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9日,國家開發銀行釋出訊息,宣佈正式設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專項貸款”,簡稱“疏解貸”。
根據訊息,這個貸款的額度高達4000億,這個訊號“不同凡響”。
在中國,銀行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其中政策性銀行直接由中央政府成立,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銀行。
中國的政策性銀行主要有三家,國家開發銀行是最主要的“政策性銀行”,它是不吸收“存款”的,資金直接來自於中央財政撥款和央行無息貸款。
所以,國家政策性銀行一般只服務於“國家戰略”或者是“中央政策”,為國家級專案提供“優惠貸款”和“資金支援”。
當一個國家級專案獲得“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支援,意味著這個專案的政治地位被拔高,資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比如2014年-2015年全國各地的“棚改專項貸款”,就直接由國家開發銀行發放,總額度超過了3萬億,大量的“廉價”資金流入把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直接推高了一倍”。
所以2014年-2016年三四線城市房價的“大爆發”,絕大部分的功勞要記在國家開發銀行的“棚改貸”上。
國開行的“專項貸款”不僅利率超級優惠,同時貸款期限也非常“優惠”,這種錢相當於給地方政府“白用”。
這一次國開行高達4000億的“疏解貸”設立,意味著“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式進入“國家頂層戰略”。
背後則是中央政府意圖要加快加速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離京”,國開行資金的到位,也意味著北京最大規模的“疏解”即將落地實施。
北京城市的“一核雙翼”佈局,將從“規劃階段”正式進入“實施落地階段”。
根據國開行本次“疏解貸”的要求:
第一,4000億的貸款資金需要在2022年-2025年的4年直接“用完”,平均每年投入1000億,重點用於中央政府確定的“重點疏解專案”。
就算每個專案平均投資40億估算,2022年-2025年的4年期間,“北京重點疏解專案”也不會少於100個。
第二,4000億的“疏解貸”重點支援“六類專案”建設:
北京城區企事業單位疏解轉移、雄安新區安置房、北京保障性租賃住房醫院學校建設、北京軌道交通地鐵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一體化發展、天津濱海新區及特色園區建設等。
其中“重點支援北京城六區內各類企事業單位疏解轉移”排在最重要的位置,將會是未來4年“疏解貸”重點解決的問題。
這裡面其實就是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央企總部”將會從北京“城六區”陸續搬遷雄安新區,2021年已經有5家央企總部“離京”,但大部分都集中在長安街沿線,這部分央企總部“率先離京”。
從目前看,2022年整個“城六區”的央企總部可能都要面臨“離京”的問題,預計很快“央企總部離京名單”就會公佈。
而央企總部“離京”後的“購買土地,重新建設總部大樓”等費用,可能將會從“4000億的疏解貸”中來解決一部分。
假設有20家央企總部在2025年之前遷入雄安新區,預計總花費應該在400-500億之間,佔到國開行“疏解貸”的10%-15%左右。
20家央企總部預計可以帶走1萬名總部員工,但是卻可以給雄安帶來上下游產業人群高達5-8萬人左右。
可見,一旦央企總部遷入雄安,將會產生新的“產業叢集效應”。
當然,除了央企總部之外,預計教育部下屬的高校也會有5-7家將會在雄安設立“新校區”,這些高校的建設費用也可以從“疏解貸”中解決一部分。
第二件事就是北京“市屬國企、市屬企事業單位”將從城六區搬入北京城市副中心。
目前北京市第一批行政單位已經遷入,帶來了1.2萬北京公務員,第二批行政單位預計將會在2023年遷入,再次帶來3萬多公務員。
至此北京行政單位搬遷結束,帶動5萬就業人口東遷。
那麼,接下來就是北京市屬國企單位和北京事業單位。
目前北京市屬國企大概在44家左右,全部歸北京國資委管轄,包括首開集團、首創集團等等都是北京市屬國企。
北京的事業單位就非常多了,大概可以分成18個門類,包括北京電視臺、北京日報社等等都是北京市屬“事業單位”。
如果到了2025年,能夠實現部分“市屬國企”和“事業單位”遷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我們判斷副中心的就業人口可能新增15-20萬人左右,“新職場中心”的地位會有所凸顯。
北京城市副中心目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城市配套力度強勁,但產業規模依然偏小”,通州2021年GDP也僅有1100億。
如果未來4年,能夠藉助“疏解貸”加快市屬國企、事業單位遷入通州,那麼2025年通州GDP有望突破2000億規模。
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就可以藉助“國企”的產業鏈,打造新的產業叢集效應,我們判斷2022年北京國企搬遷北京副中心的名單也會陸續出臺。
第三,“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一體化發展”也被列入國開行“疏解貸”的重點支援範圍,那麼哪些專案會被列入重點專案呢?
我們認為要重點關注三個方面:
首先是“檢查站外遷”的建設專案,極有可能會被列入國開行“疏解貸”的重點建設名目,給與優惠建設資金支援。
“檢查站外遷”在2022年的“北京兩會”上被“熱議”,並提上了會議的“頭條新聞”,所以通州和北三縣的“一體化發展”建設的首要問題,當然就是要解決“檢查站外遷”。
“檢查站外遷”專案在2025年之前解決,我們判斷機率在90%以上,極有可能會被列入“疏解貸”重點支援專案。
其次是軌道交通的一體化建設,有望加速。
2022年9月份“京唐城際”即將通車,北三縣和通州之間總算有了第一條“軌道交通”,但顯然遠遠不夠,力度太小。
平谷線通車極有可能要到2026年左右才能實現,所以通州和北三縣的“一體化發展”還需要增加“路線”。
我們判斷“市郊鐵路副中心線東延和M101號線二期東延大廠”最有可能會提前實現。
最後就是“中日友好醫院”落戶北三縣專案有可能會在2022年正式選定,這將是北三縣地區第一個“公立三級甲”醫院。
這個專案應該是除了“人大附大廠分校”之後,最值得關注的大型公共配套型專案,預計投資可能會有30億左右。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不管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還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最關鍵的問題除了“打破行政障礙”,就是“建設資金不足”。
只要有了“建設資金”,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當初的“平谷線河北段”的建設資金,也是透過燕郊引入“央企中交集團”而最終獲得解決。
而這一次由中央直接命令,國開行設立4000億的“疏解貸”,本質上就是為了消除“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障礙。
2022年3月“全國兩會”後,我們就會看到北京最大規模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潮”即將上演!
北京城市真正的“大變局”才剛剛拉開序幕!
【加入北京群,請私信大山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