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聊聊《第56號教室的奇蹟》吧。
最近大寶在學葫蘆絲,第一節課吹《瑪麗有隻小羊羔》,然後是《粉刷匠》《新年好》《歡樂頌》……十幾節課後,開始吹較長的曲目,《大海,故鄉》《荷塘月色》《一剪梅》……
第一節課就學會了一首曲子,看來這葫蘆絲真如眾人所言,入門極其簡單。當時我也跟著旁聽,老師教了“1,2,3”三個音符的吹奏方法,三個音符剛好可以完成《瑪麗有隻小羊羔》。
好神奇也好簡單呀,我也跟著一學就會了,還覺得一份學費能出我們兩個學生,超值呀。
後來的幾首也還能跟著練習,再後來,我就跟不上了。沒時間練是一方面,自己自身學習的毅力遠不足督促孩子學習的毅力,這也是奇怪。
大寶一路自己學來,從最初的興趣盎然,到緊接著發現每日的練習如此枯燥開始懈怠,但卻並不提放棄,只是每日又在各種催的基礎上多出了催他練習葫蘆絲的麻煩,我也是很不情願。
再後來,他吹得熟練起來,只是,熟練的是音符在葫蘆絲竹管上的按動,吹出的曲子卻不好聽,因為他全然不講什麼節拍,只負責按完所有孔洞,同時伴隨能不換氣就不換氣的吹氣。
那日吹完一曲,據說是《甜蜜蜜》,可我愣是一點相關的曲調也沒聽出來。
然而,這篇文並不是來吐槽大寶的。在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時候,關於藝術課,雷夫老師的話讓我很有感觸和收穫。
老師說,藝術之美,就在於一路追求完美,卻總也不得。一路的追尋就是收穫。
老師說,學習藝術的過程中,孩子還有了許多別的收穫,比如責任、練習、準確、時間管理……
老師說,在課堂上,莎翁的劇演的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演劇的孩子。
(以上都不是作者的原話,此刻不方便翻書摘錄,僅憑記憶轉述)
這些話讓我換一個角度看待學習藝術的孩子。
當聽說家裡有了學音樂的孩子,家人們常常會寄希望於孩子能優美地演奏樂曲,演奏得好,就鼓掌讚揚,演奏得不好,就開始打擊批評,或者不置評論了。
但卻忽略了,其實學習藝術更大的價值,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其他的收穫。
學習藝術,並非都僅僅是為了讓他完美地呈現藝術作品,畢竟可以完美呈現藝術作品的大師有很多,而孩子學藝並非是要從藝,乃是讓他們在其中被薰陶被感染被教育。
比如大寶,我們在學習葫蘆絲的這不長的時間裡,除了吹奏一首首曲目,還有了許多額外的成長。
比如節奏感,因為大寶吹奏沒有節奏感,老師特別認真地教他什麼是節奏,如何打拍子,如何識別音符是幾拍……如此一來我發現,那個之前朗讀課文幾乎要一口氣憋壞的小孩,當我提醒他節奏的時候,現在他也能有些明白和掌控了。
之前音樂老師說過一句我特別喜歡的話“雖然藝術是感性的,但節奏一定是理性的。”所有看起來毫不費力的事,其實都是非常努力之後的結果呀。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相信大寶對此也會有了許多領悟。
學習畫畫不是為了畫的得像,而是在學畫的過程中學會了觀察、角度、層次以及多了一種表達的“語言”;學習音樂不單單是為了吹得好聽,還有對音樂感染力的體會、對藝術準確性以及勤勉練習的體會,還有,就是音樂的療愈力,可以舒緩許多學業壓力。
這都是學習藝術的價值呀!
藝術之美,在於追求完美,卻總不得。這追尋的過程就是收穫。這話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