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諜戰片中,我們經常看到國民黨的兩大特務組織,中統和軍統特務的身影,這些特務行動敏捷,擅長暗殺和搞情報。不過很多人分不清軍統和中統的區別,不知道蔣介石為什麼在軍統之外,還要搞一箇中統。
其實蔣介石本人在出道前就從事過特務活動,他曾受陳其美的指派,在醫院裡暗殺了光復會的領袖陶成章。所以蔣介石深知特務活動的價值和意義,他先後成立了包括中統和軍統在內的多個特務組織。
一、中統的來歷:
蔣介石於1927年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後,就以CC派分子為骨幹,在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下成立了一個“黨務調查科”,這就是“中統局”的前身。
所謂的CC派系,最初是中央俱樂部(The Central Club)的英文簡稱,它是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首的國民黨內的一股龐大的政治勢力,所以一般人又簡單地把CC派系理解為“二陳系(CC系)”。
與軍統偏重於暗殺行動有所區別的是,中統非常重視理論的研究和發展,它的旗下有很多諸如《政治評論》、《社會新聞》和《中興週刊》等政治性的、社會性理論與輿論的工具,他的很多特務都是出名的記者和作家。
“黨務調查科”成立後,國民黨大員陳立夫、張道藩、吳大鈞、葉秀峰、徐恩曾都先後當過這個“小小的科長”。
全國各省、市國民黨黨部內,都增設“黨務調查股”,作為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的外派機構。
“黨務調查科”於1932年被擴編為特工總部,由徐恩曾任主任,但對外仍稱“黨務調查科”,在各省、市黨部內增設特務室和羈押中共叛變人員的反省院。1935年“黨務調查科”升級為“黨務調查處”,處長徐恩曾。
徐恩曾最出名的事情就是抓捕了顧順章,在對共產黨人的策反方面很有一套,他的第三個老婆費俠就是曾去過蘇聯的中共黨員。
不過他最後因為走私而被蔣介石免職,晚年在臺灣過著富足的生活。
二、中統、軍統的合併與分家。
抗日戰爭爆發後,因應國民黨的組織機構調整的需要,“黨務調查處”併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陳立夫),是為第一處(黨政處),處長徐恩曾。
要說明的是,1937年的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並不是戴笠領導的軍統,因此大家又把它叫”老軍統局“。
戴笠這時候是老軍統裡第二處的處長,第二處的前身是國民黨的另一個特務組織復興社下的力行社特務處。
這個時候從職務上來說,戴笠與徐恩曾平級。
早期的蔣介石就是靠他的三大特務機構起家的,這三大特務機構分別是,CC系,復興社和政學系,這也是蔣介石為什麼會一生鍾情於特務治國。
1938年8月蔣介石為了加強特務工作,又對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老軍統)進行了改組,將其第一處改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簡稱中統局);第二處擴建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新軍統)。
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軍統和中統其實源自一家,都是老軍統。
中統歷任局長分別是,陳立夫,張厲生、朱家驊,他們都是以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的身份兼任中統局的局長,徐恩增和葉秀峰先後長期擔任副局長,是中統真正負責和當家的人。
三、軍統(新)和戴笠。
戴笠出生於1897年,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他是浙江省江山縣人,所以也是蔣介石的小同鄉,他比蔣介石小了10歲。
軍統的前身是復興社,也叫藍衣社。
1937年的“九一八”事變後,黃埔軍人賀衷寒、戴笠、鄭介民、康澤等蔣介石的所謂“十三太保”秘密組織了一個以軍人為主體的“復興社”,又在復興社內成立核心組織“力行社”,在力行社內設立了一個特務處,戴笠擔任了處長。
戴笠領導的力行社下特務處雖然加入了老軍統,但他仍然有特權可以直接向蔣介石彙報工作、接受任務。
老軍統內的兩個處(兩個特務組織)因為淵源不同目標不同而矛盾重重,這讓蔣介石非常頭疼,於是蔣介石又把它們分立為中統和軍統,各幹各的。
軍統局主要任務是情報蒐集和執行暗殺。
破獲了日軍進攻美國珍珠港的電訊後,讓美國人開始對戴笠重視起來。在暗殺方面,軍統總共成功刺殺了上萬人的大小漢奸,比如張嘯林、唐紹儀、季雲卿、陳籙等;暗殺沒有成功則有汪精衛、殷汝耕、周佛海等等;而軍統在淪陷區組織的各類“遊擊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隊”則以游擊戰的形式,狠狠地打擊日寇和漢奸。
戴笠死後,軍統局於1946年8月改組成國防部保密局,毛人鳳為局長。
軍統局歷任局長分別是:戴笠,鄭介民,毛人鳳等。
結束語:從暗殺和搞情報方面來看,軍統比中統要厲害些。但軍統畢竟還是“幹髒活的”藍領,其地位一直不高,戴笠到死也不過是個少將(死後追贈為中將),可見蔣介石從來只是把戴笠和軍統當成聽話的狗來對待。而中統則不一樣,它更側重於國民黨的重要人員的“管理”,雖然沒有軍統轟轟烈烈,但在蔣介石的心中,中統地位明顯要高於軍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