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20年代,科學家證明了電磁波對實物有壓力效應。根據這一發現,60年代,克拉克提出了用太陽光推動空間帆飛行的設想。我們知道要在太空中長時間飛行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光能。1984年,科學家向一個大型薄帆發射大功率鐳射,目的是推動航天器的飛行。當時採用的“光帆”是圓盤結構,直徑高達3.6公里,帆面材料採用的是一種極薄的純鋁,“光帆”沒有任何支撐結構。當時測量這種“光帆”的最大飛行速度可達每秒30000公里,相當於光速的十分之一。
相比其他的星際旅行方案,“光帆”是比較容易實現的。有人估算過:如果使用金屬鈹作為帆面,飛到半人馬座α星的總費用僅為66.3億美元,這相當於阿波羅計劃投資的1/4。
“光帆”是利用光子沒有質量,卻有動能的特性。當光子射入“光帆”時,會像無數的小球一樣,從一個相應的表面反彈回來,產生的動能推動飛船飛行。
各個國家都在積極開展這方面的實踐。光帆推進已成為現實,太空遠航不再是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