那段歷史有點了解的話,你會發現這正是在朝鮮戰場上中國擊敗聯合國軍的關鍵。
眾志成城,所以天下無敵。
4
《狙擊手》的敘事節奏非常好,好到不像張藝謀的電影。
我不懷疑張藝謀的基本功,他無數次證明過自己,但也無數次拉胯。
這次影片的拍攝環節近乎於完美,充分展示了他這麼多年拍電影積累出的經驗。
但張藝謀或者說整個第五代導演有一個通病,就是拍攝技巧已經爐火純青,排程策略已經效能最大,但敘事軟弱,拿到好劇本就起飛,拿不到就各種放飛自我。
因為他們這一代人成長在一個先鋒電影的時代,追求反敘事,從一開始就不追求把故事講好,而張藝謀因為過度追求畫面上的精緻常常讓電影節奏扭曲。
而這一次,他一直以來的弱項“講故事的節奏感”在這部電影裡得到了極大的突破。
將一場全程激烈對攻的戰鬥持續一整部電影,一環扣一環,沒有任何舒緩下來聊天談心的環節,硬推90分鐘,讓人精神緊繃又不會疲勞,這裡面微妙的舒展,是一般人只能“感受到”卻很難“意識到”的部分。
要知道,張藝謀今年已經72歲了,在這個年紀還能保持旺盛的創作能力,並且不斷挑戰自己,不斷推陳出新,改變風格,適應市場,對一個早已功成名就的導演來說是非常難的。
不能說他已經做到特別好的水平,畢竟電影裡還多次用旁白來解釋劇情,但對他自己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改變。
如果說《懸崖之上》證明張藝謀還能拍商業片,《狙擊手》就證明,只要不被資本綁架,沒有了大製作的要求,張藝謀本身的水準依然是最頂尖的那一批。
他的技巧早已大成。
可惜從現在的票房排行上來看,《狙擊手》這部電影可能會以叫好不叫座的身份下劃,成為張藝謀電影生涯中的又一個遺憾,只能說世事無常,英雄要看能力,也要看時運。
逆天而行,非常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