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1月13日,新疆軍區某團組織官兵進行班戰術綜合演練,錘鍊官兵協同作戰能力。賀 瑞攝
1月上旬,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依據大綱要求組織地靶實彈訓練。於青雷攝
1月中旬,武警雲南總隊某機動支隊緊貼實戰要求開展防化救援應急演練,檢驗官兵應急作戰和協同配合能力。 鄭祥權攝
新年伊始,習主席簽署中央軍委2022年1號命令,向全軍釋出開訓動員令。全軍各部隊堅決貫徹習主席決策指示,聚焦備戰打仗,掀起新年度訓練熱潮。
強軍必興訓,興訓必依法,依法必從嚴。新年度開訓後,各部隊嚴格落實依法治訓要求,避免軍事訓練相關法規只在上層空轉、只落實到口頭,或是組織訓練僅僅“憑經驗”“拍腦袋”“想當然”,要堅決糾治與訓練大綱不符的做法,充分發揮官兵主觀能動性,把按綱施訓、從嚴治訓的要求落到實處,切實在依法治訓中提升實戰化水平,夯實能打勝仗的能力基礎。
關鍵詞
戰訓耦合
“遇到特情,我也能從容應對了”
■講述人 第八十二集團軍某旅摩步二營火力連下士 姚 文
1月下旬,連隊組織步槍實彈射擊,我因成功處置子彈卡殼問題,受到連長的表揚。我很清楚,自己特情處置能力的提升,離不開連隊堅持依法依規組訓的嚴格要求。
這一切,還得從一次迫擊炮實彈射擊說起。那次,連隊參加合成營實兵對抗演練,在實彈檢驗階段,我被定為基準炮炮班二炮手,帶頭開炮。連隊賦予我重大任務,我信心滿滿,心想自己平時訓練已多次打過實彈,並且每次都很順利,這次肯定也沒問題。
演練中,在前三發炮彈精確擊中目標後,我按照規範動作繼續將第四發炮彈送進炮膛。沒想到,過了十幾秒,炮膛內仍沒有動靜。在炮班長指揮下,我晃動炮身數次,結果炮彈仍沒出膛,炮班長隨後下達了“倒彈”口令。
這次險情讓我一下慌了陣腳。按照訓練相關要求,此時,我應該配合其他炮手將炮彈取出。但平時訓練出現這類情況時,連隊一般都是安排經驗豐富的骨幹處置。日常訓練中,我們很少有機會練習相關操作。
當時,我想抓緊時間向一名老班長“呼救”,可不巧,班長作為警戒保障負責人,此時不在炮陣地。我只得硬著頭皮操作。最終,我們組不僅超時,而且還有兩發彈沒能打出去,拖了連隊的後腿。
演練覆盤總結階段,營長直截了當地指出,這次經歷暴露出個別連隊在依法治訓上存在偏差,遇到特殊情況沒有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處置,而是過度依賴骨幹力量,導致其他官兵訓而不實、練而不精、戰訓脫節。全營必須引以為戒,絕不能在落實訓練大綱上“偷工減料”。
那次演練之後,班長黃善勝透過一對一幫帶等形式,組織我們反覆訓練。透過認真訓練,我較好地掌握了迫擊炮射擊“不發火、近彈、甩炮”等特情處置方法。黃班長又帶領大家對照訓練相關法規,梳理出迫擊炮專業射擊中容易忽略的重難點問題,以及脫離實戰的現象,逐步細化處置流程,掛賬銷號進行考核驗收。
新年度開訓以來,連隊以戰領訓、按綱施訓的氛圍愈加濃厚,軍事訓練水平不斷提高。前不久,我被推薦代表連隊參加迫擊炮實彈射擊課目比武,取得優異成績,並被評為“優秀炮手”。
(宋海偉、王 凱、劉夢婷整理)
工作連結
在日常訓練中,個別基層單位容易忽視實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複雜情況,未能嚴格按照大綱標準組織特情處置訓練,導致與實戰要求脫離。第82集團軍某旅黨委議戰議訓會上,大家剖析典型案例,梳理出“武裝奔襲負重缺斤少兩”“自救互救無視傷員傷情”等脫離大綱和實戰要求的問題,重點進行糾治。該旅結合軍事訓練大綱等法規要求,區分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官兵,制訂特情處置能力清單,設定相關考核課目。同時,加大訓練督查力度,制訂多種剛性舉措,重點糾治軍事訓練與實戰標準不符的問題,完善問題追責機制。如今,旅隊“以戰領訓、抓訓為戰”的氛圍愈加濃厚,官兵研戰謀戰的使命感、緊迫感明顯增強。
關鍵詞
體系練兵
“除了精通本職,還要融入體系”
■講述人 第76集團軍某旅加榴炮二連下士 張 晨
有一次,旅隊組織實戰化對抗演練,連隊派我作為骨幹代表參加。我和戰友刻苦鑽研、認真訓練新裝備,準備一展身手,沒想到卻在演練中因為忽視各作戰要素間的協同配合而栽了跟頭,被判提前出局。
那次的演練在一場大雨中展開,我指揮炮車前往預定地點。就在途經一段陡坡時,火炮突然趴窩。班組成員檢查後認定是發動機出現故障,必須依靠維修分隊進行現場搶修。我立刻拿起話機向上級報告,可連續的呼叫卻沒有收到任何回應。原來,這片地域早已被“敵”強電磁干擾覆蓋,導致我方通訊聯絡受阻。
常規通訊裝置無法正常使用,導調組建議可考慮利用某新型指控系統與修理分隊構建實時通訊。這卻讓我犯了難:我們炮班以往很少開展與通訊要素的協同訓練,訓練中遇到此類情況一般是直接報告上級,由上級協調保障力量支援。
眼看打擊時間越來越近,我只能自己手忙腳亂地操作新裝備。結果可想而知,班組最後沒能建立起新的通訊網路。錯過了火力打擊時間,演練被判失敗。
“平時不能只盯著本專業研練,更要注重與其他作戰要素的協同配合。在體系作戰中,忽視任何一個要素都可能導致失敗。”導調組的點評一針見血。
在隨後召開的覆盤會上,大家積極查擺問題成因,制訂解決對策。“以往大家習慣於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認為炮班只需要將炮打準就行。現在看來,這是遠遠不夠的。”結合這次經歷,我進行了剖析反思。
“按照相關規定,炮兵分隊要積極主動融入作戰體系,與其他要素做好協調配合。”在隨後進行的群眾性討論活動中,連長馬超分析認為,我們必須在訓練中依法嚴格落實訓練大綱要求,樹立起協同配合的體系思維。
“既然是體系作戰,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既要每個要素過硬,也要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攥指成拳’的效果”……全連官兵在一次次思想交鋒中,進一步理解依法依規落實體系練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後,連隊立起法治思維、強化體系思維,對照相關條令法規完善訓練計劃,根據所擔負的不同任務,針對性拓展相關專業基礎性課目訓練。同時,機關也不斷加強指導,並完善在各專業中的險情特情設定,使部隊體系練兵水平得到充分檢驗。
(孫 晨、張祥亞、馬 振整理)
工作連結
根據相關規定,旅隊必須牢固樹立聯合制勝、體系支撐的觀念,積極主動融入聯合作戰體系,善於利用聯合支撐保障能力,周密組織與支援力量的協調配合,充分發揮體系作戰效果,加速作戰目的實現。第76集團軍某旅嚴格落實依法治訓、按綱施訓要求,引導每名官兵主動跳出“兵種思維”,牢固樹立體系合成意識、加強體系作戰素養。日常訓練中,他們制訂體系化訓練細則,解決日常訓練中不同專業間配屬關係、保障型別等問題;透過成立戰法研究小組,在把本專業練精練熟的同時,還要了解其他作戰要素、單元、系統;按照作戰環境構設訓練條件,讓部隊在實踐中摔打磨礪,淬鍊體系協同的真功硬功。
關鍵詞
安全訓練
“切不可把安全寄託在別人身上”
■講述人 海軍陸戰隊某旅儀器偵察連上士 劉忠暢
“傘降訓練有一定的危險性,每名同志必須嚴格遵守規程,對自己的安全負責,確保萬無一失。”新年度開訓後的首次傘降訓練,我作為教練員,針對之前存在的問題,帶領大家逐條逐項學習訓練教材,並明確安全責任。
此前一次傘降訓練中,當其他戰士還在認真整理傘具時,下士小劉早早地完成了地面疊傘動作,等待著我複檢。
複檢過程中,我發現小劉的傘具存在一些問題:傘衣邊緣不整齊、傘繩釦結較亂……“傘降訓練不能帶著一點問題上天,地面訓練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規定,出不得一點差錯。”對小劉的問題,我當即提出批評,並要求他重新摺疊。小劉起初有些不以為然:“這只是日常訓練,按照要求疊放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再說還有教練員檢查確認呢。”
訓練疏忽一分,危險增大十分。“按照相關流程規定,傘降人員必須將所屬傘具按規定要求疊放,先進行自檢,確認無誤後,再由教練員複檢並簽字確認。”我嚴肅地告訴小劉,訓練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嚴格按照規定落實,傘降人員本人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切不可把安全寄託在別人身上。
在我的批評教育下,小劉認識到了問題,重新認真整理了傘具。之後,我和其他教練員一起對照教材,把訓練流程分解細化至一令一動,力求在訓練前講清規範流程,明確安全責任。
小劉的情況雖是個例,但我還是向連隊作了彙報。在接下來的訓練形勢分析會上,其他教練員也反映了一些情況,如個別同志跳傘痼癖動作太多,不用心糾正;包裝工具使用後隨手亂擺,不放回原位;副傘長時間不整理,有較大安全隱患,等等。分析影響訓練質效和訓練安全的問題隱患,大家認為,作為教練員,不僅要教方法、練技術,更要把科學訓練、安全訓練、按綱施訓的意識牢牢刻在官兵心中。
會後,全連組織大家認真研讀跳傘教材,對全體人員以過篩子的辦法,梳理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漏洞,分級分類施訓,對基礎薄弱的人員不盲目追趕進度,安排專人從基礎動作教起;對有跳傘經歷的人員,重點摳細節、嚴標準。
前不久,年度首次跳傘訓練結束。每名官兵都在教練員指導下安全著陸,順利完成訓練。
(陳 巖、張瀟赫整理)
工作連結
安全訓練,人人有責。糾治訓練中的不安全因素,離不開按綱施訓、從嚴治訓。新年度開訓以來,海軍陸戰隊某旅針對訓練中存在的個人責任心不強、安全責任不實等問題,嚴格落實安全訓練相關法規制度,對各級教練員進行安全組訓能力培訓,透過理論授課、技能培訓、參觀見學、討論交流等方式,提高教練員依法帶兵能力和組訓施訓本領。同時,在官兵中開展安全教育,讓安全訓練理念進入課堂,走上操場,推動官兵牢固樹立“我的安全我負責、他人安全我有責、單位安全我盡責”的意識。在訓練內容上,重點指導部隊抓好安全防護訓練、安全操作訓練、緊急避險訓練和自救互救訓練,全方位提升官兵安全技能。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