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玉為中心載體的玉文化,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成為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文化包含著有“寧為玉碎”的民族氣節;“化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無私奉獻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潔氣魄。
良渚文化 玉鉞 瑤山出土 通長18釐米
浙江省餘杭縣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
玉鉞 良渚文化 高19釐米 江蘇省崑山縣出土
玉琮 商代晚期
高4.47釐米、外方邊長6.36-6.68釐米、內圓徑5.35釐米
河南省安陽市花園莊出土
黃褐色。內圓略扁,射與外體銜接處呈弧面,射較低。整體素面,打磨光滑。
玉琮 西周
直徑5釐米、孔徑3.8釐米、高2.6釐米
河南省平頂山市應國墓出土
玉琮 西周
高2.6釐米、寬4.4釐米
河南省洛陽市動車站花園村西周墓出土
玉琮 春秋晚期
邊長4.3釐米 高1.9釐米 孔徑3.4釐米
青色, 有褐色斑, 玉質細膩, 製作精緻, 四邊遍飾谷紋, 正方, 中間圓孔粗而直。
玉環 春秋晚期
直徑3.4釐米、 孔徑1.4釐米、 厚0.55釐米
此器是一件半成品, 紅褐色、 表面光亮、 兩側有切割時留下的毛茬, 器表有雕琢前起的勾雲紋起稿線,還的內外沿雕有單陰線輪廓, 此件玉環可以看出玉工對璧、環類玉器加工的工藝流程。
玉片 戰國
長6.2釐米 寬4.4釐米 厚0.2釐米
河北省三汲鄉中山王
龍形玉佩 戰國
長7.9釐米、寬3.5釐米、厚0.3釐米
玉蟬 秦代
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池頭村墓葬出土
秦 雙龍首紋玉璜 西安聯志村
玉“宜子孫”谷紋璧 東漢
通長30釐米、璧徑20.7釐米、厚0.6釐米
山東省青州市馬家冢出土
玉珩 北齊 長9.7釐米、寬4.3釐米
山西省壽陽縣賈家莊庫迪洛墓出土
青玉,有光澤,扁平體蝙蝠形,上端有一孔,下邊沿有孔三個,正面線刻一隻展翅欲飛翔的鳳鳥,空間以雲紋點綴,背面線刻火焰狀的雲紋。
白玉熊 遼代晚期
長6.7釐米、高3.1釐米、寬1.5釐米
內蒙古巴林右旗白音漢窖藏出土,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館藏。
遼代晚期的內蒙古巴林右旗白音漢蘇木友愛村窖藏中發現的白玉質玉熊,玉熊近似於浮雕,從正面只能看到熊頭部和身體一側的情形,熊頭部傾斜。玉熊的耳、頸、背、尾和爪部都利用短陰刻線做了細緻的刻畫,還利用玉石的黃褐色皮對熊的頸部鬃毛和尾部進行了俏色巧雕。
鏈白玉竹節盒 遼代晚期
通高17釐米、盒寬4.4釐米,遼寧省阜新縣紅帽子鄉遼塔地宮出土
該玉盒是盛放舍利子的容器,整體呈竹節狀筒形,蓋為1節竹節,盒身為5節竹節。蓋兩側和盒身上下兩側皆出耳,耳皆有豎孔,用金鍊由下至上穿過,將盒身與盒蓋連結起來,再共同繫於一金環上。
白玉蓮瓣發冠 宋代
江蘇省吳縣金山太平出土
青玉。冠作花瓣狀,系將玉料開膛挖空,外雕雙層綻開花瓣,頂鏤雕出兩片合瓣而成。冠下端兩側對鑽有雙鳳,插入一束冠髮簪。簪為碧玉,作雲頭如意狀,時代略晚。
白玉荷葉杯 南宋
高3釐米、口徑9.5-11.5釐米,浙江省衡州市史繩祖墓出土。
練鵲形玉納言 金代
高4.5釐米、寬7釐米
白玉質,瑩潤細膩。以鏤雕、陰刻技法制成二件相互對稱呼應的練鵲。造次那個生動,鏤雕精緻,拋光極好。練鵲,有人推測是古人對白色喜鵲的一種美稱。納言,飾連綴於冠後的重要佩飾。“納言”本寓意身居高位能納良言賢論之辭語。用“納言”作為佩飾,推測是這類辭語禮制化與形象化。以練鵲紋作為納言造型,取之祥和平安寓意。
雙鶴銜靈芝形玉佩 金代
高6釐米、寬8.2釐米、厚0.6釐米。北京市房山區長溝峪金代石槨墓出土。
青玉質。體扁,略作橢圓形,以鏤雕加陰刻線紋製成一對飛鶴。鶴口銜靈芝草,嘴尖相對,兩腿合併交叉,比翼齊飛,作對稱狀。飾件正中頂部有鏤空的穿孔,背面光素留有琢磨痕。鶴為吉祥飛禽,以鶴為題材的玉器在金代少見。造型簡潔明快,雕琢生動有力,是金代出土玉器中的珍品。
凌霄花形玉佩 元代
長12.8釐米、寬7.4釐米,北京市海淀區師範大學工地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
羊脂白玉,色如凝脂,潤澤秀麗。體扁,正面透雕纏結在一起的凌霄花,花口翻卷,兩側是盤結的花梗。背面平素,上下各有三對相互穿通的小孔,刻嵌鑲。器物造型端莊俏麗,雕、琢、碾、光等工藝十分精細。
天鵝水草紋玉帶環、帶鉤 元代
環長8.3釐米、款6.7釐米、後2.2釐米、鉤長7.4釐米、寬2釐米、高2.4釐米。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錢裕夫婦合葬墓出土。
環、鉤由同一塊料設計雕琢而成。青白玉質,通體遍佈土沁河灰班。環以鏤空技法,正面雕琢驚心動魄的“春水”場景,背面以一圓環襯托浮雕的畫面。環的一側附一帶鉤,不僅玉質一致,花紋也完全吻合,應試同時琢磨與環配套使用。
玉壺 明代
高12.7釐米、腹徑4.4釐米, 北京師範大學工地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
青玉八仙圖執壺通 明代
高27釐米、口徑6--7.8釐米、足徑6.5-8.2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蓮式水盂 清
以蓮蓬為盂形,周圍繞以蓮枝、蓮葉,又見水鷺回首展翅,生動自然,如同荷塘美景的真實寫照。以鏤雕的蓮荷、鷺鷥作為裝飾附加在水盂的外壁,更有玲瓏剔透之感。
鞍形飾 新石器 大汶口文化
獸面紋刀 商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長9.3釐米、寬4.4釐米
鳳鳥紋石磬 商 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長26.5釐米、寬8.2釐米
人頭像 商 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高5.8釐米(大像),高2.5釐米(小像)
龍首 唐 長6、寬1.7、高1.9釐米
玉熊 商 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高3.4釐米、長2釐米、寬1.7釐米
玉鵝 商 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 長8.5釐米、寬4.3釐米、厚0.6釐米
玉蛙 商 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 長7.3釐米、寬5.4釐米、厚0.6釐米
鳥形佩 商 長4.1、寬3.1釐米
琮 西周 寬5.3、高8.2釐米
夔龍紋璜 西周 長7.7、寬2釐米
串飾 戰國 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 長20釐米
勾連雲紋瑗 戰國 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 直徑6.5、內孔徑4.2釐米
絞絲紋瑗 戰國 直徑7.5、孔徑5.8、厚0.8釐米
瑪瑙瑗 戰國 直徑6釐米
兔形佩 西周 長4.5、寬2.7釐米
夔龍形佩 戰國 1951年河南輝縣趙固村出土 高3.5、長10.9、厚0.6釐米
卷龍 新石器 1985年吉林農安左家山出土 高4.4釐米、寬3.8釐米
卷龍 新石器 紅山文化 高5.9、寬4.8釐米
人面形玉飾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 1955年湖北天門羅家柏嶺出土 長2釐米、寬1.5釐米、厚0.3釐米
鳳鳥形雙援戈 商 長11.5釐米、寬3.5釐米、厚0.4釐米
弦紋琮 商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高9.3釐米、射徑4.7釐米、內孔徑4.3釐米
神面形佩 新石器 紅山文化 高11釐米、寬4.7釐米
璧 新石器 紅山文化 寬8.3釐米、高8.2釐米
龍紋璜 春秋 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 長7.3釐米、寬2.3釐米、厚0.3釐米
臥蠶紋璜 戰國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長10.3-10.6、寬2.8-2.9、厚0.3-0.4釐米
臥蠶紋璜 戰國 1957年河南洛陽小屯村出土 長8.3、寬1.9、厚0.4釐米
臥蠶紋璜 戰國 1957年河南信陽長臺關出土 長13,寬3.2釐米
龍首紋璜 戰國 1950年河南輝縣固圍村一號墓祭祀坑出土 長9.6、寬2.1、厚0.4釐米
人紋璜 西周 長7.2、寬1.9、厚0.2釐米
虎頭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 寬2.6釐米、高1.8釐米
鳥首璜形飾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 1955年湖北天門羅家柏嶺出土 殘長7釐米、最寬2.2釐米、厚0.7釐米
蟬形佩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 長2.9釐米、寬1.8釐米、厚0.6釐米
環形飾 新石器 龍山文化 山東五蓮丹土出土 直徑9.5釐米、內孔徑5.5釐米
鳳冠人像 商 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高12釐米、寬4.4釐米
龍形玦 商 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直徑5.9釐米、孔徑2.3釐米、厚0.4釐米
人龍紋環 西周 直徑12.5釐米、孔徑5.1釐米、厚0.2釐米
谷紋環 戰國 1957年河南信陽長臺關一號墓出土 直徑6.5釐米、孔徑2.5釐米、厚0.5釐米
玉鳥 西周 長6.2、寬4釐米
透雕龍形飾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 長4.6、寬2.6、最厚0.4釐米
龍形飾(2件)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 長4.2、寬3.7、最厚0.2-0.3釐米
齒邊形龍紋飾 春秋 長9.4、寬2.8釐米
龍形飾 春秋 長5、寬3釐米
鉞 夏 長11.9釐米、寬10.1釐米
雙龍首珩 戰國 長9.4、寬2.5釐米
雙龍形佩 戰國 1957年河南信陽長臺關一號墓出土 長7.7、寬3.3、厚0.4釐米
圭 戰國 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 高14.8釐米、寬5.4釐米、厚0.4釐米
玉魚 商 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長7、寬1.6、厚0.3釐米
魚形佩 西周 長10、寬2.2、厚0.5釐米
鳥形佩 商 1953年河南安陽大司空村出土 長7.8釐米、寬3釐米、厚0.2釐米
玉魚 商 長5.7釐米、寬1釐米
以上所有古玉器只是收羅我國各地館藏的部分圖片資料,僅供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