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期間,前蘇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主要對付“納粹德國”,其次是“舊日本”,在二戰初期蘇聯紅軍比較缺少裝備,甚至兩個人才能分到一把槍,但在強大的號召下,動員更多的人工作,加大武器的生產量。在二戰中期,蘇聯紅軍的輕武器也不比對手差。
那本期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二戰蘇聯紅軍曾使用的21種輕武器,在衝鋒槍中,認為只有波波沙一種,那你就錯了。
1、納甘M1895轉輪手槍
納甘M1895在沙俄時代就開始使用,由圖拉兵工廠製造,在一戰期間也是俄國軍官的主要佩槍,到了二戰,納甘M1895依舊在使用,直到1942年才開始逐漸退役,後期被更好的TT-33手槍代替。
納甘M1895發射7.62×38毫米R彈藥,彈巢容量7發,有效射程45米,全槍長度235毫米,槍管長度114毫米,空槍重量0.8千克。
2、TT-33半自動手槍
TT-33也叫做“託卡列夫”,是蘇聯的第一種半自動手槍,由圖拉兵工廠在1930年研發,四十年代初期開始裝備,當時也主要配發給指揮員、坦克車組、通訊兵等。該槍最大的特點就是結構簡單、穿透力強,在同等範圍內,殺傷性不次於美製M1911手槍。
TT-33發射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彈匣容量8發,有效射程50米,槍口初速420米每秒,全槍長度195毫米,槍管長度116毫米,空槍重量0.85千克。
3、TK緊湊型手槍
TK是蘇聯的第一種緊湊型手槍,誕生在馬卡洛夫的前面,模仿了勃朗寧M1906型,但TK手槍並不是很常見,一般會配發給情報部門的特工,或者高階官員作為防身武器。
TK緊奏型手槍發射6.35×15毫米SR彈藥,彈匣容量8發,有效射程40米,槍口初速288米每秒,全槍長度127毫米,槍管長度67.5毫米,空槍重量423克。
4、PPD-40衝鋒槍
PPD-40被號稱為“捷格佳廖夫手提機槍”,也叫做“波波德衝鋒槍”,在1934年~1940年期間設計,在它的前面還有PPD-34型和PPD-34/38型,整個PPD系列都模仿了芬蘭索米K-31衝鋒槍的特點,比如採用彈鼓供彈、槍管上還有比較密集的散熱孔等,就連外形都十分接近,雖然PPD系列衝鋒槍的產量不是很多,但是它的誕生,卻為波波沙衝鋒槍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PPD-40衝鋒槍發射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可以使用25發彈匣,或者71發彈鼓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1000發,有效射程100~150米,槍口初速489米每秒,全槍長度788毫米,槍管長度273毫米,空槍重量3.7千克。
5、波波沙41型衝鋒槍
波波沙41型簡稱為“PPSh-41衝鋒槍”,或者叫做“人民轉輪槍”。波波沙衝鋒槍的設計繼承了前身PPD-40的基礎,使用相同的彈匣或彈鼓供彈,槍管上帶有更多的散熱孔,但對比前者PPD-40型,PPSh-41的結構更加簡單,很多零件都是金屬衝壓而成,製造工藝更簡單,便於大量生產。在1941年波波沙衝鋒槍完成實驗後並定型,開始批次裝備蘇聯步兵、突擊隊、以及摩托化部隊等,在1942開始大規模生產,在二戰結束後,波波沙41型大概生產600多萬支,並一直使用到上世紀50年代才退役。
波波沙41型衝鋒槍發射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可以使用35發弧形彈匣,或者71發圓形彈鼓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900發左右,有效射程100~200米,槍口初速488米每秒,還能調節單發點射或全自動射擊兩種模式,全槍長度790毫米,槍管長260毫米,安裝彈鼓的重量為5.3千克,安裝彈匣的重量為4.15千克。
6、波波沙43型衝鋒槍
波波沙43是41型後期的最佳化版,變得更加輕量化,捨棄了71發彈鼓供彈,標配35發彈匣供彈,另外取消了木質槍托和護木,安裝了獨立的握把和可摺疊式槍托,槍身也整體縮短了一些,波波沙43型更適合巷戰和步坦協同作戰。
波波沙43型發射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使用35發標準弧形彈匣供彈,有效射程100~200米,每分鐘理論射速縮減到600發,也可以單發點射或全自動射擊,全槍重量3.93公斤,全槍長度820毫米,收起槍托長度為615毫米。
7、AVS-36自動步槍
AVS-36自動步槍誕生在1936年~1938年之間,最初蘇聯的一部分人反對半自動步槍或自動步槍,堅持使用老舊的莫辛納甘M1891栓動式步槍,這也使蘇聯在半自動步槍方面上發展緩慢。在1939年,AVS-36首次投入蘇芬戰爭使用,這也讓蘇軍體會到了這種武器的重要性,但AVS-36的設計有很大缺陷,經常出現故障卡殼,但二戰爆發,由於缺少武器,有一部分AVS-36不得不投入使用。
AVS-36自動步槍發射7.62×54毫米彈藥,使用15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400米,槍口初速840米每秒,具備全自動發射能力,每分鐘理論射速800發,全槍長度1.23米,槍管長度612毫米,重量4.3公斤。
8、SVT-40半自動步槍
SVT-40在1939年研製,在1940年定型,前身是SVT-38半自動步槍,在二戰期間裝備蘇聯紅軍,基本上每一個班裡都會有一支,還能安裝光學瞄準鏡,改為狙擊步槍使用,無論是效能,還是精度都很出色,不遜色於德軍的G43半自動步槍。
SVT-40半自動步槍發射7.62×54毫米彈藥,使用10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600米,全槍長度1070毫米,槍管長度470毫米,空槍重量3.85千克。
9、莫辛納甘M1891栓動步槍
莫辛納甘是俄國最成功的栓動式步槍,早在日俄戰爭期間就開始使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更是俄國士兵的標準配備,由於它的開火聲音,很像水珠掉落在地上的聲音,因此莫辛納甘還被成為“水連珠步槍”。莫辛納甘M1891發射7.62×54毫米彈藥,彈倉容量5發,槍口初速615米每秒,有效射程800米,全槍長度1308毫米,槍管長度800毫米,安裝帶刺刀全長度為1738毫米,空槍重量4.22公斤。
10、莫辛納甘M1891/30栓動式狙擊步槍
實際上它就是莫辛納甘M1891步槍的狙擊型,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開始生產,內部結構和大體外形沒有變化,在槍身頂部是安裝了一個PE型4x光學瞄準鏡,為了能方便裝填彈藥,將槍栓拉柄加長,並向下彎曲。莫辛納甘M1891狙擊步槍的全長為1232毫米,槍管長730毫米,槍口初速860米每秒,有效射程800米,空槍重4.7公斤。
11、莫辛納甘M1938卡賓槍
莫辛納甘M1938卡賓槍在1938年~1944年期間生產,它實際上就是M1891型的縮短版,一般裝備特殊兵種,比如騎兵、炮兵等。全槍長度1026毫米,槍管長度510毫米,空槍重量3.45公斤,但M1938型不能安裝刺刀。
12、莫辛納甘M1944卡賓槍
M1944是莫辛納甘家族當中的衍生型號,也作為這個系列在二戰期間的最後一代莫辛納甘卡賓槍,在二戰末期裝備蘇聯紅軍,並一直使用到1948年才被淘汰。莫辛納甘M1944卡賓槍的長度為1016毫米,槍管長度517毫米,安裝刺刀全長1327毫米,空槍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400米,槍口初速820米每秒。
13、捷格加廖夫輕機槍
捷格加廖夫輕機槍簡稱“DP輕機槍”,並且分為DP-27型和DP-28型,兩支槍的外觀相同,一支是在1927年定型,則另一支是在1928年定型,兩個型號的火力相差不多,但DP-28的效能和可靠性更強,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DP輕機槍開始裝備蘇聯紅軍。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一個大彈盤供彈,這種設計借鑑了一戰時期英國劉易斯輕機槍的特點,不僅彈藥能攜帶更多,而且射擊時不佔體積,也便於攜帶。
捷格加廖夫輕機槍(DP-28型)發射7.62×54毫米步槍彈藥,彈盤容量47發,每分鐘理論射速600發,槍口初速840米每秒,最大射程2000米,全槍長度1280毫米,槍管長度605毫米,戰鬥重量9.12千克。
14、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
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在馬克沁M1910水冷重機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去掉了粗獷的水冷套筒,改為氣流迴圈式氣冷套筒,上面還帶有密集的散熱孔,還修改了助退器,增強了它的射速,根據這樣的設計,PV-1馬克沁氣冷式航空機槍就此誕生。但由於蘇聯陸軍方面也缺少輕機槍,嫌棄馬克沁M1910的笨重,隨後又在PV-1的基礎上,改造出了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但這種機槍在二戰蘇軍當中並不是很常見。
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發射7.62×54毫米彈藥,可以使用100發彈鏈,或者250發彈鼓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600發,有效射程800~1000米,全槍長度1330毫米,槍管長度655毫米,空槍重量12.9公斤。
15、馬克沁M1910重機槍
馬克沁M1910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作為俄國軍隊的主要武器,採用與馬克沁相同的水冷套筒和散熱方式,不過M1910要比原版的馬克沁效能更強,還為它設計了兩個輪子及護盾為一體的特殊支架,這樣運輸攜帶更方便,前面的擋板也能增加機槍手的生存率。
馬克沁M1910重機槍發射7.62×54毫米M1908 R帶底緣槍彈,可以使用250發帆布彈鏈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500~600發,最大射程2200米,槍口初速860米每秒,槍身總長度1110毫米,槍管長度為721毫米,槍身自重23.8公斤,戰鬥重量45.2公斤。
16、SG43“郭留諾夫”重機槍
SG43郭留諾夫重機槍的誕生,是為了取代早已過時的馬克沁M1910水冷式重機槍,也意識到在戰場缺少水源的環境下,水冷機槍基本上就是廢鐵,因此研製出了SG43氣冷式重機槍,而且SG43還能用於防空,可以安裝在艦艇上,也可以使用雙輪護盾支架裝備步兵。
SG43郭留諾夫重機槍也同樣發射7.62×54毫米M1908 R帶底緣槍彈,使用150發彈鏈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650發,實際戰鬥射速每分鐘80~100發左右,槍口初速865米每秒,正常有效射程1000米,防空有效射程500米,全槍長度1708毫米,槍管長度720毫米,槍身自重13.8千克。
17、DShK重機槍
DShK是蘇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研發的一種大口徑機槍,在三十年代中期開始裝備,但最早都是安裝在重型坦克的炮塔上作為高射機槍,在二戰末期,隨著DShK的數量越來越多,也開始分發到步兵連當中,並安裝了雙輪護盾支架,便於運輸,也能為機槍手提升生存率。到了現在,DShK重機槍依舊在俄軍中使用,同樣安裝在坦克,裝甲車上作為車載武器。
DShK重機槍發射12.7×108毫米大口徑彈藥,能使用50發彈藥箱,或者100發彈鏈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600發,實際戰鬥射速每分鐘125發,槍口初速850米每秒,最大射程3500米,全槍長度1625毫米,槍管長度1070毫米,槍身自重33.5千克,算上支架和護盾重量為102千克。
18、PTRS-41反坦克槍
PTRS-41反坦克步槍在1938年由西蒙諾夫設計,採用彈倉式供彈和半自動發方式,主要用於針對坦克和裝甲車輛,戰鬥時可配備光學瞄準鏡,但後坐力過大,只能使用雙腳支架射擊。PTRS-41反坦克槍發射14.5×114毫米AP穿甲彈,彈倉容量5發,槍口初速1013米每秒,最大射程僅807米,在100米的距離上,能擊穿40毫米厚的裝甲,全槍長度2020毫米,槍管長度1219毫米,全槍重量20.3千克。
19、PTRD-41反坦克步槍
PTRD-41誕生在PTRS-41的前面,同樣是一種反坦克槍,但PTRD-41只能手動裝填,每次只能裝填一發彈藥,它的結構也更簡單。彈藥方面同樣是14.5×114毫米AP穿甲彈,槍口初速1011米每秒,射程800米,在500米的距離上可穿透25毫米厚的坦克裝甲,全槍長度2007毫米,槍管長度1227毫米,全槍重量17.25千克。
20、RGD-33手榴彈
RGD-33手榴彈在二戰期間被蘇聯紅軍大量裝備,它的設計類似於德軍的M24木柄手榴彈,由炸藥主體和握柄兩部分組成,但RGD-33的體積相比M24要小一些,彈體內部裝有85克的TNT炸藥,引爆時間大概在3.5秒左右,它既能殺傷有生目標,也能摧毀一些輕型裝甲車輛和小型建築。
21、F-1防禦手榴彈
它是第二種被蘇聯紅軍在二戰期間大量採用的手雷,綽號為“檸檬手榴彈”。手雷重量600克,內部裝有60克的TNT炸藥,引爆時間3~4秒,有效殺傷半徑約為30米。
那本期有關二戰蘇聯紅軍曾用過的21種輕武器,就為大家盤點到這裡,如果你對此還有哪些不同想法,請在評論中表達,想要了解更多武器裝備內容,請記得關注,下期繼續為大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