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是啊,人與人爭來爭去,往往得不到好結果。
由此可見,不爭才是最大的爭! 為人處世中,爭與不爭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若能擁有“水德”,做到善利萬物而不爭,那就是有大格局之人。
一、 不爭,是一個人的氣度
明代大儒王陽明之所以能成為心學專家,在哲學等方面成就卓越,也是因為他的“不爭”。
少年時期的王陽明志向高遠,他認為人生的第一等事就是“讀書做聖賢”。但因為王陽明個性耿直,不趨炎附勢,導致得罪了朝中的一些宦官。
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後,朝中有很多奸臣嫉妒他。宦官們妄圖佔功,於是慫恿武宗皇帝令王陽明將寧王放回,由武宗親自去捉拿。武宗皇帝天性好玩,不問朝政,卻因為王陽明抓捕了寧王而憤憤不平,他責令讓王陽明放了寧王,自己御駕親征!
武宗年紀小,不懂得事情的輕重緩急。但王陽明很清楚,若此刻放了寧王,就等於放虎歸山,日後再想抓捕就難了。
王陽明知道直言進諫就是往槍口上撞,只會惹武宗更加生氣,於是他選擇了“不爭”,主動將寧王交給太監張永,自己躲進寺廟樂得清閒自在。張永得到好處後,拼命與他人周旋,王陽明也因此逃過一劫。
在那個皇帝昏庸、宦官當政的時代,王陽明異於常人。他看破了塵世,也看透了生死,不再與萬事萬物相爭,開始潛心修道,最終成功悟道!
王陽明的“不爭”並非懦弱、退縮,而是不再追求眼前之事,將自己的目光放到遠處,故而才能一門心思地將“道”研究透徹,領悟其中的真理,成為受人尊崇的哲學思想家。
世事無常,尤其是在名利場上,要想明哲保身,必須懂得“不爭”之理。唯有不爭,才會無憂。就像老子描繪的水的特性:“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因此,為人處世中要明白,往往不爭才是爭的最高境界!
二、不爭,是一個人的格局
有“帝王師”之稱的張良,能夠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皆因為他的“不爭”。 秦始皇時期,張良心中滿懷仇恨。
國家滅亡,家人慘死,自己被迫流亡他鄉,此時的張良一心想要報國仇家恨,不惜散盡家財,招來天下的勇義之士,準備暗殺秦始皇。
由於秦始皇戒備心比較重,身邊有將士保護,因此張良的暗殺行動並未成功。
但秦始皇秉著“寧錯殺一百,不放過一個”的原則,非要找到暗殺的刺客,導致很多百姓無辜慘死。
張良因為這件事一直鬱鬱寡歡,他哀嘆這世上再無良君了。
這時候有一位老人家呼喊他:“小夥子,幫我撿一下鞋子吧。”
儘管張良心中有些不悅,但他還是幫老人撿起了鞋子。
誰知道老人家又故意掉了鞋,張良再次耐心地撿了鞋子。
最終老人家信任張良,還開導他:“天下之爭,不爭才是最大的爭。” 張良恍然大悟,自此開始潛心研修,學會了不爭的智慧,同時也為日後輔佐劉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劉邦爭奪漢王之位時,為了“先入關中者為漢王”的條例,不惜拼盡身家性命。
但是張良勸誡劉邦要智取,懂得不爭之理,這才讓劉邦順利攻入咸陽,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
其實,不爭並非是不思進取,而是一種審時度勢、伺機而動的大智慧。
很多時候,不爭還能為一個人的成功贏得先機。
三、 不爭,人便活得自在
人在紅塵凡世中,常常會受到外界的很多誘惑,無外乎都是“名利”二字。
只有不爭,才能活得自在。
晚清名臣曾國藩親身經歷過一件事:當時曾國藩在嶽麓書院讀書,同窗的一位書友性格比較暴躁,常常針對曾國藩。
有一次曾國藩在窗前讀書,這位書友又來找茬,他說:“你能不能去別處看書,擋著我光線了。”
曾國藩沒有計較,沒有爭辯,默默地轉移到別處看書了。
到了晚上,曾國藩繼續讀書,這位書友又說:“平常不好好讀書,大半夜地還要打擾別人休息,你安的什麼心啊!”
曾國藩依舊沉默不語,低聲默讀。
後來曾國藩透過自己的努力考中了,這位書友又發牢騷:“就是你把我的好風水都佔了,害得我沒考中。”
曾國藩聽完還是不在意,他知道爭沒有任何意義。
與小人爭利,小人會為了多利而不擇手段,與其如此,倒不如不爭、不辨,如此一來就不再有煩惱,活得也就自在多了。
處事不爭,能避去禍端;
待人不爭,能免去糾紛。
不爭看似是在避世,實則是以退為進。當一個人在為人處世中能做到不爭名奪利、不居功自傲,遵循天道法則,那就是達到“天下莫能與之爭”的最高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