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高達41.2%,創歷史新高,較2020年的35.7%漲幅明顯,而過去一直在中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的合資品牌,包括日系、德系和韓系均迎來了不小的下跌。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去年表現較差的合資品牌。
長安馬自達:南北合一,救不了小眾馬自達
縱然南北合一,也無法拯救瀕臨深淵的馬自達。
去年一汽馬自達併入長安馬自達,一馬旗下CX-4、阿特茲劃歸長馬,渠道的整合、產品的拓展,並沒有救馬自達於水火之中,相反,2021年長安馬自達全年銷量僅有13.1萬輛,同比下滑4.8%,銷量不升反降。
顯然,馬自達在華的癥結絕不只是體現在品牌小眾、渠道分散上,在中國市場產品迭代緩慢、固守自吸才是根源所在。
2020年,馬自達就已經宣佈在2023年前不再推出全新車型,只會推出一些年度款以及小改款車型,再加上馬自達在電氣化、新能源領域進展緩慢,接下來長馬恐怕依然難逃下滑的命運。
廣汽三菱:新能源,殊死一搏
再次跌落至10萬內,去年廣汽三菱總銷量6.6萬輛,同比下滑12%,不到兩年就從13.2萬輛的巔峰銷量腰斬,令人唏噓。
和馬自達一樣,廣汽三菱的癥結也在於產品、技術單一,更新換代緩慢,廣汽三菱除了歐藍德尚可勉力支撐外,勁炫和奕歌完全打不開銷路。
不過,相較於馬自達,廣汽三菱依靠廣汽新能源,打造了一款硬派越野電車——阿圖柯,造型設計有帕傑羅的情懷加持,三電技術又有廣汽支撐,能不能一炮而紅,將是廣汽三菱2022年殊死一搏的關鍵所在。
北京現代:艱難求生
從116萬輛下墜到38.5萬輛,2021年北京現代仍在失速中艱難求生。去年,北京現代全年銷量僅有38.5萬輛,同比下滑23.3%。
而過去的一年,是北京現代不折不扣的產品大年,全新一代名圖、途勝L煥新上市,庫斯途全新登場,結果在名圖、途勝L上市紛紛失敗之後,2020年上新的索納塔、新一代勝達也是搖搖欲墜,要不是七代伊蘭特嚴防死守,北京現代在2021年的數字將更加難堪。
這也恰恰凸顯了北京現代的問題,高階化上不去、品牌力提不起,只能在15萬以下的中低端市場求生存,而這一領域自主品牌強勢崛起,吉利、長安、奇瑞、長城、比亞迪,無論在品牌力還是技術方面都對北京現代發起了全面挑戰。
不是北現不努力,而是中國品牌真的覺醒了。
東風悅達起亞:進退維谷
起亞同病相憐。
雪上加霜的是,去年東風集團退股,三家公司20年的聯姻宣告終結,東風悅達起亞徹底沒了“東風”,即便中高階MPV嘉華奮力一搏,也沒能在銷量上掀起風浪。
2021年,東風悅達起亞全年銷售新車15.2萬輛,同比下滑近三成。最令人惋惜的是被寄予厚望的K5凱酷銷量下滑明顯,2020年還能保持月均3000的銷量,可去年這一成績已跌至1000左右。
高階化上不去,中低端市場守不住,進退維谷,才是韓系車現階段最大的困局。
上汽通用雪佛蘭:放棄高階化,選擇躺平?
現代、起亞還在努力求存,雪佛蘭已是搖搖欲墜。
過去七年裡雪佛蘭銷量連續下探,從2014年最高71.7萬輛一路跌至2021年的26.9萬輛。
縱然已處於命運的十字路口,上汽通用雪佛蘭依然沒有覺醒的跡象,去年雪佛蘭是為數不多沒有上新車的合資車企,僅僅是對旗下幾款主力科魯澤、邁銳寶XL打了配置上的補丁。
目前科魯澤已下探到7萬級,邁銳寶XL和卡羅拉、速騰搶市場,雪佛蘭似乎已然放棄了高階化,選擇了躺平。
可嘆啊!在美利堅驕傲的雪佛蘭,它那獨特的風采在中國市場漸行漸遠。
東風雪鐵龍:凡爾賽C5 X,神龍的續命藥
2021年9月,凡爾賽C5 X上市,四個月的銷量分別達到513輛、1,530輛、5,037輛和5,462輛。
這個成績,幾乎是過去雪鐵龍品牌一個季度的銷量,凡爾賽的驚天逆轉,不僅給了雪鐵龍生的希望,也讓原本岌岌可危的法系車有了新的轉機。
誠然,凡爾賽C5 X的熱銷值得慶幸,但東風雪鐵龍必須警醒,5萬的年銷水平,距離法系的崛起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對於雪鐵龍來說,一個凡爾賽C5 X還遠遠不夠。
東風標緻: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隔壁兄弟品牌有凡爾賽,開始向月銷破萬挺近,而沒有王牌的標緻依然在5千的月銷徘徊。
一直以來,對比雪鐵龍,標緻手中的牌面都更好看,曾經熱銷的標緻408、標緻3008都是法系的驕傲,可現在上四位數都費勁;而且就產品佈局來看,標緻比雪鐵龍也更全面、均衡,還有法系的旗艦508L和5008坐鎮,如今卻被雪鐵龍反超,就值得標緻反思了。
或許從凡爾賽C5 X的爆紅可以得出一條結論:標緻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了,與其在保守、激進之間搖擺,打造508L這樣兩邊不討好的法系車,還不如徹底“不走尋常路”,劍走偏鋒,沉痾用以猛藥,也許真能藥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