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9日,沃爾夫基金會宣佈2022年沃爾夫數學獎得主為美籍羅馬尼亞數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George Lusztig,表彰其對錶示論和相關領域的開創性貢獻;2022年沃爾夫物理學獎頒發給Paul Corkum、Anne L’Huillier和Ferenc Krausz教授,表彰其對超快鐳射科學和阿秒物理學的開創性貢獻,每個獎項獎金為100,000 美元。
2022年沃爾夫數學學獎獲得者
George Lusztig,一位美籍羅馬尼亞數學家,研究幾何有限約簡群比率表示理論和代數群。Lusztig 的作品具有高度的獨創性、廣泛的主題、卓越的技術精湛和深入瞭解所涉及問題的核心。Lusztig 的開創性貢獻標誌著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他對數學的熱情始於年輕時。正是學校的數學競賽讓他意識到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天賦。8 年級時,他代表羅馬尼亞參加了 1962 年和 1963 年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兩次獲得銀牌。Lusztig 於 1968 年畢業於布加勒斯特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71 年在 Michael Atiyah 和 William Browder 的指導下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在 1974-77 年在華威大學擔任教授後,他於 1978 年加入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1999-2009 年,他被任命為麻省理工學院 Norbert Wiener 教授。
Lusztig 以在表示論方面的工作而聞名,尤其是與代數群密切相關的物件,如有限約簡群、Hecke 代數、P-adic 群、量子群和 Weyl 群。他基本上為現代表示論鋪平了道路。這包括基本的新概念,包括the character sheaves、「Deligne-Lusztig」變體和「Kazhdan-Lusztig」多項式。
Lusztig 的第一個突破在1975 年左右與 Deligne 合作構建了 「Deligne-Lusztig」表示。然後,他得到了關於還原群在有限域上的不可約表示的完整描述。Lusztig 對有限還原群的字元表的描述是 20 世紀一位數學家最非凡的成就之一。為了實現他的目標,他開發了一套今天被數百名數學家使用的技術。亮點包括 étale 上同調的使用;雙組所扮演的角色;交叉上同調的使用,以及隨後的字元層理論,幾乎字元,以及非交換傅立葉變換。
1979 年,Kazhdan 和 Lusztig 定義了 Coxeter 群的 Hecke 代數的「Kazhdan-Lusztig」基,並提出了「Kazhdan-Lusztig」猜想。「Kazhdan-Lusztig」猜想直接導致了「Beilinson-Bernstein」定位定理,40 年後,它仍然是我們理解約簡李代數表示的最有力工具。Lusztig 與 Vogan 的合作隨後引入了「Kazhdan-Lusztig」演算法的變體,以生成「Lusztig-Vogan」多項式。這些多項式是我們理解真實還原群及其酉表示的基礎。
在 1990 年代,Lusztig 對量子群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的貢獻包括引入規範基礎;引入 Lusztig 形式(允許特化到統一的根,並連線到模組化表示);量子 Frobenius 和一個小量子群;以及與仿射李代數的表示論的聯絡。Lusztig 的規範基礎理論(以及 Kashiwara 的晶體基礎平行理論)在組合學和表示論方面取得了深刻的成果。最近透過「分類」在表示論和低維拓撲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這項工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Lusztig 對量子群的幾何歸類,即透過對量子群模數的反切進行歸類。
2022年沃爾夫物理學獎獲得者
Paul Corkum 加拿大物理學家,超快鐳射光譜學領域的領導者和先驅。三十年來,他一直是洞察這一領域巨大潛力的主要來源。他主要在高次諧波產生領域的傑出貢獻和提出直觀的模型而聞名,這些模型有助於解釋與阿秒光譜相關的複雜現象。
Corkum 曾表示,他的職業生涯要歸功於他的高中物理老師 Anthony Kennett,後者促使他證明了一切。Corkum 在加拿大東海岸的一個小港口城市新不倫瑞克省的聖約翰長大。一個漁夫和拖船船長的兒子,他花了很多在船上的時間,和他父親一起航行,以及研究各種型別的發動機。Corkum 的職業生涯始於理論物理學家。他於 1973 年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利哈伊大學,獲得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後來,在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NRC) 的博士後面試中,當被問及「你為什麼認為你可以從事實驗物理學工作? 」他回答說,從他的童年經歷中獲得了信心,「沒問題,我可以把汽車的發動機完全拆開,修理它,然後再裝回去,這樣它就可以工作了」。他們僱用了他!如今,Corkum 領導 NRC/渥太華大學阿託秒科學聯合實驗室,並在渥太華大學擔任加拿大研究主席。
Corkum 透過他的半經典再碰撞模型建立了對高次諧波產生的理解,該模型是阿秒脈衝形成的基礎。在強鐳射場的影響下,電子可以從原子或分子勢中隧穿電離,加速,然後複合,發射高次諧波。發射的諧波光譜對原子或分子結構隨時間的演變很敏感。所謂的高次諧波光譜使他能夠證明透過斷層重建程式對分子軌道進行成像的可行性。
Anne L’Huillier 是法國/瑞典物理學家和隆德大學原子物理學教授,研究短而強的鐳射脈衝與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小時候,她受到阿波羅 11 號的啟發,這是 1969 年首次載人登月任務。她還受到祖父的影響,祖父是從事無線電通訊的電氣工程教授。對科學技術的極大熱情,這使她後來成為實驗阿秒物理學的領導者。
L'Huillier 獲得了理論物理學和數學雙碩士學位,後來轉而攻讀實驗物理學以完成博士學位。1986 年,在巴黎第六大學。然後,她被永久聘為 Commissariat de l'Energie Atomique (CEA) 的研究員。1987年,她參加了一項使用皮秒Nd:YAG鐳射系統首次觀測高次諧波的實驗。她對這個實驗著迷,並決定將自己的時間投入到這一研究領域。1995年,她搬到瑞典隆德大學,1997年成為正式教授。2004年,她被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Anne L'Huillier 是最早透過實驗證明高次諧波產生的人之一,這是阿秒脈衝形成的過程,併為該過程的適當理論描述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她還進行了許多開創性的實驗,以提高對基本過程的理解,並且是新阿秒科學研究領域形成的關鍵參與者。
Ferenc Krausz 是匈牙利-奧地利物理學家,他的研究團隊是第一個產生和測量阿秒光脈衝並用它們來捕捉原子內部電子運動的人。
Krausz 於 1985 年在布達佩斯科技大學獲得電氣工程碩士學位。他的博士學位,量子電子學博士於 1991 年畢業於維也納科技大學,1993 年獲得同一所大學的「Habilitation」。他於 1998 年加入電氣工程系擔任副教授,併成為1999 年成為正教授。2003 年,他被任命為德國加興的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自 2004 年起,他擔任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物理學教授和實驗物理學教授。克勞斯著迷於探索更小的空間和時間維度。早在 1990 年代初,當他在維也納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他就對使用當時新鐳射器實現的極短光脈衝的想法印象深刻。Krausz 的小組在 2000 年代初產生並測量了第一個阿秒脈衝。這使克勞斯第一次能夠在原子尺度上實時觀察電子運動。今天,影響宏觀世界。
Krausz 最近在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工作包括幾個令人興奮的新應用。在他的團隊中,他嘗試使用飛秒和阿秒技術來分析血液樣本並檢測其成分的微小變化。該小組調查這些變化是否足夠具體,可以在疾病的初始階段明確診斷。
Krausz 表明諧波脈衝的持續時間在阿秒範圍內。他還為產生少週期鐳射脈衝和研究眾多原子和分子物理過程的時間依賴性做出了貢獻。他意識到在阿秒範圍內進行時間解析度實驗的可行性。這使得研究時域中的光電離成為可能,並證明了原子或分子的電子光發射中的 Wigner 樣時間延遲。
「Anne L'Huillier、Paul Corkum 和 Ferenc Krausz 分享了 2022 年沃爾夫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在超快鐳射科學和阿秒物理學領域的開創性和新穎工作,並展示了原子、分子和固體。他們每個人都為阿秒物理學的技術發展及其在基礎物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於沃爾夫獎
自1978年以來,由沃爾夫基金會頒發國際沃爾夫獎,原則上每年頒發一次。
廣受讚譽的沃爾夫獎授予世界各地傑出的科學家和藝術家(不分國籍、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或政治觀點),以表彰他們在人類利益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中取得的成就。
該獎項的科學類別包括醫學、農業、數學、化學和物理。該獎項的藝術類別包括繪畫和雕塑、音樂和建築。獲獎者由國際評審委員會選出,評審委員會由來自世界各地的世界知名專業人士組成。
每個領域的獎項包括證書和 100,000 美元的獎金。迄今為止,已有 345 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藝術家獲得了榮譽。
頒獎典禮在耶路撒冷的 Knesset(以色列議會)舉行的特別儀式上舉行。
原文連結:
https://wolffund.org.il/the-wolf-prize/#%3Cfont%20style=%22vertical-align:%20inherit;%22%3E%3Cfont%20style=%22vertical-align:%20inherit;%22%3E%E5%A5%96%E9%A1%B9%3C/font%3E%3C/fon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