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文/胡叔說料

編輯/胡叔說料

從前那些走街串巷吆喝的老手藝人,你還記得幾個?如今“身懷絕技”的他們已逐漸退出輝煌的舞臺。在下面這些具有年代感的圖片裡,看看有你經歷過的記憶符號嗎?

1.修鋼筆師傅

鋼筆在舊時代曾風光榮耀一時,它在當時是身份和文化的代表,那時候能擁有一支鋼筆更是視若珍寶,一旦鋼筆損壞,修鋼筆的師傅就成了鋼筆的“救命恩人”。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修鋼筆師傅

在修筆師傅那裡,總能看到一個配件齊全的小攤子,放置著各類鋼筆配件(筆帽子,筆尖子,吸水管子,筆舌頭),無論什麼型號的鋼筆,他們總能配齊修好。在鋼筆上刻字也成為風靡一時的時尚。鋼筆作為友誼間的相互饋贈,至今都讓人覺得文藝又莊重。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2.絞臉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是一個古老的美容行當,從事絞臉的師傅大都是已婚婦女,她們僅憑一根棉細線和一雙巧手,便成為了當時第一代美容大師。她們靠手和嘴巴配合,將手中的棉線交叉如繩,在姑娘們臉上刮來刮去,為她們絞去臉上不完美的汗毛,汙穢等。最後這些婦女們的臉部變得整潔,容光煥發,這種古老的美容方式多在閩南及臺灣地區流行。

3.釘秤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釘秤俗稱制秤人,製作一杆好秤,需要非常複雜的工序,據傳要經歷30多道工序,為了保證桿秤的準確性,力求每道工序都不可馬虎,這也非常考驗制秤人手上的功夫和力求“公平”的職業操守。釘秤在那個年代是個非常吃香的職業,如今在電子秤大行其道,木杆秤終將退出歷史舞臺,會這門手藝的人也不多了。

4.鋦碗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是一門破鏡重圓的藝術,也是一項登峰造極的手藝。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瓷碗瓷器類如有損壞,就拿去鋦碗師傅那裡修,師傅會把打碎的瓷器用類似訂書釘狀的金屬的“鋦子”,把破損的瓷器給修復起來,眼下隨著鋦瓷手藝慢慢失傳,這項作為瓷器修繕的藝術手段變得越來越珍貴,成為一種 “收藏熱”。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5.磨刀磨剪子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磨刀石,臉盆和一條小凳那是磨刀師傅的標配,再配上一句悠長的吆喝,大娘,大媽們就會蜂擁而至,把自家鈍化的刀刀剪剪拿去手藝師傅那裡,刀刃在磨刀石上反覆推拉,而變得堅韌鋒利,最後配上師傅的招牌動作:用拇指一試就知道是不是磨鋒利了。對於咬合失靈的剪刀,就用釘錘敲打幾下,便立刻修復了。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6.剃頭匠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那個年代剃頭匠們,挑著剃頭擔子趕集下鄉給人剃頭。工具也非常簡單,小鏡子、梳子、刮刀和剪子等,動作熟練麻利,早年間,剃頭不光是修理頭髮,還包括腦袋上的一大推服務,比如修面,掏耳朵和刮鬍子,一番功夫下來,客人面目一新,耳鼻清暢。

7.補鍋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那個年代,是修修補補的年代,誰家的鍋損壞漏水,就會讓走街串巷的補鍋師傅來修,一陣陣地敲打後,原本破舊不堪的鍋被補的滴水不漏。同時補鍋也需要很高的手藝,這樣修補的地方才不容易被看出來。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8.捏麵人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是一門手指上的藝術,以麵粉為主料,調出不同色彩搭配,用手和簡單工具,便能捏出各式各樣的麵塑作品,個個生動精緻,栩栩如生。總能吸引不少群眾圍觀,見者無不為之叫絕,看得人連連驚歎。

9.爆米花匠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小時候最喜歡圍觀爆米花匠,也最怕那一聲“砰”的巨響,一口葫蘆狀的爆米花機滿載著顆顆玉米粒,在一團爐火的炮製下,頃刻變成了蓬鬆香甜的爆米花,爆鍋時那令人害怕又激動的響聲,讓爆米花匠瞬間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魔術師。

10.彈棉花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彈棉花

棉花被子蓋久了會起坨,久而久之就會變得不暖和了,彈棉花的師傅根據客人對長短的要求,憑藉一把專門彈棉花的弓,用木榔頭來回敲擊弓上的弦,來沾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方形,然後反覆壓磨修整,一整套費時的工序下來,才能完成一條整齊又暖和的被褥。

11.精修鐘錶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修鐘錶匠

六七十年代,手錶和鋼筆一樣都是文化和身份的象徵,鐘錶匠,便是將時間量化的擺渡人。修鐘錶是個精湛細緻的活兒,不僅要靠眼力、手力以及豐富的經驗,鐘錶維修師也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容不得半點差錯。只要一個環節有失誤,整個手錶都有可能報廢。他們把修好每一個鐘錶當成自己一生的責任,與“時間”打一輩子的交道。

12.吹糖畫藝人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糖畫

過去的時候,在很多的地方,都可以見到這樣一個小攤,一位糖畫手藝人,靠著一個爐具、一把鐵勺和一小塊糖稀,一吹一畫,即可展現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個個惟妙惟肖,向人們傳述著民間不朽的手藝與記憶。

13.修鞋匠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鞋匠

修鞋匠的工作雖然不起眼,但卻是一門實實在在的手藝。每個修鞋匠都有一個百寶箱,裡面放滿了應有盡有的修鞋工具,再配上一架用得油光發亮的老式補鞋機,幾個方凳,就是修鞋匠的全部。正是這些平凡而又樸實的手藝人,能化腐朽為神奇,讓壞掉的鞋子又重獲“新生”,為顧客縫補一個個小歡喜。

14.鐵匠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鐵匠

一名技藝精湛的鐵匠擁有千錘百煉的心性和毅力,從小媳婦們的繡花針到老農們犁地的器具,都能在鐵匠師傅的巧手中變幻出來,燒紅的鐵塊如同柔軟的橡皮泥,被鐵匠師傅如同變魔術一樣打造出來,有趣又實用。

15.扎燈籠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以前的燈籠都是手工扎糊的,每到正月十五,便能看到一群孩提,扛著個長竹竿,上面掛著五顏六色的紙糊燈籠,圖案各異,走街串巷。後面都會尾隨很多眼巴巴的孩子,那時候的燈籠簡單但不失功能。

16.畫像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那時候不像如今攝影裝置那麼齊全,很多人都見不到照相機。也不像如今畫筆和作畫材料那麼豐富,畫匠用刀將挑選好的細木條,削成木尖子燒炭作畫,那樣簡陋的條件下,依然可以刻畫出栩栩如生的畫像來。

17.刻印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是一門考驗書法功力的技藝,對篆刻者刀尖上的功夫要求也非常高,透過陰刻陽刻相結合的形式,篆刻出章面比例自由且協調的字型來,篆刻也是一門藝術,蘊含著一定的文化內涵和韻味。

18.手工造紙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手工造紙

手工造紙所採用的原材料多以麻類、樹的皮和竹子為主,經過泡、煮、洗、曬,再到打料、撈紙、榨乾和焙紙等工序,工序複雜,同時也要求手藝人的一絲不苟,每道工序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最後才能造出白淨柔韌的紙張來。如今機械製造代替了傳統造紙,傳統造紙術瀕臨失傳。

19.剪花樣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剪花樣

民間有很多剪花匠人,憑藉一把剪刀走天下,將平鋪或疊好的紙張一次剪完,一氣呵成,線條流暢。摺疊的紙張開啟後,一張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作品就呈現出來了,剪出來的花樣被用在鞋上、衣服上、窗戶上、傢俱上、擺件上等。

20.蒲編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兒時夏天的樹陰下,一紮扎蒲草、一套刀具、一捆捆紮線,就能在蒲匠靈巧的手裡縱橫飛舞,沒過多久,一件件精巧樸實的蒲編工藝品展現在面前,蒲編制品廣泛用在人們的生活中,民間的匠人少部分還傳承著這個手藝。

21.磚雕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磚雕手藝人

磚雕分為很多種類,呈現的形態各異,中國自古愛雕刻藝術,磚雕匠人透過對一方青磚的刻畫,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祝福,其中蘊藏了中國的千年古韻和精神內涵,展現了手藝人的智慧與工藝。.

22.納鞋匠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納鞋匠

鞋匠手中線,鞋底密密縫。納鞋匠憑藉一雙巧手,縫針走線地經過一道道繁瑣細緻的工序,納出一雙雙舒適合腳的布鞋,這種鞋冬天保暖夏天吸汗,如今早已成了兒時難忘的回憶。

23.箍桶匠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箍桶匠

一句悠長的“箍桶噢.....”從街巷傳來,箍桶匠挑著擔子滿街吆喝,老百姓家中的木桶製品都出自他們之手。箍桶匠把備好的木料板用箍捆成桶狀,並確保接縫嚴實,堅固耐用。那時木桶製品是老百姓家中都鍾愛的家居用品。

24.篾匠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篾匠

一根根竹料便能在篾匠手中製作成各種生活用品,像洗菜用的竹籃竹筐,挑東西用的簍筐、夏天睡覺用的竹蓆等都是篾匠用竹子製成的。篾匠的活兒是十分細膩的,慢工出細活,越精緻的篾製品費時也會更長。

25.錫匠

中國正在消亡的25個老行當,個個讓人懷念,您經歷過幾個?


錫匠

過去不少人家的生活器具都是用錫製成的,每當錫匠的吆喝聲從街道傳來,家家戶戶便聞聲而來,拿來自家器具,等待著錫匠重返原貌,錫匠人透過化錫、剪裁、打磨、焊接、拋光等多道工序, 讓一件件殘破的錫具在錫匠的手中生花,活靈活現

結語

如今街頭再難看到這些身懷絕技的老手藝人了,這些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鄉愁與童趣的老行當,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但他們帶給時代的光彩和輝煌永遠讓人銘記。你還知道哪些被遺忘的老手藝人?歡迎在評論區一起探討。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2-02-08

相關文章

走出種植牙誤區,給老人第三副牙齒

走出種植牙誤區,給老人第三副牙齒
老年人缺牙不僅會影響進食,還會影響外表美觀.而種植牙是目前最好的缺失牙齒修復技術之一,擁有"人類第三副牙齒"的美譽. 不過,對於種牙,不少老年人心存顧慮:高齡人群種牙風險會不會太大 ...

肝硬化牽出罕見遺傳病 家族8人接連確診
"不明原因肝硬化."面對這樣一份診斷報告,60歲的老張非常焦急.輾轉河北和北京多家大醫院也無法查清肝硬化病因.最終,在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這個病的罪魁被揪了出來--老張確診為罕見 ...

文樓村:中國最早的艾滋病村,他們原來靠賣血為生

文樓村:中國最早的艾滋病村,他們原來靠賣血為生
當我們身體健康時,我們總是在揮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卻沒有想過我們每一次對自己身體的透支,在有朝一日都會被索要代價. 人在一生當中最不能小看的就是病魔,你永遠不會知道一場大病會帶你走向怎樣的深淵,有時候 ...

主持人華少首曬三胎小兒子正臉!兒女爭寵太幸福,神秘嬌妻未出鏡

主持人華少首曬三胎小兒子正臉!兒女爭寵太幸福,神秘嬌妻未出鏡
餓了嗎?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給您送上最新出爐的娛樂硬核大餐! 10月4日,知名主持人華少在社交平臺上更新一則動態,首次曬出三胎小兒子的正臉照,並配文:"使喚一下兒子那麼難嗎?"隨後 ...

太能扯!《紐約時報》報道加拿大男子自稱曾加入ISIS,警方卻查明他從未出國

太能扯!《紐約時報》報道加拿大男子自稱曾加入ISIS,警方卻查明他從未出國
據英國<衛報>11日報道,加拿大一名男子謊稱自己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行刑者,在他承認編造故事後,檢察官撤銷了對他的指控. 2020年9月,謝赫羅茲·喬杜 ...

中位潛伏期僅4.7天!德爾塔變異株完整傳播鏈精確繪出
近日,福建莆田.廈門相繼出現本土新冠肺炎病例傳播,此次疫情初步判定為德爾塔(Delta)毒株引起.新冠病毒Delta變異株已迅速成為目前盛行的優勢毒株.Delta變異株為何如此厲害?它有何規律特點呢? ...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1980年,葉劍英在家鄉 1980年5月13日,一位耄耋之年的遊子,再次回到了他日思夜盼的故鄉. 這位已經是83歲高齡的遊子,就是葉劍英元帥. 梅縣雁洋堡虎形村,葉劍英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是在這裡度過的 ...

章回故事:開心群丐幫十弟子 九九盤廬山一日驢
第一回 初秋夜聞電話鈴響 丐幫主誠邀登廬山 話說2021年9月上旬的某天晚上,貧生一杯清茶正悠閒自在地坐在家中.突然,一陣緊促的電話"釘玲玲"的響起.我翹首一看,"開心群 ...

民間故事九 紅色血鞋印
早年,海寧鹽官城外有一戶張姓大戶.它的主人張成明在外市任職時不幸病逝. 張成明的妻子很快就因過度悲痛去世了.張家唯一留下的兒子是張瑾,他每天當老師勉強度日.有一天,當張瑾讀書到深夜時,突然聽到外面有人 ...

有一種情商,明知不問,看穿不言

有一種情商,明知不問,看穿不言
<道德經>有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能說會道是能力,但恰如其分地沉默,卻更讓人感到舒服. 不是所有的關心,都需要張嘴說出來: 不是所有的掩飾,都需要一下子戳破. ...

從醫56年,外科專家患癌臨終前坦言:沒想到手術會如此痛苦

從醫56年,外科專家患癌臨終前坦言:沒想到手術會如此痛苦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管是科技.醫療還是我們的生活水平都是日新月異.我們享受著時代進步所帶來的成果,但是也同樣會受到影響, 身體處於亞健康的人群也來越多,患有疾病的人群也逐步增加.而一說到患病,幾乎所有人 ...

寫給我28周早產只有810克的兒子

寫給我28周早產只有810克的兒子
你是天使,是上帝安排你來到我的身邊,雖然歷經坎坷,幾經生死,好在平安無事. 發現病症 2019年10月,懷孕七個月的妻子覺得身體胖了好多,腳,腿部浮腫.因為生老大的時候腳也有點腫,聽人說很多懷孕的人都 ...

川軍,就這樣把我感動了,這場戰役值得每個人銘記

川軍,就這樣把我感動了,這場戰役值得每個人銘記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園內人山人海,戰旗飄揚. 縱隊司令唐式遵步履堅定地走到臺上,吼聲響徹全場:"此行決心為國雪恥,為民族爭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復,誓不回川!" 臺下 ...

貢江夜讀:一個失散女紅軍的悲喜人生

貢江夜讀:一個失散女紅軍的悲喜人生
主播:梁燕 在於都縣貢江鎮蘆山村,有一位來自湖南平江的蘇區失散女紅軍--華可英,被當地人尊稱為"興國婆婆".說起這個名稱的由來,它引出了一個悲壯.淒涼的故事,飽含了一個蘇區失散女紅 ...

農村老家的房子要不要重建?
農村老家的房子要不要修? 很多農村,基本只剩下老年人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或者去縣城,去市裡買房子了.老家也只有過年,才能短暫的熱鬧幾天. 春節後,我爸媽一直表示,想把老家的房子修修,加蓋個二層. 在我 ...

民間故事:牧童放牛,順手將枯骨掩埋,溺水的父親因此平安歸來

民間故事:牧童放牛,順手將枯骨掩埋,溺水的父親因此平安歸來
民間故事,奇聞趣事,這裡是話神道仙的原創故事領域. 接下來請看傳奇的民間故事. 好心自會有好報,尤其是那些不經意之間的善意,獲得的好處更是難以想象. 在古代,有著一種職業,叫做牧童,一般都是窮人家的小 ...

貴州古村走紅抖音 2個月接待遊客數超5萬

貴州古村走紅抖音 2個月接待遊客數超5萬
煥河村火了,原本"空心化"的村子突然熱鬧起來. 8月開始,這個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大山深處的土家族村寨,每天都要迎來七八百位遊客.截至目前,已累計接待遊客5萬餘人.村裡的第一書記 ...

中國女作家殘雪:接連3年登上諾貝爾獎賠率榜,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中國女作家殘雪:接連3年登上諾貝爾獎賠率榜,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文 | 讀書君 "除了魯迅,我並不同中國大師對話."--殘雪 雖然,可能只有萬分之一的中國人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她卻是外國人眼中"響噹噹"的人物."牆內 ...

1986年將帥合影:當過大軍區司令,也乖乖站後排,老師落座C位

1986年將帥合影:當過大軍區司令,也乖乖站後排,老師落座C位
作者:告白讀歷史 人們在影視劇中經常能聽到紅四方面軍的名號,他們以作戰勇猛.戰鬥力強而著名.1986年,上級要求編寫紅四軍戰鬥史,在世的紅四軍將領集聚一堂,這些年齡70歲以上的革命前輩們開過會後,照了 ...

衛星告訴你,只有鳥能飛過的峽谷,修起一條“珠穆朗瑪峰”

衛星告訴你,只有鳥能飛過的峽谷,修起一條“珠穆朗瑪峰”
"要想富,先修路" "要快富,修大路" 曾幾何時 這樣的標語佈滿鄉村家家戶戶的院牆上 飽含著對修路致富的美好向往 如今 全國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 100%通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