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焦慮的媽媽,沒有之一
孩子上幼兒園,哪個媽媽不焦慮?
把孩子送進幼兒園的瞬間,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媽媽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轉,這是太常見的一幕了。
就算媽媽抱著孩子和孩子一起哭,強行把孩子交到老師手裡,轉過身就走,邊走邊擦眼淚,這也不算是多大的事,當媽的不都這樣嗎。
在幼兒園工作,親歷了這樣一位媽媽,我一度認為這位媽媽有心理疾病。
含著眼淚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接下來的一整天這位媽媽就扒著幼兒園圍牆的欄杆,一看就是一天。
幼兒園的有一個高難度的站位和角度能看到一小部分教室的窗戶,那裡就成了這位媽媽的根據地。
教室裡的孩子都知道媽媽在哪兒,只要一看到欄杆外的媽媽,孩子就哭喊著:
“我要找媽媽!”
開學十幾天了,這位媽媽就這樣堅持著,一直送孩子上幼兒園,自己就一直扒著幼兒園圍牆的欄杆。
老師勸,園長勸,誰勸也聽不進去,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你們體會不到做媽媽的心,你們感受不到做媽媽的煎熬!”
02
誰勸都不行
這位媽媽的行為,真的影響到了幼兒園的正常教學,也影響到了孩子們的情緒。
剛入學小班的孩子,情緒還不太穩定,一個哭引發一連串的哭鬧。
園長要求老師和家長溝通,必須停止家長扒著欄杆看的這種行為,否則孩子可能會被勸退,不讓上幼兒園了。
年輕的小老師一籌莫展,乾脆直接找這位媽媽談話,沒談幾句這個媽媽哭哭啼啼起來,還是老一套:
“你們不懂做媽媽的心,你還沒有孩子,理解不了我的感受,我有我的自由,我在幼兒園外面誰也管不了我!
我又沒有進去,既然是欄杆,不是圍牆,就是讓人看的。”
小老師也實在沒有辦法了直接說:
“你送孩子上幼兒園這麼不放心,不如再去別家幼兒園看看,選一所自己放心的幼兒園。”
這位媽媽聽到這句話,直接大哭起來,驚動了園長,園長帶她到辦公室,據說在園長辦公室哭哭啼啼一上午。
園長做了一上午的工作,還是停止不了她的焦慮,也絕不考慮轉園,這個幼兒園是這位媽媽考察了五家幼兒園,精挑細選出來的,明確表態,不會轉走。
03
最後通牒
園長下了命令,給班內三位老師三天時間,充分理解這位媽媽的感受,並且做好溝通安撫工作。
作為三位老師中的一員,我此時正在讀一本書《非暴力溝通》,忽然想到眼前的情景結合書中的內容,嘗試和這位媽媽進行溝通也許是個辦法。
非暴力溝通就是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
有些人用非暴力溝通理解自己,
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際關係,
還有人藉助它改進工作。
現在我們三位老師就計劃用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來和這位媽媽進行溝通。
04
非暴力溝通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能夠:
■ 療愈內心深處的隱秘傷痛;
■ 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侷限性;
■ 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
■ 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
■ 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
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運用非暴力溝通聆聽彼此心靈深處的需要,我們將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際關係。
05
非暴力溝通始於四個要素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
1.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
這四個要素正是非暴力溝透過程:
- 什麼是我的觀察
- 我的感受如何
- 哪些需要(或價值、願望等)導致那樣的感受
- 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麼
那我們就認真學習一下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
一、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
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別人就會傾向於聽到批評,並反駁我們。
非暴力溝通是動態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
它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
例如,他會說“歐文在過去的5場比賽中沒有進一個球”,而不是說“歐文是個差勁的前鋒。”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時“胡說八道”這個想法在我腦中一閃而過——在不知不覺中,我作出了評論。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觀察他人及其行為,而不評判、指責或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析,是難以做到的。
二、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
透過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彙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表達感受,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
在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於解決衝突。
示弱有助於解決衝突。 區分感受和自我評價。
三、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感受根源於我們自身的需要。
他人的言行也許和我們的感受有關,但並不是我們感受的起因。
任何溝通我們都會聽到不中聽的話,那聽到不中聽的話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有四種選擇:
1)責備自己;
2)指責他人;
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四、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請求。
我們告訴人們,為了改善生活,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
我們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而藉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請求。
在發言時,我們將自己想要的回應講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應。
06
實踐操作
四個要素理解掌握了,我們組織語言,分工提醒開始了和這位媽媽的溝通。
放學後,邀請這位媽媽走進幼兒園,走進我們的班級,給她倒上一杯溫暖的熱茶,舒服的圍坐在一起,開始了我們的傾心長談。
這位媽媽自然知道我們談話的目的,一上來就開始了老一套:
她做母親的艱辛,
孩子從出生到現在一天也沒有分開過,
為了孩子她做了全職媽媽,
孩子就是她的全部,
孩子就是她的生命,
她只有守在幼兒園外面才能心安,
幼兒園無權干涉她的人身自由。
我們一直在安靜的傾聽,並認真的觀察她淚眼朦朧地訴說的狀態。
其實她說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有充足的理由把她頂回去。
可是我們什麼也沒做,只是專注的傾聽,並真誠的點著頭,甚至陪她一起眼含淚花,真的在試圖理解這位媽媽的感受。
當她發現我們在認真的傾聽,她的狀態就開始放鬆下來,話語就開始慢慢減少,她也開始希望聽我們說話了。
憑心而論,作為媽媽她很合格。
我們告訴她,她養育的孩子很優秀,生活和學習能力很明顯地優於其他孩子。
孩子不挑食,自己吃飯、穿鞋、午睡、小便,並且會和老師交談,思路清晰,能簡單明瞭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唯一的缺點就是會突發性的焦慮,只要自己一安靜下來,就會變得焦慮,就要找媽媽。
老師現在明白了,孩子的這種焦慮源於媽媽的焦慮。
當我們雙方都說出了客觀的事實,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以後,我們的溝通變得順暢了。
老師鼓勵她說出自己的需要,什麼才是她最真實的需要,她最真實的需要是一直扒著欄杆嗎?
她說不是,她只是想更多的看見孩子,瞭解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景。
老師也在滿足她的需要的同時說出來自己的請求。
最終達成了共識:
1、老師滿足她的需求,每日和她溝通告訴她孩子在幼兒園一日的表現。
2、老師儘量多在家長群裡發一些孩子們的影片和照片,讓家長看到孩子的狀態。
3、邀請她參加家委會,讓她有更多的機會走進幼兒園,瞭解孩子的情況。
4、老師請求她送完孩子就回家,不要再守在幼兒園欄杆外面了。
最後的結果,皆大歡喜,媽媽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幼兒園。
今天是談完以後的第三天了,這位媽媽一直沒有在幼兒園外扒著欄杆,孩子的焦慮情緒也在每天減少,哭著要找媽媽的情形越來越少,第三天一整天都沒有哭過一次。
寫在最後:
現在再也不會認為這位媽媽有心理疾病了,她只是一位對孩子愛之深、愛之切的媽媽。
初為人母,不懂得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可能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只要我們能理解、能感受、能共情、能建議,我們就一定會一起成長。
讀書給了我們力量,讀書給了我們知識,一件小事更堅定了堅持讀書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