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節檔,熱映中的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最大特色是出品方開心麻花團隊,把一部笑點不斷的舞臺劇,直接搬到了大銀幕上,甚至都懶得去做那些“電影化”的細節改進。這和他們此前的所有影片,都大不相同。
此前的《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等成功之作且不必說,就算是被詬病“太舞臺劇化”的《李茶的姑媽》,以及《溫暖的抱抱》《李茂扮太子》這些被多少人狂打差評的爛片,至少都做了基本的“電影化改動”,或者說:起碼像是一部正常電影。
然而,這些在這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都完全不存在了,基本都是在舞臺上就能搭建的室內場景,唯一的外景碼頭,還是敷衍之極的綠幕。
黑社會打手們,按劇情設定,拿的應該是真槍?但實際劇情中,就是一把把打不死人的玩具槍……
甚至連唯一一把衝鋒槍,也能被「以為自己是在拍戲」的男主角“魏成功”,當真了用成了道具槍,對著對面黑幫猛烈開火,一個人都沒掉根毫毛……
整部部影片的投資成本,同樣肉眼可見地壓縮到了最低:在影視城的攝影大棚就能拍完,不用任何外景,沒有任何特效,各種戲中戲設定,道具可以直接用現成的,主要演員是開心麻花自己人,連群演最多就十幾個,
影片的“大男主”魏翔,默默無聞多年,2018年憑《西虹市首富》的配角,靠著「三口一頭豬」「主教練已經開始熱身了」梗出圈,39歲以後才有了點名氣。
2020年《神筆馬亮》演上了單元電影的三番男二號,2022年初《李茂扮太子》是四番男三號。此前在開心麻花的位置,肯定不如已有男一號主演,數億票房成績的艾倫/常遠/黃才倫。
如果排除最大牌的女主角馬麗,這其實就是一部總成本可以壓縮到不足千萬的網路大電影的配置。何況即使是馬麗,此前也已拍過一部口碑還行的網路大電影《發財日記》了。
如果和《李茂扮太子》比,同樣是沈騰被雪藏&“含騰量”為零,馬麗作為鑲邊女主,名義上掛“一番領銜主演”,實際作為輔助,同樣是男演員一人擔綱大男主,挑起幾乎全部重頭戲,這部《殺手》的配置最多也只能算半斤八兩。——所以,從製作方到廣大影迷,最初對兩部電影的期待值,同樣也應是差不多的。
開心麻花團隊,在《西虹市》之後的幾部大電影,錢賺得不多,口碑賠了不少,今年真正壓上了家底的重頭戲,一部是“沈馬組合”這對王炸重新搭檔,沈騰獨挑大男主的科幻特效大作《獨行月球》,後期特效太繁重,所以趕不上春節檔了,不論放在暑期檔還是國慶檔,也一直是今年票房冠軍的熱門影片。
另一部是艾倫和沈騰擔綱正反一號的特效喜劇大片《超能一家人》,號稱麻花電影史上最大投資,單從預告片看,製作就是花了真金白銀的,早早定檔提前宣發了一整年,一直力壓群雄,成為最被看好、熱度最高的影片。
《長津湖之水門橋》定檔後,原本影迷們都期待一場“吳京戰沈騰,火星撞地球”,兩大票房天王繼2019年春節檔後的再次正面交鋒,可惜 《超能一家人》 卻因“後期製作原因”,意外撤檔,實為遺憾。
如果不是《超能》撤檔,那麼小成本製作的《殺手》,絕不可能成為開心麻花的春節檔主打,估計蹭著大盤,撈個三五億票房,就心滿意足了。
然而,就是這麼趕鴨子上架的《殺手》,首日排片14.7%,位列第四名,票房2.14億,佔比也是14.7%,穩住口碑,次日2.15億,第三日2.48億,第四日2.47億,第五日2.49億,第六日2.14億……
在整個大盤和總觀影人次直線滑坡的前提下,逆勢前行,6天時間,橫卷近14億票房,預測總票房飆升到了27億!
說到底,不過就是太多觀眾對春節檔的認知:就是要閤家歡喜劇片,就是不需要考慮劇情邏輯,無所謂劇情深度,也不很在乎是否特效大片,只求“圖一樂":
因此,作為今年春節檔唯一的閤家歡喜劇片,《殺手》就是太多觀眾的觀影剛需。
當然,正如影片的男主“魏成功”一樣,《殺手》固然是意外佔據了這種“春節檔期優先剛需”的天時地利,能牢牢把握住機會,迅速轉換成巨大的票房成績,讓相當多的觀眾認可,自然是有其突出優點的。
魏翔這個“大男主”確實達到了100%的角色完成度,令人信服地直接撐起了整部電影的主體質感。
馬麗終於在“沈馬組合”外也不擺爛了,順利完成了女主角“米蘭”的塑造。 黃才倫的“導演米勒”、陳明昊的黑老大“哈維”, 周大勇的黑老二“吉米”,每個重要角色都非常不錯。
然後,作為一部喜劇片,《殺手》沒有屎尿屁,不走下三路,不打擦邊球,沒有任何的“老人不適/少兒不宜”的笑梗,在編寫劇情和笑點時,就努力將讓不分年齡段的觀眾,集體捧腹一樂的觀影需求,做到了極致,算是難得可貴了。
當然, 恐怕就連第一天就收回成本,賺得盆滿缽盈,之後更是躺著數錢的出品方,都會懷疑自己:早知道觀眾如果容易滿足,就這都能拿到二三十億的票房,
那麼還何必吃力不討好地,去努力把從前的招牌舞臺劇,一個個電影化?更不用說花了鉅額成本,去豪賭特效喜劇大片《超能一家人》,和科幻喜劇大片《獨行月球》的成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