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背後隱藏著家長自身的問題,孩子的教育,反映的也是家長的自我教育。”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偏愛肆無忌憚,等自己年老後,也品嚐到孩子不同態度,帶給自己的悲傷。
人生就是一場輪迴,每個人種下的因,都會以相同方式反饋到自己身上,這就是“因果不虛”。
網上,看了宋立竹一家的境況,更加明白了這個道理,孩子之間,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人父母一碗水一定要端平。
父親脾氣暴躁,讓兄妹們失去了母愛宋立竹兄妹4人,他是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父親年輕時候,脾氣暴躁,愛喝酒,喝醉回來就打母親,母親經常揹著他們哭泣。
在宋立竹上小學的時候,母親走了,從那以後再沒有回來,讓兄妹幾人也失去了母愛。
母親在的時候,他們每天能吃飽飯,也能有乾淨衣服穿,失去了母親,他們成為沒根的浮萍,連飯都吃不飽。
因為父親不經常在家,宋立竹就帶著弟弟妹妹去鄰居家蹭飯,雖然受到很多白眼,但很多鄰居都很善良,會給他們一個饅頭,他們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為了讓弟弟妹妹生活好一些,宋立竹小學畢業就不再讀書了,跟著村裡的建築隊打工,把掙到的錢給弟弟妹妹交學費,在弟弟妹妹心中,長兄如父,對大哥很是敬重。
他們長大後各自成家立業,也都離開了老家,誰知老房子拆遷,按照面積可以有一百萬左右的安置費,兄妹三人決定,這筆錢他們一分不要,全部留給四弟。但同時也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父親的養老,要由四弟負責,當著大家的面,兄妹4人寫下一份協議,四弟也答應會給父親養老。
偏愛,是一把雙刃劍之所以把房子安置款給四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親一直對四弟比較偏愛。
父親雖然脾氣暴躁,但對小兒子要溫和很多,平時有錢也大多補貼給了小兒子,原因是老四嘴巴能說會道,讓父親比較喜歡。
兄妹們認為,父親年紀大了,讓父親晚年有一個好的生活,也是他們的孝順。
如果把父親接到自己家住,不僅容易產生矛盾,父親住得也不舒服。
剛開始一切相安無事,老四對父親也比較好,會經常給父親買吃的,還給父親找了一個保姆。
誰知不到兩年時間,老四就不管父親了,認為父親太“作”,自己沒能力伺候。
他給父親找的保姆,被父親趕走,自己給父親做飯,父親嫌不好吃大發脾氣。一氣之下,老四也拋下父親外出打工,他說:“父親又不是我一個人的,還是大家輪流養好了。”
宋立竹很生氣,當初說得好好的事情,老四臨時變卦,也讓兄妹們陷入尷尬,父親做了再多錯事,也是需要贍養的老人,怎麼能說不管就不管呢?
他們有兩個訴求,第一,弟弟把百萬安置費拿出來,他們找人照顧父親;第二,四弟繼續好好贍養父親。
結果四弟錢也不拿,父親也不肯贍養,表示:“我拿錢也不養父親。”
在四弟的身上,有被偏愛孩子的有恃無恐,父親可能想不到,自己最偏愛的孩子,對自己最沒有感情。
說起偏愛,但是生活中很多家庭的現狀,父母生育了多個子女,往往會對其中的一個付出更多的愛。
心理學家表示,這是父母在滿足自己的“經營需求”,在嘴比較甜的孩子身上,父母有自戀的滿足感,他們的付出得到了情感的回報,以及被認可和被看見,使父母有一種付出的幸福感。相比之下,不愛說話的孩子往往容易得到忽略,帶來的情感疏離也是雙向的,父母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孩子的回應而氣餒,孩子會認為沒有令父母滿意,從而感到苦惱。
時間長了,這樣的情感互動會加深,父母會格外疼愛某一個孩子,而被忽視的孩子,因為情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長大後跟父母也難以親近,造成新一輪的關係疏離。
父母做到一碗水端平,晚年才能過得踏實知乎上有人問:“父母偏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下面有個高贊回答:“失去了很多快樂,對被偏愛的兄妹有莫名的對立感。”
沒錯,這就是情感的轉移,因為得不到父母的愛,偏愛的孩子往往被兄妹們孤立,而自身的優越感,並不能及時發現,也錯過了感情最佳的修復時期。
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往往難以團結,表面上和和氣氣,背後也是互相攀比。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很多人都難以擺脫童年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就如宋立竹兄妹們,提起童年的經歷,已經年過半百的他們,依舊掩面痛哭。
二姐宋立花有句話很心酸,她說:“我沒辦法跟父親住在一起,看到父親,就想起他讓我們失去了母親,他沒有給過我多少愛,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愛他?”這或許就是輪迴吧,父親用自己的一生,把兒女們越推越遠,他卻不知道自省,年紀大了,依然在“作”,讓被他偏愛的小兒子,也想要遠離他。身為父母,要想讓晚年過得踏實,需要注意下面三點。
第一,對兒女一視同仁。不管自己有多少財富,對兒女不要厚此薄彼,你也可以先給自己留下足夠的養老錢,避免晚年生活被動。
第二,給兒女同等的愛。不要偏心,哪怕你心裡很喜歡其中一個孩子,也不要表現得太過明顯,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你的愛,偏心,會給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第三,生活要自律。不管到多大年紀,生活有規律,行為有邊界,對兒女的照顧懂得說“謝謝”,這樣即便兒女生活條件一般,也樂於把你接到身邊照顧。
人性本善,每個人都渴望家庭和睦與美滿,如果兄妹幾人矛盾不斷,父母也該反思自己的職責,或許根源,就在自己身上。
來源:子芫伴你成長
今日話題:你認為父母的偏心對兒女的感情會有影響嗎?歡迎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