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遠古的時候人們就使用打磨石器的方式製作出了精美的玉器。漢代時期,玉器的製作工藝在東周的時候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製作精良的玉器也開始出現。在漢代開始玉雕就進入一個自我的過程,除了部分器型相似外,還進行了一部分大膽的創新,漢代玉器的精美體現在切割上,首先表現出來的是漢代刀法,其刀法蒼勁有力,粗獷流暢;其次是動物造型優美,轉折有序,形態各異,故又稱 “真浮雕”。接下來小編就來講解一下漢代玉器工藝痕跡的特點,最著名的有“漢八刀”,“遊絲毛雕”,“粗陰線”,“毛刀刻”。
1:漢螭龍紋玉劍飾(一組),尺寸:4.5×1釐米;6×2釐米;11×2釐米;5.5×5釐米,成交價: HKD 1,495,000
在當時的生產技術落後的時代,雕刻的技術並沒有現在這樣精良,主要運用的是手工坨刻的方式,也叫切線畫圓,短痕雕刻,線條很硬。漢八刀有兩層含義,一是刀法簡練粗獷宛若八刀而成,二是用刀雕刻講究左右對稱,故刀法呈現出“八”字形狀。實際上也是斜刀碾琢工藝的一種,這種工藝在西周時期已非常流行,這樣的雕刻技術大多出現在玉璧上。
2:漢龍鳳饕餮紋玉璧,尺寸:直徑13.2釐米,估價: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價: RMB 1,265,000
中國玉器文化的一個高峰時期是在兩漢時期,同時也是遊絲毛雕最為盛行的時期。遊絲是陰線工藝的形狀,毛雕是古玉刻畫的部件體現人或動物的發、須。遊絲毛雕是特指鬚毛紋的主體表現形式。粗陰線,線條邊緣規整,不見崩口,僅在轉彎之處有線紋,在陰刻古文上大多用這種線條,有無崩口也是漢代工藝的一特點。
“毛刀刻”也叫“亂刀”,出現在秦朝時期,在漢代得到了發展,此類線形粗糙,主要出現在葬玉上。
3:漢玉豬(一對),尺寸:長11釐米,估價:HKD 200,000 ~ 300,000,成交價: HKD 920,400
對於雕刻遊絲毛雕陰線使用的工具的判斷,目前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一是 “昆吾刀”刻劃出來的,。另一種觀點認為“遊絲毛雕”陰線是用極小的勾砣雕琢出來的。
兩漢時期出現出現雞心佩,只有漢代有,是由商代演變而來的,兩漢時期玉龍的特點:眼珠下垂,顴骨出尖,魚尾型下顎,足部出現短直陰刻線,龍身為s型,漢代以璃紋為主,龍紋少見。
4:漢谷紋玉瑗,尺寸:直徑7.8釐米,估價:HKD 300,000 ~ 500,000,成交價: HKD 552,000
紋飾特點有浦紋和谷紋,主要用於裝飾玉璧,玉璜,在浦紋的基礎上由內向外細化出螺旋紋,還有一種是簡單的雕刻出浮雕谷紋。
活環套接工藝,在當時是一種比較高超的工藝,到了漢代開始廣泛流行開來。
5:漢或更早玉珠七顆,尺寸:最大:3.2釐米,估價:HKD 20,000 ~ 30,000,成交價: HKD 525,000
當時的鑽孔工藝也是非常成熟的,鑽頭通常是鐵質的,這樣打得孔比較直細,鑽桿式工具在當時被應用於玉石雕刻的很多方面。春秋以後,鏤空工藝大量應用於玉器雕刻中,其風格一直影響到漢魏時期,金屬線狀工具固定在把手兩端,來回拉動,因此也在玉石上留下切割痕跡。這種工具也叫拉條。
漢代玉器工藝多樣,加上現在工藝的進步不少仿製漢代玉器的工藝品開始出現,但是在仿製的時候加入了現代的審美理解元素,會失去原有的味道。